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土地资源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土地资源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5-18 22:58:44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二节 土地资源 固镇县新马桥中学
授课人:刘玉霞学习目标 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初步分析并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耕地的分布
草地的分布
林地的分布和主要林区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人们是怎样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平原地区人们是怎样利用土地的?为什么?
内蒙古高原人们是怎样利用土地的?
为什么?
山区人们是怎样利用土地的? 为什么?平原——耕地 山区——林地 高原——草地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非农业用地农业用地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小.
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合理,
耕地林地较少,难利用的土地多。
3.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讨论:为什么说我国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水田插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耕地东北大平原的耕地旱地与水田的分布主要
与什么因素有关?思考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2.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
3.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
4.在作物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区别?5.请阅读图3.12,比较我国耕地资源与水资源南北分布的差异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非 季 风 区季 风 区1.9返回敦煌附近的戈壁荒漠1.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内陆地区还是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东部近海地区?
2.草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3.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
4.草原自西向东是如何变化的?呼伦贝尔草原1.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
2.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
3.在林地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差别?大兴安岭的樟子松海南岛热带季雨林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突现“水与土”的矛盾课堂检测 1、图中区域A表示_____,区
域B表示_____(土地利用类型)
2、区域A和B大致以______
_____为界线,这条分界线与
我国1月0°C等温线及_____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区域C为_____林区,D 为
_____林区.
4、区域E为____(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在______高原。
5、从地形来看,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耕地主
要分布在____。
6、从干湿地区来说,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 地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区.ABCDE旱地水田秦岭-淮河800东北西南草地青藏山地平原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通过报刊,电视以及网络等途径,了解本地区土地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解决的方法。课后作业再 见第二节 《土地资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2.初步分析并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形成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正确的资源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难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土地的资料,收集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并造成严重影响的资料和新闻报道的实例。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视频:《国土资源》
2.你和土地有过亲密的接触吗?你怎么看待土地?
齐颂诗歌:《什么是土地?》注意体会诗对土地的感情。
[进行新课]:
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PT):
课堂活动一:认识土地利用类型
教师:多媒体出示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的景观图
学生:观察四幅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教师:多媒体出示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的景观图
学生:讨论四幅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教师:由于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人们对十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也就不同,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筑用地,耕地、草地、林地是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PPT)展示:
课堂活动二——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老师展示:课件展示图3.7-图3.8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和《我国各类土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位次》
学生读图合作交流:
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如何?
老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图表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小.
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较少,难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
思考:为什么说我国人地矛盾尤为突出?
为什么说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课题活动三——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
完成课本67页的‘活动’联系前面所学中国地形、气候等知识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课堂活动四——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学生: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并联系中国地形、干湿地区图完成
耕地:主要分布在——
草地:主要分布在——
林地:主要分布在——
教师利用课件总结: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思考:我国耕地南北方有何差异?
学生:读图3.9“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结合所学的我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明确:
我国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分布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这既是我国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也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旱地与水田的分布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
在作物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区别?
请阅读图3.12,比较我国耕地资源与水资源南北分布的差异
总结:人口众多是造成我国土地资源人均不足的主要原因,同时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与我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而且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也是造成我国土地资源不足的重要原因。
[课堂小结]
土地是自然资源,根据其用途及其利用状况,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等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即非农业用地。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反映出我国人与耕地的矛盾十分突出,在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中,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反馈检测:
作业:通过报刊,电视以及网络等途径,了解本地区土地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解决的方法。
课题:第二节 土地资源
固镇县新马桥中学 刘玉霞
2012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