冀教版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1)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14 09:30:3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冀教版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1)
一、填空(共25分)
1.(2022三下·期末) 读作   ,它里面有   个 ;1里面有   个 。
2.(2022三下·期末)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3.(2022三下·期末)12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8千米=   米
500毫米=   分米
3米=   毫米
4.(2022三下·期末)地球自转1圈是   ;2014年上半年有   天,全年有   天。
5.(2022三下·期末)
观察上图,摆15个三角形需要   根小棒。
6.(2022三下·期末)三年级有女生218人,男生比女生的2倍少12人,男生有   人。
7.(2022三下·期末)在横线上填上>、<或=
2平方米   8000平方分米 21×15   30×10
18.50元   17.99元    
    1.20元+0.8元   2元
8.(2022三下·期末)八元六角写成小数是   元;2米80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9.(2022三下·期末)马拉松赛跑全长约是42   ,我们数学书的面积是3   。
10.(2022三下·期末)用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二、判断(共6分)
11.(2022三下·期末)59×12≈600(  )
12.(2022三下·期末)商店上午8时开始营业,晚上9时半停止营业,全天营业时间是13小时30分。(  )
13.(2022三下·期末)把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3倍,宽缩小相同的倍数,它的面积不变。(  )
14.(2020三下·蕲春期末)整数一定比小数大。(  )
15.(2022三下·期末)把一块月饼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 。(  )
16.小红家在学校的北面,学校在小红家的南面.
三、选择(共5分)
17.(2022三下·期末)2014年的11月16日是星期日,这一年的12月8日是(  )。
A.星期一 B.星期日 C.星期六
18.(2022三下·期末)35×62的积(  )62×35的积。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19.(2022三下·期末)李阳10岁了,可他只过了2个生日,他的生日一定是几月几日(  )
A.12月1日 B.12月31日 C.2月29日
20.(2022三下·期末)用24时计时法,下午5时是(  )。
A.5时 B.17时 C.17小时
21.(2020三下·柏乡期末)把1个班同学平均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是这个班的(  )。
A. 人 B. C.
四、计算(共28分)
22.(2022三下·期末)口算
400×5= 90×50= 14×11= 8.6-7.4= 3.2+0.7=
1-0.4= 20+5×20= 1- = - = + =
23.(2022三下·期末)竖式计算
①64×89
②90×23
③88×95
④36.78+2.6
⑤7.7-6.1
⑥12-5.5
24.(2022三下·期末)脱式计算
(1)210-324÷6
(2)63×36+109
(3)248+52×68
五、操作计算(共8分)
25.(2022三下·期末)
(1)测量后(测量结果用整数表示),我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宽是   。
(2)求长方形的面积。
(3)如果在它上面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求它的面积。
六、解决问题(共28分)
26.(2022三下·期末)小兔带了10元钱去商店买东西。
蘑菇:1.40元 葡萄:1.50元 红萝卜:1.60元
竹笋:2.90元 大白菜:0.90元 菠萝:1.80元
(1)竹笋比红萝卜贵多少元?
(2)小兔子买了1个菠萝、1棵大白菜和1个蘑菇总共花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
(3)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27.(2022三下·期末)商店运来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32元,这些热水瓶可卖多少元?
28.(2022三下·期末)
(1)一头大象每天吃多少千克食物?
(2)一只熊猫30天吃的食物,够不够一头大象一天吃?
29.(2022三下·期末)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10块,妈妈吃了2块,爸爸吃了3块,小华吃了4块。
(1)爸爸和小华共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2)妈妈比小华少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30.(2022三下·期末)下面是某个班男同学投掷实心球的成绩。单位:米
(1)填表
某班男同学投掷实心球成绩统计表
成绩/米 少于7.50 7.51-8.49 8.50-9.49 大于9.49
人数                
(2)男同学掷实心球成绩最好的是   号同学,掷了   米。
(3)学校规定,投掷实心球7.5米以上为优秀,四(1)班男同学优秀人数有   人,占男同学人数的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四分之三;3;7
【知识点】分数单位的认识与判断
【解析】【解答】解:读作四分之三,它里面有3个;1里面有7个。
故答案为:四分之三;3;7。
【分析】分数的读法:先读分母,然后读分数线,最后读分子。分数中间的一条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读作几分之几。
一个分数里面有几个它的分数单位,则分子是几,就有几个它的分数单位;1可以看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本题据此解答。
2.【答案】16
【知识点】正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面积=4×4=16(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16。
【分析】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边长,计算即可。
3.【答案】1200;8000;5;3000
【知识点】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2×100=1200平方厘米;
8×1000=8000米;
500÷100=5分米;
3×1000=3000毫米。
故答案为:1200;8000;5;3000。
【分析】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是乘以进率,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是除以进率。
4.【答案】1天;181;365
【知识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解析】【解答】解:地球自转圈是1天;
2014÷4=503……2,所以2014年是平年,
31+28+31+30+31+30
=(31+28+31)+(30+31+30)
=90+91
=181(天),
所以2014年上半年有181天,全年有365天。
故答案为:1;181;365。
【分析】地球自转1圈是24小时,即1天。
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①普通年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为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②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闰年2月29天,平年2月28天。大月有: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每月是31天;小月有: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每月是30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本题先得出2014年是平年,再根据2014年是上半年是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31
【知识点】数形结合规律
【解析】【解答】解:1个三角形需要3=2×1+1根小棒;
2个三角形需要3+2=2×2+1根小棒;
3个三角形需要3+2+2=2×3+1根小棒;
4个三角形需要3+2+2+2=2×4+1根小棒;
……
15个三角形需要小棒的根数=2×15+1=31(根)。
故答案为:31。
【分析】观察图形可得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2个三角形需要3+2根小棒;3个三角形需要3+2+2根小棒;……;所以多一个三角形需要多2根小棒,即可得出n个三角形需要小棒的根数=2×三角形的个数+1,代入n=15即可得出答案。
6.【答案】424
【知识点】倍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男生的人数=218×2-12
=436-12
=424(人)。
故答案为:424。
【分析】男生的人数=女生的人数×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倍数-男生比女生的倍数少的人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7.【答案】<;>;>;<;>;=
【知识点】分母在1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2×100=200平方分米,因为200平方分米<8000平方分米,所以2平方米<8000平方分米;
21×15=315,30×10=300,因为315>300,所以21×15>30×10;
因为18.50>17.99,所以18.50元>17.99元;
因为8>7,所以<;
因为5>4,所以>;
因为1.20+0.8=2,所以1.20元+0.8元=2元。
故答案为:<;>;>;<;>;=。
【分析】第一个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先将单位统一,再进行比较即可;
第二个空,分别计算出21×15和30×10的积,再比较即可;
第三个空,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即可;
第四个空,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
第五个空,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
第六个空,计算出1.20元+0.8元的结果,再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8.【答案】8.6;2.8
【知识点】含小数的单位换算;货币单位及其换算;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6÷10=0.6元,所以八元六角写成小数是8.6元;
80÷100=0.8米,所以2米80厘米写成小数是2.8米。
故答案为:8.6;2.8。
【分析】1元=10角,1米=100厘米,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是除以进率。
9.【答案】千米;平方分米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马拉松赛跑全长约是42千米,我们数学书的面积是3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千米;平方分米。
【分析】长度的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面积的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本题结合实际生活选出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
10.【答案】6;2
【知识点】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2分米,宽是1分米;
所以长方形的周长=(2+1)×2
=3×2
=6(分米);
长方形的面积=2×1=2(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6;2。
【分析】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2分米,宽是1分米;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解析】【解答】解:59×12
≈60×10
=600,
所以原题计算正确。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将两个因数分别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进行相乘即可得出答案。
12.【答案】(1)正确
【知识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24时计时法时间计算
【解析】【解答】解:上午8时转化成24时计时法为8时;
晚上9时半转化成24时计时法为21时30分;
所以全天营业时间=21时30分-8时=13小时30分,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去掉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到了下午1时(+12)。
本题先将时间转化成24时计时法,再根据全天营业时间=停止营业的时间-开始营业的时间,计算即可。
13.【答案】(1)正确
【知识点】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把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3倍,宽缩小相同的倍数,它的面积不变,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根据一个因数扩大几倍(不为0),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本题据此解答。
14.【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多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例如3和3.5,3<3.5,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若整数比小数的整数部分小,则小数大,本题据此解答。
1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分数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其中3份是,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注意“平均分”,本题据此进行解答。
16.【答案】(1)正确
【知识点】东、西、南、北方向及对应关系
【解析】【解答】解:小红家在学校的北面,学校在小红家的南面,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四个方向中东西相对,南北相对,根据观察中心的不同确定方向即可。
17.【答案】A
【知识点】年、月、日时间的推算
【解析】【解答】解:30-16+8
=14+8
=22(天)
22÷7=3(个星期)……1(天),
所以星期日后面的一天是星期一,即这一年的12月8日是星期一。
故答案为:A。
【分析】先计算出11月16日到12月8日的天数,再用总天数÷一个星期的天数,若没有余数则这一天数星期日,若有余数,则余数是几就是星期几,本题据此解答。
18.【答案】C
【知识点】整数乘法交换律
【解析】【解答】解:35×62=62×35,所以35×62的积等于62×35的积。
故答案为:C。
【分析】整数乘法的交换律:a×b=b×a,本题据此进行解答。
19.【答案】C
【知识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解析】【解答】解:10岁的李阳只过了2个生日,他的生日一定2月29日。
故答案为:C。
【分析】10岁了只过了2个生日,所以他是四年过一次生日,即李阳是闰年生的,2月29天,本题据此解答。
20.【答案】B
【知识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解析】【解答】解:用24时计时法,下午5时是17时。
故答案为:B。+
【分析】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去掉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到了下午1时(+12),本题据此解答。
21.【答案】B
【知识点】分数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1÷5=
故答案为:B。
【分析】把1个班同学看做单位1,单位1÷平均分的组数=每个小组是这个班的几分之几。
22.【答案】400×5=2000 90×50=4500 14×11=154
8.6-7.4=1.2 3.2+0.7=3.9 1-0.4=0.6
20+5×20=120 1- = - = + =1
【知识点】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解析】【分析】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23.【答案】解:①64×89=5696
②90×23=2070
③88×95=8360
④36.78+2.6=39.38
⑤7.7-6.1=1.6
⑥12-5.5=6.5
【知识点】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小数的加减法
【解析】【分析】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首先数位对齐,然后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注意积的数位对齐。
24.【答案】(1)解:210-324÷6
=210-54
=156
(2)解:63×36+109
=2268+109
=2377
(3)解:248+52×68
=248+3536
=3784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整数四则运算法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若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若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
25.【答案】(1)7cm;3cm
(2)解:7×3=21(平方厘米)
答:长方形的面积是21平方厘米。
(3)解: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
正方形的面积=3×3=9(平方厘米)
答:正方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
【知识点】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1)测量后(测量结果用整数表示),我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3厘米。
故答案为:(1)7cm;3cm。
【分析】(1)长度的测量方法:将刻度尺的0放在线段的左端,线段的另一个端点在刻度尺上的值即为线段的长度;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即可;
(3)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短边,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边长,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26.【答案】(1)解:2.9-1.6=1.3(元)
答:竹笋比红萝卜贵1.3元。
(2)解:1.8+0.9+1.4=4.1(元)
10-4.1=5.9(元)
答:总共花了4.1元钱,还剩下5.9元。
(3)解:葡萄比白菜贵多少钱?
1.50-0.90=0.6(元)
答:葡萄比白菜贵0.6元。
【知识点】多位小数的加减法
【解析】【分析】(1)竹笋比红萝卜贵的钱数=竹笋的价钱-萝卜的价钱,计算即可;
(2)总共花费的钱数=1个菠萝的价钱+1棵大白菜的价钱+1个蘑菇的价钱,计算即可;还剩下的钱数=小兔带的钱数-总共花费的钱数;
(3)问题:葡萄比白菜贵多少钱?葡萄比白菜贵的钱数=葡萄的价钱-白菜的价钱,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7.【答案】解:32×12×5
=384×5
=1920(元)
答:这些热水瓶可卖1920元。
【知识点】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
【分析】这些热水瓶可卖的钱数=每个热水瓶的价钱×每箱的个数×热水瓶的箱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8.【答案】(1)解:18×25=450(千克)
答:一头大象每天吃450千克食物。
(2)解:18×30=540(千克)
540>450
答:够。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分析】(1)一头大象每天吃食物的千克数=一只熊猫每天吃食物的千克数×一头大象每天吃食物是一只熊猫的倍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一只熊猫30天吃食物的千克数=一只熊猫每天吃食物的千克数×熊猫吃的天数,再将一只熊猫30天吃的食物的千克数与一头大象每天吃食物的千克数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29.【答案】(1)解:
答:爸爸和小华共吃了这块蛋糕的 。
(2)解:
答:妈妈比小华少吃了这块蛋糕的 。
【知识点】分母在1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
【解析】【分析】爸爸(妈妈、小华)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爸爸(妈妈、小华)吃了这块蛋糕的块数÷蛋糕平均分成的份数;
(1)爸爸和小华共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爸爸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小华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2)妈妈比小华少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小华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妈妈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计算即可。
30.【答案】(1)6;5;11;3
(2)11;9.7
(3)19;
【知识点】多位小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简单应用--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数据收集整理
【解析】【解答】解:(1)某班男同学投掷实心球成绩统计表
成绩/米 少于7.50 7.51-8.49 8.50-9.49 大于9.49
人数 6 5 11 3
(2)男同学掷实心球成绩最好的是11号同学, 掷了9.7米。
(3)四(1)班男同学优秀的人数=5+11+3=19(人);
优秀的人数占男同学人数的几分之几=19÷(6+5+11+3)
=19÷25
=。
故答案为:(1)6;5;11;3;(2)11;9.7;(2)19;。
【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别找出各个阶段的人数;
(2)在表格中找出成绩大于9.49米的成绩,再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3)分别计算出7.5米以上的男同学的人数和男同学的总人数,优秀的人数占男同学人数的几分之几=优秀的人数÷男同学的总人数,计算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冀教版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1)
一、填空(共25分)
1.(2022三下·期末) 读作   ,它里面有   个 ;1里面有   个 。
【答案】四分之三;3;7
【知识点】分数单位的认识与判断
【解析】【解答】解:读作四分之三,它里面有3个;1里面有7个。
故答案为:四分之三;3;7。
【分析】分数的读法:先读分母,然后读分数线,最后读分子。分数中间的一条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读作几分之几。
一个分数里面有几个它的分数单位,则分子是几,就有几个它的分数单位;1可以看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本题据此解答。
2.(2022三下·期末)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答案】16
【知识点】正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面积=4×4=16(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16。
【分析】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边长,计算即可。
3.(2022三下·期末)12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8千米=   米
500毫米=   分米
3米=   毫米
【答案】1200;8000;5;3000
【知识点】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2×100=1200平方厘米;
8×1000=8000米;
500÷100=5分米;
3×1000=3000毫米。
故答案为:1200;8000;5;3000。
【分析】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是乘以进率,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是除以进率。
4.(2022三下·期末)地球自转1圈是   ;2014年上半年有   天,全年有   天。
【答案】1天;181;365
【知识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解析】【解答】解:地球自转圈是1天;
2014÷4=503……2,所以2014年是平年,
31+28+31+30+31+30
=(31+28+31)+(30+31+30)
=90+91
=181(天),
所以2014年上半年有181天,全年有365天。
故答案为:1;181;365。
【分析】地球自转1圈是24小时,即1天。
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①普通年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为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②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闰年2月29天,平年2月28天。大月有: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每月是31天;小月有: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每月是30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本题先得出2014年是平年,再根据2014年是上半年是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5.(2022三下·期末)
观察上图,摆15个三角形需要   根小棒。
【答案】31
【知识点】数形结合规律
【解析】【解答】解:1个三角形需要3=2×1+1根小棒;
2个三角形需要3+2=2×2+1根小棒;
3个三角形需要3+2+2=2×3+1根小棒;
4个三角形需要3+2+2+2=2×4+1根小棒;
……
15个三角形需要小棒的根数=2×15+1=31(根)。
故答案为:31。
【分析】观察图形可得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2个三角形需要3+2根小棒;3个三角形需要3+2+2根小棒;……;所以多一个三角形需要多2根小棒,即可得出n个三角形需要小棒的根数=2×三角形的个数+1,代入n=15即可得出答案。
6.(2022三下·期末)三年级有女生218人,男生比女生的2倍少12人,男生有   人。
【答案】424
【知识点】倍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男生的人数=218×2-12
=436-12
=424(人)。
故答案为:424。
【分析】男生的人数=女生的人数×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倍数-男生比女生的倍数少的人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7.(2022三下·期末)在横线上填上>、<或=
2平方米   8000平方分米 21×15   30×10
18.50元   17.99元    
    1.20元+0.8元   2元
【答案】<;>;>;<;>;=
【知识点】分母在1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2×100=200平方分米,因为200平方分米<8000平方分米,所以2平方米<8000平方分米;
21×15=315,30×10=300,因为315>300,所以21×15>30×10;
因为18.50>17.99,所以18.50元>17.99元;
因为8>7,所以<;
因为5>4,所以>;
因为1.20+0.8=2,所以1.20元+0.8元=2元。
故答案为:<;>;>;<;>;=。
【分析】第一个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先将单位统一,再进行比较即可;
第二个空,分别计算出21×15和30×10的积,再比较即可;
第三个空,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即可;
第四个空,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
第五个空,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
第六个空,计算出1.20元+0.8元的结果,再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8.(2022三下·期末)八元六角写成小数是   元;2米80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答案】8.6;2.8
【知识点】含小数的单位换算;货币单位及其换算;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6÷10=0.6元,所以八元六角写成小数是8.6元;
80÷100=0.8米,所以2米80厘米写成小数是2.8米。
故答案为:8.6;2.8。
【分析】1元=10角,1米=100厘米,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是除以进率。
9.(2022三下·期末)马拉松赛跑全长约是42   ,我们数学书的面积是3   。
【答案】千米;平方分米
【知识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马拉松赛跑全长约是42千米,我们数学书的面积是3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千米;平方分米。
【分析】长度的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面积的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本题结合实际生活选出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
10.(2022三下·期末)用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答案】6;2
【知识点】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2分米,宽是1分米;
所以长方形的周长=(2+1)×2
=3×2
=6(分米);
长方形的面积=2×1=2(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6;2。
【分析】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2分米,宽是1分米;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二、判断(共6分)
11.(2022三下·期末)59×12≈600(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解析】【解答】解:59×12
≈60×10
=600,
所以原题计算正确。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将两个因数分别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进行相乘即可得出答案。
12.(2022三下·期末)商店上午8时开始营业,晚上9时半停止营业,全天营业时间是13小时30分。(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24时计时法时间计算
【解析】【解答】解:上午8时转化成24时计时法为8时;
晚上9时半转化成24时计时法为21时30分;
所以全天营业时间=21时30分-8时=13小时30分,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去掉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到了下午1时(+12)。
本题先将时间转化成24时计时法,再根据全天营业时间=停止营业的时间-开始营业的时间,计算即可。
13.(2022三下·期末)把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3倍,宽缩小相同的倍数,它的面积不变。(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把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3倍,宽缩小相同的倍数,它的面积不变,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根据一个因数扩大几倍(不为0),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本题据此解答。
14.(2020三下·蕲春期末)整数一定比小数大。(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多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例如3和3.5,3<3.5,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若整数比小数的整数部分小,则小数大,本题据此解答。
15.(2022三下·期末)把一块月饼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分数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其中3份是,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注意“平均分”,本题据此进行解答。
16.小红家在学校的北面,学校在小红家的南面.
【答案】(1)正确
【知识点】东、西、南、北方向及对应关系
【解析】【解答】解:小红家在学校的北面,学校在小红家的南面,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四个方向中东西相对,南北相对,根据观察中心的不同确定方向即可。
三、选择(共5分)
17.(2022三下·期末)2014年的11月16日是星期日,这一年的12月8日是(  )。
A.星期一 B.星期日 C.星期六
【答案】A
【知识点】年、月、日时间的推算
【解析】【解答】解:30-16+8
=14+8
=22(天)
22÷7=3(个星期)……1(天),
所以星期日后面的一天是星期一,即这一年的12月8日是星期一。
故答案为:A。
【分析】先计算出11月16日到12月8日的天数,再用总天数÷一个星期的天数,若没有余数则这一天数星期日,若有余数,则余数是几就是星期几,本题据此解答。
18.(2022三下·期末)35×62的积(  )62×35的积。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答案】C
【知识点】整数乘法交换律
【解析】【解答】解:35×62=62×35,所以35×62的积等于62×35的积。
故答案为:C。
【分析】整数乘法的交换律:a×b=b×a,本题据此进行解答。
19.(2022三下·期末)李阳10岁了,可他只过了2个生日,他的生日一定是几月几日(  )
A.12月1日 B.12月31日 C.2月29日
【答案】C
【知识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解析】【解答】解:10岁的李阳只过了2个生日,他的生日一定2月29日。
故答案为:C。
【分析】10岁了只过了2个生日,所以他是四年过一次生日,即李阳是闰年生的,2月29天,本题据此解答。
20.(2022三下·期末)用24时计时法,下午5时是(  )。
A.5时 B.17时 C.17小时
【答案】B
【知识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解析】【解答】解:用24时计时法,下午5时是17时。
故答案为:B。+
【分析】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去掉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到了下午1时(+12),本题据此解答。
21.(2020三下·柏乡期末)把1个班同学平均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是这个班的(  )。
A. 人 B. C.
【答案】B
【知识点】分数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1÷5=
故答案为:B。
【分析】把1个班同学看做单位1,单位1÷平均分的组数=每个小组是这个班的几分之几。
四、计算(共28分)
22.(2022三下·期末)口算
400×5= 90×50= 14×11= 8.6-7.4= 3.2+0.7=
1-0.4= 20+5×20= 1- = - = + =
【答案】400×5=2000 90×50=4500 14×11=154
8.6-7.4=1.2 3.2+0.7=3.9 1-0.4=0.6
20+5×20=120 1- = - = + =1
【知识点】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解析】【分析】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23.(2022三下·期末)竖式计算
①64×89
②90×23
③88×95
④36.78+2.6
⑤7.7-6.1
⑥12-5.5
【答案】解:①64×89=5696
②90×23=2070
③88×95=8360
④36.78+2.6=39.38
⑤7.7-6.1=1.6
⑥12-5.5=6.5
【知识点】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小数的加减法
【解析】【分析】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首先数位对齐,然后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注意积的数位对齐。
24.(2022三下·期末)脱式计算
(1)210-324÷6
(2)63×36+109
(3)248+52×68
【答案】(1)解:210-324÷6
=210-54
=156
(2)解:63×36+109
=2268+109
=2377
(3)解:248+52×68
=248+3536
=3784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整数四则运算法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若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若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
五、操作计算(共8分)
25.(2022三下·期末)
(1)测量后(测量结果用整数表示),我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宽是   。
(2)求长方形的面积。
(3)如果在它上面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求它的面积。
【答案】(1)7cm;3cm
(2)解:7×3=21(平方厘米)
答:长方形的面积是21平方厘米。
(3)解: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
正方形的面积=3×3=9(平方厘米)
答:正方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
【知识点】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1)测量后(测量结果用整数表示),我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3厘米。
故答案为:(1)7cm;3cm。
【分析】(1)长度的测量方法:将刻度尺的0放在线段的左端,线段的另一个端点在刻度尺上的值即为线段的长度;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即可;
(3)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短边,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边长,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六、解决问题(共28分)
26.(2022三下·期末)小兔带了10元钱去商店买东西。
蘑菇:1.40元 葡萄:1.50元 红萝卜:1.60元
竹笋:2.90元 大白菜:0.90元 菠萝:1.80元
(1)竹笋比红萝卜贵多少元?
(2)小兔子买了1个菠萝、1棵大白菜和1个蘑菇总共花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
(3)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答案】(1)解:2.9-1.6=1.3(元)
答:竹笋比红萝卜贵1.3元。
(2)解:1.8+0.9+1.4=4.1(元)
10-4.1=5.9(元)
答:总共花了4.1元钱,还剩下5.9元。
(3)解:葡萄比白菜贵多少钱?
1.50-0.90=0.6(元)
答:葡萄比白菜贵0.6元。
【知识点】多位小数的加减法
【解析】【分析】(1)竹笋比红萝卜贵的钱数=竹笋的价钱-萝卜的价钱,计算即可;
(2)总共花费的钱数=1个菠萝的价钱+1棵大白菜的价钱+1个蘑菇的价钱,计算即可;还剩下的钱数=小兔带的钱数-总共花费的钱数;
(3)问题:葡萄比白菜贵多少钱?葡萄比白菜贵的钱数=葡萄的价钱-白菜的价钱,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7.(2022三下·期末)商店运来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32元,这些热水瓶可卖多少元?
【答案】解:32×12×5
=384×5
=1920(元)
答:这些热水瓶可卖1920元。
【知识点】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
【分析】这些热水瓶可卖的钱数=每个热水瓶的价钱×每箱的个数×热水瓶的箱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8.(2022三下·期末)
(1)一头大象每天吃多少千克食物?
(2)一只熊猫30天吃的食物,够不够一头大象一天吃?
【答案】(1)解:18×25=450(千克)
答:一头大象每天吃450千克食物。
(2)解:18×30=540(千克)
540>450
答:够。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分析】(1)一头大象每天吃食物的千克数=一只熊猫每天吃食物的千克数×一头大象每天吃食物是一只熊猫的倍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一只熊猫30天吃食物的千克数=一只熊猫每天吃食物的千克数×熊猫吃的天数,再将一只熊猫30天吃的食物的千克数与一头大象每天吃食物的千克数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29.(2022三下·期末)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10块,妈妈吃了2块,爸爸吃了3块,小华吃了4块。
(1)爸爸和小华共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2)妈妈比小华少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答案】(1)解:
答:爸爸和小华共吃了这块蛋糕的 。
(2)解:
答:妈妈比小华少吃了这块蛋糕的 。
【知识点】分母在1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
【解析】【分析】爸爸(妈妈、小华)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爸爸(妈妈、小华)吃了这块蛋糕的块数÷蛋糕平均分成的份数;
(1)爸爸和小华共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爸爸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小华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2)妈妈比小华少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小华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妈妈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计算即可。
30.(2022三下·期末)下面是某个班男同学投掷实心球的成绩。单位:米
(1)填表
某班男同学投掷实心球成绩统计表
成绩/米 少于7.50 7.51-8.49 8.50-9.49 大于9.49
人数                
(2)男同学掷实心球成绩最好的是   号同学,掷了   米。
(3)学校规定,投掷实心球7.5米以上为优秀,四(1)班男同学优秀人数有   人,占男同学人数的   。
【答案】(1)6;5;11;3
(2)11;9.7
(3)19;
【知识点】多位小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简单应用--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数据收集整理
【解析】【解答】解:(1)某班男同学投掷实心球成绩统计表
成绩/米 少于7.50 7.51-8.49 8.50-9.49 大于9.49
人数 6 5 11 3
(2)男同学掷实心球成绩最好的是11号同学, 掷了9.7米。
(3)四(1)班男同学优秀的人数=5+11+3=19(人);
优秀的人数占男同学人数的几分之几=19÷(6+5+11+3)
=19÷25
=。
故答案为:(1)6;5;11;3;(2)11;9.7;(2)19;。
【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别找出各个阶段的人数;
(2)在表格中找出成绩大于9.49米的成绩,再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3)分别计算出7.5米以上的男同学的人数和男同学的总人数,优秀的人数占男同学人数的几分之几=优秀的人数÷男同学的总人数,计算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