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第七单元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来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凤阳花鼓词》明星档案
。 姓名:朱元璋
。 外号:朱重八
家庭出生:贫农(至少三代)
生卒:1328-1344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主要经历:
1328-1344 放牛
1344-1347 当和尚,主要负责出去讨饭
1347-1352 当和尚,主要负责撞钟
1352-1368 造反(这个猛)
......【摘自《明朝那些事儿》】导读(1)元朝为什么会灭亡?朱元璋是如何从一个和尚当上明朝开国皇帝的?
(2)明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分别有怎样的影响?一、明朝的建立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二、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时间: 年
都城: (改称南京)
建立者:朱元璋,即明太祖 应天1368一、明朝的建立2.明朝的建立元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天灾连年,
人民生活困苦,爆发了红巾军大起义。汉高祖刘邦统一:同年,攻占大都,元朝灭亡明朝疆域图二、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胡惟庸案:
官职:丞相
罪名:谋反
牵连3万余人 蓝玉案:
官职:大将军
罪名:谋反
牵连1.5万人胡蓝之狱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这么多的功臣? ①中央:撤中书省,废丞相;
②地方:废行省,设三司1、政治上(1)废丞相、设三司二、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影响:秦朝以来沿袭1 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现象被打破,君权、相权合二为一,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六部)中央地方(三司)皇帝(2)设立特务机构:厂卫制度一个叫宋濂的官员请客喝酒。第二天,朱元璋问他喝酒了没有,请了哪些客人,做了哪些菜。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笑着说:“全对,你没有骗我。”朱元璋为什么会知道宋濂请客的详细情况?如果你是宋濂,你会怎么想?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诀,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
活一日。
——《稗史汇编》 侵犯了人民的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等等。
历史与现实:联系现实,根据你们所了解的法律知识,你们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历史与现实:联系现实,根据你们所了解的法律知识,你们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明改革行政机构后的对比范进“中举”后发疯的惨相2、思想文化上:八股取士什么是八股取士?隋朝:创立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完善常考科目:进士科和明经科 武则天首创武举与殿试明朝
僵化:八股取士科举制发展的过程比一比:明朝的八股取士与唐朝的科举制度有什么不同?限于四书五经不能发表个人见解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僵化呆板
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进步,以消极影响为主考试题目:子谓颜渊曰: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注解]
孔子对颜渊说: “ 受到重用就出来做事,
不被重视就深藏不露,只有我与你是这样的呀!” 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请思考一下,你如果要在数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你想怎样写好这篇文章?甲:标新立异,首先观点要 独道。想象要丰富,构 思要精妙。
乙:擅于采百家之言,引用名人警句 。答题观点:要代圣人立言,不得有自己 的想法.所论内容主要据宋朝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说说你的看法皇 帝群臣人民知识分子地方中央小结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文字狱 小试牛刀一、选择题
1、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宰相制度废除于何时?
A 秦朝 B汉朝 C 唐朝 D明朝
2、八年级学生王鹏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说的应该是明朝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
A废除丞相 B八股取士 C 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3、下列关于明朝科举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 B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
C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 D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DCD材料一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材料二 廖燕在《明太祖》论中说:“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八股之害”和材料二中的“制义取士”共同反映了明朝的哪一选官制度?
(2)这一制度与“秦焚书”有何相同点?
(3)明朝时采用这种制度来选拔官吏有何突出的弊端?参考答案(1)八股取士
(2)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都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3)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死读经书,专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了皇帝的忠实奴仆。谢谢大家!丞相一职在封建社会最早设置于何时?职能是什么? 行省制度是何时开始实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