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北方的民族汇聚想一想?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得以最终消失,相互融合成新的民族民族融合结合右图和课本第113、114页内容试着说一下边疆南迁的少数民族、迁往地区和影响中原地区(黄河流域) 民族认同、民族融合的趋势北方民族融合山西四川甘肃陕西河南黄河流域1、这两幅图反应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方式?
2、他们是在北方少数民族的壁画上发现的,反映了什么问题?图
中
学
史(1)“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可知,木兰是不是汉族女子?
(2)“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又说明了什么?木兰辞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诗中学史图中学史观察两幅图,发现黄河流域发生了什么变化?二、孝文帝改革背景
原因
时间
内容
影响迁都洛阳
汉化措施(1)改穿汉服
(2)学习汉语
(3)改用汉姓
(4)与汉人通婚民族融合逐渐成为时代的潮流促进了民族融合(1)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2)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4年494年洛阳是我国古都之一,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你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哪些朝代曾在这里建都?东周 东汉 曹魏 西晋改穿汉服图中学史材料一: 魏主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材料二: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 学习汉语提倡与汉族通婚材料学史材料三:魏主下诏:认为“北方人把土地称为拓,后人又称为跋。北魏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所以称为拓跋氏。土地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我们应当改姓为元氏。 ---《资治通鉴》
材料学史材料学史穿汉族服饰的少数民族贵族《洛阳伽蓝记》记载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洛阳风貌,他感慨道:“自晋宋以来,人们以为洛阳荒凉无比,那是认为长江以北都是夷狄的缘故。不久前我到洛阳,才知道穿着华丽服装的大家世族,在中原也比比皆是。那里的人们识文知礼,物产丰富,生活宽裕,是我从前没有见到过也形容不出来的。”在今天的中国56个民族中还有没有“鲜卑”这个民族?如果没有,那鲜卑族上哪去了?想一想没有了。与汉族融合了。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推动了整个民族的融合和进步。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丧失了勇武之气,导致北魏的衰落和鲜卑族的灭亡。辩一辩你怎样看待?纵向联系改革是强国之路;我们要勇于改革;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三国两晋南北朝,
北方民族入中原,
冲突交往数百年,
中华民族凝聚显,
北魏明君孝文帝,
胸怀大志主动变,
与汉通婚语姓服,
平城洛阳都城迁。北方的民族汇聚民族融合背景原因内容作用 边疆
少数民族
内迁北魏孝文帝
改革时间学以致用 学习历史,贵在借鉴历史,孝文帝的改革距离我们现在已一千五百多年了,大家想想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对我国今天多民族之间的发展繁荣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什么借鉴的地方?1、(2010年青岛)“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
A.说汉语 B.穿汉服
C.改汉姓 D.以法治国
2、(2010年东营)以下图片反映出的
历史现象是( )
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DA东汉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宋齐梁陈南朝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