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冀教版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2)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冀教版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14 09:30:38

文档简介

冀教版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2)
一、填空(共29分)
1.(2022三下·期末)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马拉松赛跑全长约42   。
笑笑的身高是145   。
银行卡的厚度约是1   。
我们宽敞的教室面积约是60   。
【答案】千米;厘米;毫米;平方米
【知识点】毫米的认识与使用;千米的认识与使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马拉松赛跑全长约42千米。
笑笑的身高是145厘米。
银行卡的厚度约是1毫米。
我们宽敞的教室面积约是60平方米。
故答案为:千米;厘米;毫米;平方米。
【分析】长度的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面积的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本题结合实际生活选出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
2.(2022三下·期末)2020年“中秋”和“国庆”相遇,双节同庆,家国同心。当天晚上8时,央视准时播放“欢度佳节文艺晚会”,22:00左右结束。晚上8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时;22:00用12时计时法表示是   ,晚会持续了约   小时。
【答案】20;晚上10时;2
【知识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24时计时法时间计算
【解析】【解答】解:晚上8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0时;22:00用12时计时法表示是晚上10时,
晚会持续的时间=22时-20时=2(小时)。
故答案为:20;晚上10时;2。
【分析】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去掉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到了下午1时(+12);
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加上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数字大于12的(-12)。
晚会持续的时间=结束的时间-晚会开始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数值进行计算。
3.(2022三下·期末)贝贝从书店买了一本书,它的价钱是38元8分,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是   元,这个小数读作   ;佳佳从网上买的同一本书,价钱是二十六点六元,横线上的小数写作   ,这两本书相差   元。
【答案】38.08;三十八点零八;26.6;11.48
【知识点】小数的读写;多位小数的加减法;货币单位及其换算
【解析】【解答】解:8÷100=0.08元,所以38元8分=38.08元,所以它的价钱是38元8分,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是38.08元,这个小数读作三十八点零八;
二十六点六元,写作26.6;
38.08-26.6=11.48(元)。
故答案为:38.08;三十八点零八;26.6;11.48。
【分析】1元=10角=100分,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是除以进率即可写初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这两本数相差的钱数=贝贝从书店买书的价钱-佳佳从网上买书的价钱,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4.(2022三下·期末) 读作   ,它里面有   个 ;1里面有   个 。
【答案】七分之四;4;9
【知识点】分母在10以内的分数认识及读写;分数单位的认识与判断
【解析】【解答】解:读作七分之四,它里面有4个;1里面有9个。
故答案为:七分之四;4;9。
【分析】分数的读法:先读分母,然后读分数线,最后读分子。分数中间的一条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读作几分之几。
一个分数里面有几个它的分数单位,分子是几,就有几个它的分数单位;1可以化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5.(2022三下·期末)一个长方形的铁丝框,相邻的两条边的长度和是16厘米,这个铁丝框的周长是   厘米。如果把它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答案】32;64
【知识点】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铁丝框的周长=16×2=32(厘米);
正方形的边长=32÷4=8(厘米),
正方形的面积=8×8=64(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32;64。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相邻的两条边的长度和=长+宽,计算即可;根据题目信息可得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所以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周长÷4,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边长,计算即可。
6.(2022三下·期末)学校新建的报告厅有46排座,每排有22个座位,估算一下,报告厅大约有   个座位。
【答案】1000
【知识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解析】【解答】解:46×22
≈50×20
=1000(个),
所以报告厅大约有1000个座位。
故答案为:1000。
【分析】报告厅座位的个数=报告厅座位的排数×每排座位的个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积的估算方法:将两个因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进行相乘即可得出答案。
7.(2022三下·期末)乐乐学校操场上有一条长200米的跑道,体育课上他们沿着跑道跑了5圈,一共跑了   米,合   千米。
【答案】1000;1
【知识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整十、整百、整千数与一位数的乘除法
【解析】【解答】解:200×5=1000(米);
1000米=1千米,
所以一共跑了1000米,合1千米。
故答案为:1000;1。
【分析】一共跑的米数=跑道的长度×跑的圈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最后根据1千米=1000米将单位转化即可得出答案。
8.(2022三下·期末)优优家在学校东北方向,她放学回家时应往   方向走。
【答案】东北
【知识点】东、西、南、北方向及对应关系
【解析】【解答】解:优优家在学校东北方向,她放学回家时应往东北方向走。
故答案为:东北。
【分析】优优家在学校的哪个方向,放学后她就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本题据此解答。
9.(2022三下·期末)在横线上填上“>”“<”或“=”。
200dm   220m 5km   5000m 300毫米   5分米
1-     + 8.35   8.4 +     +
【答案】<;=;<;<;<;=
【知识点】多位小数的大小比较;分母在1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200dm=20m,因为20<220,所以200dm<220m;
5km=5000m;
300÷100=3分米,因为3分米<5分米,所以300毫米<5分米;
1-=,+=,因为<,所以1-<+;
8.35<8.4;
+=1,+=1,所以+=+。
故答案为:<;=;<;<;<;=。
【分析】第一个空,1m=10dm,将单位统一,再进行比较即可;
第二个空,1km=1000m,将单位统一,再进行比较即可;
第三个空,1分米=100毫米,将单位统一,再进行比较;
第四个空,同分母分别加减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先计算再进行比较;
第五个空,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即可;
第六个空,同分母分别加减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先计算再进行比较。
10.(2022三下·期末)丫丫、红红和小丽进行跑步比赛。丫丫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红红说:“我跑得没有丫丫跑得快。”由此可以推断出丫丫跑了第   名,红红跑了第   名,小丽跑了第   名。
【答案】二;三;一
【知识点】逻辑推理
【解析】【解答】解:丫丫、红红和小丽进行跑步比赛。丫丫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红红说:“我跑得没有丫丫跑得快。”由此可以推断出丫丫跑了第二名,红红跑了第三名,小丽跑了第一名。
故答案为:二;三;一。
【分析】根据丫丫和红红说的话,即可得出丫丫是第二名,红红是第三名,进一步即可得出小丽的排名,据此进行解答。
二、选择(共12分)
11.(2022三下·期末)俏俏的爸爸身高大约是175   ,还可以说成1.75   。
A.厘米 B.分米 C.米 D.千米
【答案】A;C
【知识点】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俏俏的爸爸身高大约是175厘米,还可以说成1.75米。
故答案为:A;C。
【分析】本题结合实际生活即可得出第一个空的答案,接下来再根据1米=100厘米将单位转化即可得出答案。
12.(2022三下·期末)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长度大约是整个图形长度的(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分数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将整体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1份,所以阴影部分的长度大约是整个图形长度的。
故答案为:B。
【分析】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本题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解答。
13.(2022三下·期末)实验小学有32个班,平均每班有24名学生在学校吃午餐,每人一份套餐,一共需要多少份套餐?下面竖式中,虚线部分表示的是(  )。
A.3个班学生的套餐数量 B.24个班学生的套餐数量
C.30个班学生的套餐数量 D.32个班学生的套餐数量
【答案】C
【知识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解答】解:算式中的“72”表示3个十乘以24,即表示30个班学生的套餐数量。
故答案为:C。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首先数位对齐,然后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注意积的数位对齐。
本题中的“72”表示3个十乘以24,即可得出答案。
14.(2022三下·期末)东东在奶奶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这两个月可能是(  )。
A.5月和6月 B.6月和7月 C.7月和8月 D.11月和12月
【答案】C
【知识点】年、月、日时间的推算
【解析】【解答】解:东东在奶奶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这两个月可能是7月和8月。
故答案为:C。
【分析】大月有: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每月是31天;小月有: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每月是30天。
本题中奶奶连续住了62天,说明是两个大月相邻,据此进行解答。
15.(2022三下·期末)毛毛在点子图上演示了16×11的计算原理,(  )表示的是11×10+11×6。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整数乘法分配律
【解析】【解答】解:毛毛在点子图上演示了16×11的计算原理,表示的是11×10+11×6。
故答案为:B。
【分析】11×10+11×6中11×10表示有11行,每一行有10个点;11×6表示有11行,每一行有6个点,据此进行解答。
16.(2022三下·期末)六年级的同学毕业聚餐,吃饭时同学们把长方形的桌子拼起来,摆成一行,摆放桌子的张数与可以坐的人数规律如下图所示,按照这样的方法,摆放6张桌子可以坐(  )人。
A.24 B.26 C.30 D.36
【答案】B
【知识点】数形结合规律
【解析】【解答】解:一张桌可坐6人;
两张桌可坐6+4=10(人);
三张桌可坐6+4+4=14(人);
……
n张桌可坐的人数=6+(n-1)×4=4n+2;
所以摆放6张桌子可以坐的人数=4×6+2
=24+2
=26(人)。
故答案为:B。
【分析】观察图形可得一张桌可坐6人,两张桌可坐10人,三张桌可坐14人,……所以多一张桌子即可多坐4人,即n张桌可坐的人数=6+(n-1)×4,接下来将n=6代入算式即可得出答案。
三、计算(共20分)
17.(2022三下·期末)用竖式计算
(1)63×89=
(2)40×73=
(3)4.9+12.5=
(4)30-3.7=
【答案】(1)63×89=5607
(2)40×73=2920
(3)4.9+12.5=17.4
(4)30-3.7=26.3
【知识点】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首先数位对齐,然后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注意积的数位对齐。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18.(2022三下·期末)脱式计算
(1)384+18×25
(2)37×(84-26)
(3)26×15×6
(4)682-412÷4
【答案】(1)解:384+18×25
=384+450
=834
(2)解:37×(84-26)
=37×58
=2146
(3)26×15×6
=390×6
=2340
(4)解:682-412÷4
=682-103
=579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整数四则运算法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若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若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四、操作题(共8分)
19.(2022三下·期末)选择下面合适的图形,表示 和 。
【答案】
【知识点】分数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将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将其中的3份进行涂色即可得出;
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将其中的2份用大括号表示出来,即可得出。
20.(2022三下·期末)请在图中用“△”标出小强家的位置,用“○”标出小丽家的位置。
【答案】
【知识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解析】【分析】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西与北(南)之间是西北(南)方向,东与北(南)之间是东北(南)方向,再根据1个单位长度是200米,即800米是4个单位,1千米=1000米是5个单位,据此进行解答。
五、解决问题(共31分)
21.(2022三下·期末)熊妈妈把一张饼平均分成了9块,小熊乐乐吃了2块,小熊欢欢吃了3块,熊妈妈吃了2块。
(1)小熊乐乐和小熊欢欢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2)它们把这张饼吃完了吗?如果没吃完,还剩几分之几?
【答案】(1)解: + =
答:小熊乐乐和小熊欢欢一共吃了这张饼的 。
(2)解: + +
=

<1
1- =
答:它们没有吃完这张饼,还剩 。
【知识点】分母在1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
【解析】【分析】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吃了的块数÷一张饼平均分成的份数;
(1)小熊乐乐和小熊欢欢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小熊乐乐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小熊欢欢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计算即可;
(2)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小熊乐乐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小熊欢欢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熊妈妈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代入数值即可,再将其与1进行比较,接下来还剩几分之几=1-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即可得出答案。
22.(2022三下·期末)货比三家。
小羊想买一支牙刷和一盒牙膏,如果在同一家商店买,在哪家商店买最便宜,需要多少元钱?
【答案】解:小狗商店:2.5+4.3=6.8(元)
小猫商店:2.6+4.5=7.1(元)
小熊商店:2.4+3.8=6.2(元)
6.2<6.8<7.1
答:在小熊商店买最便宜,需要6.2元。
【知识点】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解析】【分析】分别计算出各个商店中一支牙刷和一盒牙膏的总共的价钱(一支牙刷的价钱+一盒牙膏的价钱),再将各个商店中得出的钱数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23.(2022三下·期末)一辆汽车上午9时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运送货物,下午3时到达目的地,一共行驶了516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答案】解:上午9时=9时
下午3时=15时
15-9=6(小时)
516÷6=86(千米)
答: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6千米。
【知识点】24时计时法时间计算;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分析】先将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间转化成24时计时法,接下来汽车行驶的时间=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出发的时间,最后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24.(2022三下·期末)下面是三(2)班男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情况统计表。
成绩(个) 21以下 21-33 34-39 40及以上
人数(人) 4 5 7 5
(1)三(2)班共有男生   人。
(2)成绩在   的人数最多,成绩在   的人数最少,二者相差   人。
(3)根据统计表你还能获得什么信息?
【答案】(1)21
(2)34~39个;21个以下;3
(3)解:示例一:成绩个数在21~33的人数比在21以下的多1人。
示例二:成绩个数在40及以上的人数和成绩个数在21~33的人数相等。
【知识点】单式统计表
【解析】【解答】解:(1)4+5+7+5
=(4+5)+(7+5)
=9+12
=21(人),
所以三(2)班共有男生21人。
(2)7>5>4,所以成绩在34-39的人数最多,成绩在21以下的人数最少;
7-4=3(人),所以二者相差3人。
(3)成绩个数在21~33的人数比在21以下的多1人。
成绩个数在40及以上的人数和成绩个数在21~33的人数相等。
故答案为:(1)21;(2)34~39个 ; 21个以下 ;3。
【分析】(1)三(2)班共有男生的人数=各个阶段成绩的人数之和,计算即可;
(2)比较各个阶段男生的人数,数字越大则人数越多,数字越小则人数最少,最后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即可得出答案;
(3)根据表格中各个阶段的人数,即可得出答案。
25.(2022三下·期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大家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现在的停车场长75米,宽60米,如果长增加到92米,扩建后的面积比现在增加多少平方米?
【答案】解:(92-75)×60
=17×60
=1020(平方米)
答:扩建后的面积比现在增加1020平方米。
【知识点】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
【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扩建后的面积比现在增加的平方米数=(长增加后的米数-原来的长)×原来的宽,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六、附加题:天才的你,试一试(共10分)
26.(2022三下·期末)下面的图形是四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已知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则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答案】解:32÷2=16(厘米)
16×16=256(平方厘米)
答: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
【知识点】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面积
【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可得大正方形的边长=小长方形的长+小长方形的宽,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即可得出小长方形的长+小长方形的宽,即大正方形的边长,最后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1 / 1冀教版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2)
一、填空(共29分)
1.(2022三下·期末)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马拉松赛跑全长约42   。
笑笑的身高是145   。
银行卡的厚度约是1   。
我们宽敞的教室面积约是60   。
2.(2022三下·期末)2020年“中秋”和“国庆”相遇,双节同庆,家国同心。当天晚上8时,央视准时播放“欢度佳节文艺晚会”,22:00左右结束。晚上8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时;22:00用12时计时法表示是   ,晚会持续了约   小时。
3.(2022三下·期末)贝贝从书店买了一本书,它的价钱是38元8分,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是   元,这个小数读作   ;佳佳从网上买的同一本书,价钱是二十六点六元,横线上的小数写作   ,这两本书相差   元。
4.(2022三下·期末) 读作   ,它里面有   个 ;1里面有   个 。
5.(2022三下·期末)一个长方形的铁丝框,相邻的两条边的长度和是16厘米,这个铁丝框的周长是   厘米。如果把它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2022三下·期末)学校新建的报告厅有46排座,每排有22个座位,估算一下,报告厅大约有   个座位。
7.(2022三下·期末)乐乐学校操场上有一条长200米的跑道,体育课上他们沿着跑道跑了5圈,一共跑了   米,合   千米。
8.(2022三下·期末)优优家在学校东北方向,她放学回家时应往   方向走。
9.(2022三下·期末)在横线上填上“>”“<”或“=”。
200dm   220m 5km   5000m 300毫米   5分米
1-     + 8.35   8.4 +     +
10.(2022三下·期末)丫丫、红红和小丽进行跑步比赛。丫丫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红红说:“我跑得没有丫丫跑得快。”由此可以推断出丫丫跑了第   名,红红跑了第   名,小丽跑了第   名。
二、选择(共12分)
11.(2022三下·期末)俏俏的爸爸身高大约是175   ,还可以说成1.75   。
A.厘米 B.分米 C.米 D.千米
12.(2022三下·期末)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长度大约是整个图形长度的(  )。
A. B. C. D.
13.(2022三下·期末)实验小学有32个班,平均每班有24名学生在学校吃午餐,每人一份套餐,一共需要多少份套餐?下面竖式中,虚线部分表示的是(  )。
A.3个班学生的套餐数量 B.24个班学生的套餐数量
C.30个班学生的套餐数量 D.32个班学生的套餐数量
14.(2022三下·期末)东东在奶奶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这两个月可能是(  )。
A.5月和6月 B.6月和7月 C.7月和8月 D.11月和12月
15.(2022三下·期末)毛毛在点子图上演示了16×11的计算原理,(  )表示的是11×10+11×6。
A. B.
C. D.
16.(2022三下·期末)六年级的同学毕业聚餐,吃饭时同学们把长方形的桌子拼起来,摆成一行,摆放桌子的张数与可以坐的人数规律如下图所示,按照这样的方法,摆放6张桌子可以坐(  )人。
A.24 B.26 C.30 D.36
三、计算(共20分)
17.(2022三下·期末)用竖式计算
(1)63×89=
(2)40×73=
(3)4.9+12.5=
(4)30-3.7=
18.(2022三下·期末)脱式计算
(1)384+18×25
(2)37×(84-26)
(3)26×15×6
(4)682-412÷4
四、操作题(共8分)
19.(2022三下·期末)选择下面合适的图形,表示 和 。
20.(2022三下·期末)请在图中用“△”标出小强家的位置,用“○”标出小丽家的位置。
五、解决问题(共31分)
21.(2022三下·期末)熊妈妈把一张饼平均分成了9块,小熊乐乐吃了2块,小熊欢欢吃了3块,熊妈妈吃了2块。
(1)小熊乐乐和小熊欢欢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2)它们把这张饼吃完了吗?如果没吃完,还剩几分之几?
22.(2022三下·期末)货比三家。
小羊想买一支牙刷和一盒牙膏,如果在同一家商店买,在哪家商店买最便宜,需要多少元钱?
23.(2022三下·期末)一辆汽车上午9时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运送货物,下午3时到达目的地,一共行驶了516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4.(2022三下·期末)下面是三(2)班男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情况统计表。
成绩(个) 21以下 21-33 34-39 40及以上
人数(人) 4 5 7 5
(1)三(2)班共有男生   人。
(2)成绩在   的人数最多,成绩在   的人数最少,二者相差   人。
(3)根据统计表你还能获得什么信息?
25.(2022三下·期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大家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现在的停车场长75米,宽60米,如果长增加到92米,扩建后的面积比现在增加多少平方米?
六、附加题:天才的你,试一试(共10分)
26.(2022三下·期末)下面的图形是四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已知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则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千米;厘米;毫米;平方米
【知识点】毫米的认识与使用;千米的认识与使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马拉松赛跑全长约42千米。
笑笑的身高是145厘米。
银行卡的厚度约是1毫米。
我们宽敞的教室面积约是60平方米。
故答案为:千米;厘米;毫米;平方米。
【分析】长度的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面积的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本题结合实际生活选出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
2.【答案】20;晚上10时;2
【知识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24时计时法时间计算
【解析】【解答】解:晚上8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0时;22:00用12时计时法表示是晚上10时,
晚会持续的时间=22时-20时=2(小时)。
故答案为:20;晚上10时;2。
【分析】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去掉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到了下午1时(+12);
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加上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数字大于12的(-12)。
晚会持续的时间=结束的时间-晚会开始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数值进行计算。
3.【答案】38.08;三十八点零八;26.6;11.48
【知识点】小数的读写;多位小数的加减法;货币单位及其换算
【解析】【解答】解:8÷100=0.08元,所以38元8分=38.08元,所以它的价钱是38元8分,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是38.08元,这个小数读作三十八点零八;
二十六点六元,写作26.6;
38.08-26.6=11.48(元)。
故答案为:38.08;三十八点零八;26.6;11.48。
【分析】1元=10角=100分,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是除以进率即可写初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这两本数相差的钱数=贝贝从书店买书的价钱-佳佳从网上买书的价钱,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4.【答案】七分之四;4;9
【知识点】分母在10以内的分数认识及读写;分数单位的认识与判断
【解析】【解答】解:读作七分之四,它里面有4个;1里面有9个。
故答案为:七分之四;4;9。
【分析】分数的读法:先读分母,然后读分数线,最后读分子。分数中间的一条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读作几分之几。
一个分数里面有几个它的分数单位,分子是几,就有几个它的分数单位;1可以化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5.【答案】32;64
【知识点】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铁丝框的周长=16×2=32(厘米);
正方形的边长=32÷4=8(厘米),
正方形的面积=8×8=64(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32;64。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相邻的两条边的长度和=长+宽,计算即可;根据题目信息可得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所以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周长÷4,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边长,计算即可。
6.【答案】1000
【知识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解析】【解答】解:46×22
≈50×20
=1000(个),
所以报告厅大约有1000个座位。
故答案为:1000。
【分析】报告厅座位的个数=报告厅座位的排数×每排座位的个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积的估算方法:将两个因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进行相乘即可得出答案。
7.【答案】1000;1
【知识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整十、整百、整千数与一位数的乘除法
【解析】【解答】解:200×5=1000(米);
1000米=1千米,
所以一共跑了1000米,合1千米。
故答案为:1000;1。
【分析】一共跑的米数=跑道的长度×跑的圈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最后根据1千米=1000米将单位转化即可得出答案。
8.【答案】东北
【知识点】东、西、南、北方向及对应关系
【解析】【解答】解:优优家在学校东北方向,她放学回家时应往东北方向走。
故答案为:东北。
【分析】优优家在学校的哪个方向,放学后她就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本题据此解答。
9.【答案】<;=;<;<;<;=
【知识点】多位小数的大小比较;分母在1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200dm=20m,因为20<220,所以200dm<220m;
5km=5000m;
300÷100=3分米,因为3分米<5分米,所以300毫米<5分米;
1-=,+=,因为<,所以1-<+;
8.35<8.4;
+=1,+=1,所以+=+。
故答案为:<;=;<;<;<;=。
【分析】第一个空,1m=10dm,将单位统一,再进行比较即可;
第二个空,1km=1000m,将单位统一,再进行比较即可;
第三个空,1分米=100毫米,将单位统一,再进行比较;
第四个空,同分母分别加减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先计算再进行比较;
第五个空,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即可;
第六个空,同分母分别加减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先计算再进行比较。
10.【答案】二;三;一
【知识点】逻辑推理
【解析】【解答】解:丫丫、红红和小丽进行跑步比赛。丫丫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红红说:“我跑得没有丫丫跑得快。”由此可以推断出丫丫跑了第二名,红红跑了第三名,小丽跑了第一名。
故答案为:二;三;一。
【分析】根据丫丫和红红说的话,即可得出丫丫是第二名,红红是第三名,进一步即可得出小丽的排名,据此进行解答。
11.【答案】A;C
【知识点】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俏俏的爸爸身高大约是175厘米,还可以说成1.75米。
故答案为:A;C。
【分析】本题结合实际生活即可得出第一个空的答案,接下来再根据1米=100厘米将单位转化即可得出答案。
12.【答案】B
【知识点】分数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将整体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1份,所以阴影部分的长度大约是整个图形长度的。
故答案为:B。
【分析】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本题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解答。
13.【答案】C
【知识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解答】解:算式中的“72”表示3个十乘以24,即表示30个班学生的套餐数量。
故答案为:C。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首先数位对齐,然后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注意积的数位对齐。
本题中的“72”表示3个十乘以24,即可得出答案。
14.【答案】C
【知识点】年、月、日时间的推算
【解析】【解答】解:东东在奶奶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这两个月可能是7月和8月。
故答案为:C。
【分析】大月有: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每月是31天;小月有: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每月是30天。
本题中奶奶连续住了62天,说明是两个大月相邻,据此进行解答。
15.【答案】B
【知识点】整数乘法分配律
【解析】【解答】解:毛毛在点子图上演示了16×11的计算原理,表示的是11×10+11×6。
故答案为:B。
【分析】11×10+11×6中11×10表示有11行,每一行有10个点;11×6表示有11行,每一行有6个点,据此进行解答。
16.【答案】B
【知识点】数形结合规律
【解析】【解答】解:一张桌可坐6人;
两张桌可坐6+4=10(人);
三张桌可坐6+4+4=14(人);
……
n张桌可坐的人数=6+(n-1)×4=4n+2;
所以摆放6张桌子可以坐的人数=4×6+2
=24+2
=26(人)。
故答案为:B。
【分析】观察图形可得一张桌可坐6人,两张桌可坐10人,三张桌可坐14人,……所以多一张桌子即可多坐4人,即n张桌可坐的人数=6+(n-1)×4,接下来将n=6代入算式即可得出答案。
17.【答案】(1)63×89=5607
(2)40×73=2920
(3)4.9+12.5=17.4
(4)30-3.7=26.3
【知识点】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首先数位对齐,然后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注意积的数位对齐。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18.【答案】(1)解:384+18×25
=384+450
=834
(2)解:37×(84-26)
=37×58
=2146
(3)26×15×6
=390×6
=2340
(4)解:682-412÷4
=682-103
=579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整数四则运算法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若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若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19.【答案】
【知识点】分数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将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将其中的3份进行涂色即可得出;
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将其中的2份用大括号表示出来,即可得出。
20.【答案】
【知识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解析】【分析】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西与北(南)之间是西北(南)方向,东与北(南)之间是东北(南)方向,再根据1个单位长度是200米,即800米是4个单位,1千米=1000米是5个单位,据此进行解答。
21.【答案】(1)解: + =
答:小熊乐乐和小熊欢欢一共吃了这张饼的 。
(2)解: + +
=

<1
1- =
答:它们没有吃完这张饼,还剩 。
【知识点】分母在1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
【解析】【分析】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吃了的块数÷一张饼平均分成的份数;
(1)小熊乐乐和小熊欢欢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小熊乐乐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小熊欢欢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计算即可;
(2)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小熊乐乐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小熊欢欢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熊妈妈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代入数值即可,再将其与1进行比较,接下来还剩几分之几=1-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即可得出答案。
22.【答案】解:小狗商店:2.5+4.3=6.8(元)
小猫商店:2.6+4.5=7.1(元)
小熊商店:2.4+3.8=6.2(元)
6.2<6.8<7.1
答:在小熊商店买最便宜,需要6.2元。
【知识点】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解析】【分析】分别计算出各个商店中一支牙刷和一盒牙膏的总共的价钱(一支牙刷的价钱+一盒牙膏的价钱),再将各个商店中得出的钱数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23.【答案】解:上午9时=9时
下午3时=15时
15-9=6(小时)
516÷6=86(千米)
答: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6千米。
【知识点】24时计时法时间计算;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分析】先将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间转化成24时计时法,接下来汽车行驶的时间=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出发的时间,最后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24.【答案】(1)21
(2)34~39个;21个以下;3
(3)解:示例一:成绩个数在21~33的人数比在21以下的多1人。
示例二:成绩个数在40及以上的人数和成绩个数在21~33的人数相等。
【知识点】单式统计表
【解析】【解答】解:(1)4+5+7+5
=(4+5)+(7+5)
=9+12
=21(人),
所以三(2)班共有男生21人。
(2)7>5>4,所以成绩在34-39的人数最多,成绩在21以下的人数最少;
7-4=3(人),所以二者相差3人。
(3)成绩个数在21~33的人数比在21以下的多1人。
成绩个数在40及以上的人数和成绩个数在21~33的人数相等。
故答案为:(1)21;(2)34~39个 ; 21个以下 ;3。
【分析】(1)三(2)班共有男生的人数=各个阶段成绩的人数之和,计算即可;
(2)比较各个阶段男生的人数,数字越大则人数越多,数字越小则人数最少,最后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即可得出答案;
(3)根据表格中各个阶段的人数,即可得出答案。
25.【答案】解:(92-75)×60
=17×60
=1020(平方米)
答:扩建后的面积比现在增加1020平方米。
【知识点】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
【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扩建后的面积比现在增加的平方米数=(长增加后的米数-原来的长)×原来的宽,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6.【答案】解:32÷2=16(厘米)
16×16=256(平方厘米)
答: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
【知识点】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面积
【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可得大正方形的边长=小长方形的长+小长方形的宽,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即可得出小长方形的长+小长方形的宽,即大正方形的边长,最后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