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

文档属性

名称 秋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5-18 22:3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
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
留下笑柄给内行人笑话。( )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秋 水
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他继承并且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很多思想充满思辨智慧的火花,给人们以无穷的启迪。代表作《庄子》,现存33篇。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翻译本文。要求找出每一句话的文言知识点(如重要字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特殊句式等),并完成学案上的表格。知识点巩固
1 字音
两涘 渚崖 少仲尼之闻 殆矣
2 通假字
泾流之大
不辩牛马
“泾”通 “径”,直,畅通无阻“辩”通“辨”,分辨 (zhǔ)(s h ǎ o) (d à i) (sì) 3 词类活用
时至
天下之美
顺流而东行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美,形容词作名词,美景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少,形容词意动用法,
认为……少,小看 
轻,形容词意动用法,
认为……轻,轻视4 古今异义

于是
至于
大方
古:专指黄河今:泛指所有的河 古:介词短语,在,这种情况下 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件事古:动词,到达今: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古:修养极高的人 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
5 特殊句式
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定语后置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 )( 被动句 ) 6 一词多义
闻道百
少仲尼之闻
泾流之大
之 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仲尼之闻 闻( 动词,听说 )( 名词,学识,学问 )( 代词,这样 )(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 结构助词,的 ) 望洋向若而叹曰

以为莫己若者

若使烛之武退秦师
天涯若比邻
( 名词,海神的名字 )(动词,如,及,比得上 )( 连词,假如 )( 动词,像,如同 )《秋水》一文可划分为几个层次?在看到北海后,河伯的动作神态和感受有怎样的变化?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这里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从河伯身上和这些对比中,你领悟到了哪些寓意?人贵有自知之明
谦受益,满招损
自大由于无知
知耻近乎勇
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不能受环境的制约
百闻不如一见
盲目地骄傲自满,难免会贻笑大方
正确认识自己,客观看待别人(世界)
河伯望洋兴叹曰:“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贻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河伯满载秋水,至于东海,看见那浩瀚的大海,始旋其面目,后悔的发出这样一席话,虽有些晚,但却饱含了河伯的自卑感。这也告诉我们要:学会自卑,认清自己。
贝多芬在给兄弟的一封信中写道:“当站在我身旁的人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而我却听不到,这对于有如此敏感躯体的我,是莫大的羞辱啊!”从此,贝多芬开始过离群索居的日子。但贝多芬并没有从自卑中倒下去,他依靠自卑的力量站了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天赋,因而创造出自己新的艺术风格,完成了传世佳作——《第三交响曲》,也就是《英雄交响曲》。
这里的自卑并不是普遍理解的自弃,而是换了形式的自信,是从压抑的心里中,爆发出的一种力求上进的力量。学会自卑,才能使这种力量得到有效的利用。贝多芬就是一位勇于自卑的舵手。也许你和我也可以成为优秀的舵手,但我们现在可能还是“少年不识自卑味”。
看,学会自卑是多么重要呀!
竹子是一种坚韧的植物。当大风降临时,它们并不是逆风而站,而是弯下身躯,随风而摆。因为它们知道自己与风之间的力量悬殊,所以它们学会自卑,弯下身躯。但它们并不是俯首任风摇,它们从自卑中发掘出自己的坚韧性,用随风摇摆来保护自己,从而用坚韧去搏击风的洗礼。
植物尚懂得自卑的重要性,何况有灵性的人呢?
学会自卑,是一种很难的事。它需要勇气,需要放弃世俗偏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
《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因为他们怕世俗的目光;巫师乐师百工之人却不耻相师,最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贤于士大夫。从中可以看出,学会自卑对于人的发展是重要的。更体现出,其实自卑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学会自卑,是一种以守为攻,以退为进的策略。只要你正确对待,你就是一位优秀的舵手。
因此,如果一个人想要显明于世,必须要先学会自卑,认清自我,切不要如河伯般,临东海,才悔矣,晚也。
学会自卑,就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寻觅文言津梁
品味民族大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