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和社会的危机
看视频,调查出明朝建立之前的社会环境。
名字:
籍贯:
出身:
职业:
朱元璋
安徽凤阳
贫苦农民
和尚--军人--皇帝
时间:
人物:
都城:
影响:
1368年
朱元璋(明太祖)
南京
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
权分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废除行中书省
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中央
左丞相——(中书省)——右丞相
地方
( 行 省 )
布政司—民政
按察司—刑狱
都司—军政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殿阁大学士
六部
三司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思考:
宋濂为什么吓出一身冷汗?
谁在监视、侦查?
为什么有权力监视、侦查?
锦衣卫的设立有什么作用?
锦衣卫是皇帝的侍卫亲军,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特务机构。
锦衣卫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想一想:如果你是明朝时期的考生,你会怎样准备科举考试?
命题范围:
答题观点:
文体: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八股文(必须分为八个部分)
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
明朝的科举考试标准化,规范化,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好办法
你的看法呢?
①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采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
②由于规定过于僵硬死板,以文体束缚了内容的发挥,加之命题内容的狭窄,束缚了思想。
③儒生把考试做官作为自己学习的终极目的,只读四书五经,而不讲究实际学问,背离了考试的初衷,败坏了学风。
名字:
籍贯:
出身:
职业:
朱棣(明成祖)
安徽凤阳
帝皇之家
皇子--藩王--皇帝
朱元璋死后,接力棒传到了建文帝的手里,为巩固其统治实行削藩,惹恼其叔朱棣。朱棣以“靖难”为旗号灭掉侄子,登上王位,并召见群臣宣布新的巩固君权的措施。
迁都北京
削藩
增设东厂
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进一步强化君权
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
+
锦衣卫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明朝君权
的加强
明朝的建立
1368年
朱元璋
南京
明太祖朱元璋
废丞相,设六部
废行省,设三司
设锦衣卫
八股取士
明成祖
朱棣
迁都北京
削藩
东厂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稗史汇编》
如果你是明朝的一位官员、读书人,甚至是皇帝,你生活的幸福指数高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你认为社会的发展应该创设怎样的环境?
1、济南城区有一条街名叫按察司街,从历史角度推断这条街获此名最早是在( )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2、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主要表现是( )
A、废中书省,设三司 B、废丞相,设六部
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八股取士
3、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
A、废除丞相 B、设立东厂
C、分封藩王 D、迁都北京
B
C
C《明朝君权的加强》导学案
姓名 班级
一、学习目标: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二、学习重点: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
三、学习难点:明朝君权加强的弊端
四、课前预习:
明朝建立的背景
1.元朝末年, 。
2.明朝建立的时间: 人物: 都城:
3.朱元璋即位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君权?
①
② ③
4.朱棣即位后,采取了那些措施加强君权?
① ② ③
六、新课学习:
导入:南京古城墙和朱元璋的脸的相似性。南京和朱元璋有什么关系?南京和明朝有什么关系?明朝是历史究竟是怎样的?
(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导入:追根究底,元末大调查。
思考:元末的社会环境怎样?
2.明朝的建立
【活动一】:人物大揭秘——朱元璋
看书并结合自己对朱元璋的认识,为大家揭秘朱元璋的故事。
重大事件报道——明朝建立。
思考:时间 人物 都城 影响
3.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活动一】:
场景表演,胡惟庸案件。如果我是朱元璋,我会采取什么措施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活动二】:论从史出
材料一: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中央改革:
地方改革:
作用:
(2)【活动三】特别报道,明朝特务——锦衣卫。
“宋濂的故事”
宋濂为什么吓出一身冷汗?
谁在监视、侦查?
为什么有权力监视、侦查
锦衣卫的设立有什么作用?
(3)如果你是明朝时期的考生,你会怎样准备科举考试?
【活动四】你怎么看待八股取士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活动一】重大事件报道——靖难之役
朱棣加强君权的措施以及影响
①
②
③
以思维导图形式完成调查报道,小结本课内容。
练习:选择题
1、济南城区有一条街名叫按察司街,从历史角度推断这条街获此名最早是在( )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2、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主要表现是( )
A、废中书省,设三司 B、废丞相,设六部
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八股取士
3、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
A、废除丞相 B、设立东厂
C、分封藩王 D、迁都北京
4.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热播,让好多观众认识到清朝的著名丞相刘墉,但是历史学家却认为这部电视剧的名字会误导观众。原因是( )
A、刘墉不是一个驼背的人 B、丞相在明太祖就被废除了
C、刘墉不能被称为“刘罗锅” D、刘墉不是清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