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氨气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5-19 16:1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左 权 中 学 教 案
第_1_课时 __年__月__日
教 学 内 容 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含步骤、方式、时间)
【问题导课】你知道农村种地时用的化肥成分是什么吗?组成元素有什么?【学生回答】碳铵、硝铵、等。N、H、O、C【过渡】在生物中,我们已经了解了,N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农作物每年从土壤中摄取大量的含氮化合物,所以农业生产中必须为土壤补充氮肥。【问题】我们知道空气中N2含量比较多,那么为什么还要给植物补充化肥呢?【学生回答】植物不能直接吸收N2,只有将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才能被植物吸收。【板书】氮的固定:定义: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叫氮的固定。方法:【过渡】合成氨是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国外传媒把哈勃的合成氨技术评为20最重要的发明,同时哈勃在1918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板书】氨【投影】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泄漏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 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消防员利用喷雾水枪稀释空气中的气体,地上的水流已经结成了厚厚的一层冰。事后,知道这是氨气泄露。针对以上材料请思考:【问题】请根据以上材料,你能说出氨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吗?【板书】一、氨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易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 700体积氨气,易液化(沸点-33. 35 ℃),能做制冷剂。 【讲述】至此,为什么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过渡】氨气能溶于水,那么他能否与水反应呢 下面我们看课本实验4-8【投影】喷泉实验【问题】①实验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②烧瓶内为什么会形成喷泉?说明了什么? ③溶液为什么变成红色?【讲解】氨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称为氨水,氨水呈碱性。【问题】④氨溶于水后有无发生化学反应?【板书】二、氨气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的反应【讲述】氨气溶于水时,大部分与水结合成“一水合氨”; 一水合氨部分电离【板书】NH3 + H2ONH3 H2ONH4++OH-【问题】氨水中存在哪些分子、哪些离子?液氨成分是什么? 氨水: 分子:NH3、 H2O 、 NH3·H2O(主要) 离子:NH4+、OH-、微量H+ 液氨:NH3【讲述】既然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说明氨水显碱性。【投影】氨水的性质①可溶性一元弱碱(具有碱的通性) ②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 NH3·H2O NH3 ↑+ H2O 保存:棕色试剂瓶、密封【过渡】既然氨水是一元弱碱,那么将氨气通入酸溶液中就可以反应,即氨气应该与酸反应。【板书】2.NH3与酸的反应【实验】用玻璃棒蘸浓氨水,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有何现象?为什么?【投影】反应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板书】NH3 + HCl = NH4Cl(检验氨气的方法之一)【过渡】前面我们说了氨气中N的化合价最低,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不难推出氨气应该具有还原性,即能被氧化。【板书】3.氨与氧气的反应——还原性【思考与交流】氨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硝酸,如下图所示。试分析上述反应中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以及在每一步反应中,氨元素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其中,氨被氧化生成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4 NH3 + 5 O2 4 NO + 6 H2O 写出其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 + O2 = 2NO23NO2 + H2O = 2HNO3 + NO【讲解】对图讲解,NO的循环和NH3的循环,并指出氨催化氧化(接触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过渡】可见,只要合成了氨气,就可以制的硝酸。那么如何制氨气呢?【板书】三、氨气的制法 1、工业制法:N2 + 3H2 2NH3【讲解】教师介绍可逆反应。【板书】2、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2NH4Cl + Ca(OH)2 CaCl2 +2NH3↑+2H2O(2)发生装置:固+固 气 (3)净化(干燥):碱石灰(干燥管)注意:不能用无水CaCl2做干燥剂(4)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注意:收集时在容器口要塞一团棉花,用湿润的 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是否收集满【板书】四、氨气的用途、【学生阅读课本P99】【投影】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是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纯碱工业的原料。【过渡】既然氨气可以制铵盐,那么接下来咱们去看铵盐的性质。【板书】五、铵盐的性质 易溶于水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与碱反应,放出氨气NH4ClNH3 ↑ +HCl ↑NH4HCO3NH3↑+CO2 ↑ +H2O ↑(NH4)2CO32NH3↑+CO2 ↑ +H2O ↑(NH4)2SO4+2NaOH 2NH3+ Na2SO4 + 2H2O实质: NH4+ + OH-NH3 ↑ + H2O【问题】铵根离子的检验如何进行? 加入碱,并且加热,同时用红石蕊试纸检验所产生的气体,NH4+ + OH-NH3 ↑ + H2O【问题】应当怎样合理地储存和施用铵态氮肥? 【讲解】自然界中的氮循环自然界中的氮循环【问题呼应】通过这节课,你能知道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保证不吸入氨气呢?处理方法 依据性质 闭眼 戴眼罩 刺激性气味气体 防毒面具 低头弯腰 比空气密度小 低处跑 披棉被 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热 穿棉衣 易液化 捂湿毛巾 喷水 极易溶于水 捂酸毛巾 喷酸 氨水溶液显碱性 …… 【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学生思考】易液化,能做制冷剂【学生思考】形成红色的喷泉【学生思考】氨气溶于水,使内部的压强急剧降低,导致内外压强不等,形成喷泉。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学生思考】氨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呈碱性。【学生思考】【学生阅读】回答【学生思考】【学生思考】要密封保存在干燥阴凉 的地方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学生思考】下课学生思考P100问题。
HNO3
H2O

催化剂
NO2
NO
NH3
O2
O2
N2
PAGE
8
第四章 第四节 氨气 一课时 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