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森林的开发和保护——2023届山东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森林的开发和保护——2023届山东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14 16:3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探究人类与雨林之间的关系
【课程标准】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学习目标】
1.仔细研读课本及三维设计,说出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2.结合热带雨林案例,分析人类活动对热带雨林生态环境的影响。
3.结合中国人工造林取得的成果,分享交流保护森林的意义。
【学习指导】
1.通读教材2.2,研读《三维设计》P161-166第二讲的相关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勾划重点,落实: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雨林被毁的原因和措施,构建体系,完成例题。
2.将自主梳理构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 “我的疑问”处。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自助餐】
【自主研习】
一、森林资源现状与作用
1.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P26、三维P161)
2.森林破坏的后果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的生态优势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
四、亚马孙开发、影响及保护
1.雨林被毁的原因
2. 开发计划与保护措施(三维241页)
【自我过关】
1.下图为热带雨林地区迁移农业土壤肥力的变化过程,关于图中数字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原始森林覆盖下的土壤肥力状况
B.④表示原始森林焚烧后的土壤肥力状况
C.②表示经过几年耕作后土壤肥力急剧下降至最低
D.③表示弃耕后土壤肥力缓慢提高
温带雨林是地球上由针叶树或阔叶树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也有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但生物种类少。下图示意世界上温带雨林的分布地区。据此回答2~4题。
2.温带雨林一般分布在(  )
A.受西风影响的中纬度大陆西岸
B.多地形雨的高山地带
C.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降水丰沛区
D.暖流经过的沿海地区
3.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生物种类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单调,自然条件恶劣
B.冬季气温偏低,水热组合欠佳
C.多云雾降水天气,光照热量不足
D.有机质来源少,土壤发育程度低
4.南、北美洲温带雨林呈狭长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洋流流向 B.地形格局
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
【我的疑问】
【情境体验】
【情境体验】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该岛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约占全球热带雨林面积的10%,人口稀少,动植物资源丰富。大部分地区经济贫困,许多森林地带尚未开发。左图为加里曼丹岛等高线地形图。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种植国,橡胶种植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为大力种植橡胶,加里曼丹岛一直在砍伐热带雨林。下图为热带雨林和橡胶林的水循环示意图。
1.分析加里曼丹岛热带雨林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2.指出该岛大力种植橡胶对热带雨林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的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小了约20%。虽然亚马孙河流域的降水量减小了,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发生的频率反而增大了,简述其原因。
【自助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自我过关】
1.A
2.C
3.B
4.B
【解析】
2.读图结合图例可知,温带雨林分布地区多位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气候区,全年受西风影响,加之地形抬升的影响,使得降水较为丰沛,而并非所有的中纬度大陆西岸及高山地带,且南美洲的温带雨林分布区沿岸为寒流流经,故选C。
3.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的热量条件较差,冬季气温偏低,所有生物种类较少,故选B。
4.南北美地区的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中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受东部高大山地的阻挡,降水较多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部,且呈南北条带状分布,影响分布狭长的原因为地形格局,故选B。
【点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附近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2.海陆位置。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因素。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地形雨”
4.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如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
【情境体验】
1.该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岛屿面积大,热带雨林面积广大;地势起伏大,自然条件地区差异较大;地域相对孤立,特有动植物较多;人类开发破坏较少。
2.破坏原始植被,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破坏原始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蒸发加强,下渗减弱,地表径流增加,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由于植被破坏,植被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所以流入江河的水量增大,洪涝灾害增加。
【自助餐】
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量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 2 -
- 1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