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课件(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14 15:1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第四单元 走向近代
旧航路
①从中国或印度出发,到中亚沿里海和黑海到小亚细亚转运至欧洲。
②从印度出发,由海路到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转运至欧洲。
③从中国出发,由海路进红海,然后陆路穿越苏伊士地带进入埃及,再转运欧洲。
新航路
在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统称为新航路。
迪亚士
1487年7月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从里斯本出发,率领两条各载100吨的双桅大帆船和一艘补给船,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驶去。大约在1488年1月初,迪亚士航行到达南纬33度线。1488年2月3日,他到达了今天南非的伊丽莎白港。3天后,他们来到一个伸入海洋很远的地角,迪亚士把它命名为"风暴角"。后来被葡萄牙国王改名为"好望角"。
哥伦布
约1451年哥伦布出生在热那亚(Genoa),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女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于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属加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圣萨尔瓦多(便是救世主的意思)。
达伽马于1497年7月8日受葡萄牙国王派遣,率船从里斯本出发,寻找通向印度的海上航路,船经加那利群岛,绕好望角,经莫桑比克等地,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西南部卡利卡特 。同年秋离开印度,于1499年9月9日回到里斯本。
达伽马
麦哲伦
1515年,麦哲伦向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申请组织船队去探险,进行一次环球航行。因葡萄牙国王认为东方贸易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没有必要再去开辟新航道了。1517年10月麦哲伦来到了西班牙受到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接见,麦哲伦再次提出了航海的请求,得到了支持。1519年,麦哲伦组织了一支五艘船组成的船队,以特里尼达号为旗舰,另外还有圣安东尼奥号、康塞普逊号、维多利亚号和圣地亚哥号,随行船员达265人。麦哲伦在1519年—1522年9月,率领船队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麦哲伦在环球途中在菲律宾死于部落冲突中。
“西班牙、葡萄牙这两个国家都在15世纪末……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化过程。 这样一来,过去那些以战争为专业的贵族们……纷纷转向海上寻求出路, 寻求新的发财之道。 ……两国的专制政府为了开拓更宽阔的疆土,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来源,也支持海上探险,并且特别热心。”
——陈梧桐、魏恤民《普通高中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丛书》
伊莎贝拉
女王
西班牙国王
费迪南二世
 葡萄牙王子
“航海家”亨利
“基督教自称是普世教会,凡有人类的地方就该有基督教。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论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传播基督教成了探险家们强大的精神来源之一。”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作为热爱神圣基督教并努力推动其发展的天主教徒,国王与王后决意派臣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前往印度各地,拜谒该地诸君王使其归顺依附吾神圣天主教。”
——《哥伦布航海日记》
“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金银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标志,金银成为普遍的交换的手段。”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到处追求黄金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行记》
马可·波罗东行
肉桂
肉豆蔻
丁香
黑胡椒
“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 和优质钢……尤其是香料……当时比今天显得更为重要。配药,保存肉类,例如制造香肠,都需要使用这些香料。”
——摘编自帕尔默等著《近现代世界史》
“西方人得到香料的途径是这样的: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洋把香料及其他商品运送到地中海东岸(列万特或黎凡特),意大利商人,主要是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在这里设有专门的仓库或转运站,收购阿拉伯商人运来的货物,再把它们转运到欧洲。从十字军东征以来,东西方的经济关系就是这样。由于西方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卖给东方,由此便出现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西方贵金属源源不断地东流。”
——王加丰《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动因问题》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因此,西欧各国迫切需要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中古部分》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沙漏(时间)
卡瑞克帆船为一款在15世纪盛行于地中海的三桅或四桅的帆船。它的特征就是其巨大的弧形船尾,以及船首的巨大斜桅。而它在前桅及中桅装配了数张横帆,后桅则配上一面三角帆。卡瑞克帆船是欧洲史上第一款用作远洋航行的船舰,这是因为它的庞大体积能够在汪洋大海中保持稳定;此外,它被划分大量空间,得以摆放足够远洋航行的物资。
象限仪(位置)
指南针(方向)
多桅三角帆船
地园学说
地园学说
非洲
欧洲
亚洲
非洲
欧洲
亚洲
亚洲
非洲
欧洲
美洲
大洋洲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产生。
新航路开辟
(发现“世界)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2年)
达 · 伽马到达印度
麦哲伦环球航行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产生。
1)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商品经济发展
2)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传统商路。
4)条件: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
3)重要因素:马克·波罗激起对东方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