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高二 科目:历史 授课人:
课题 2.4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 第1课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中体西用“的主要观点、百日维新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能够从近代中国人对西学的认识中找到历史进步的足迹。2、过程与方法:可以借助高中必修课的相关内容,发动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起步,是伴随着救亡而进行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民主思想、民主运动在近代中国产生、发展的艰巨性,体会民主对近代中国的推动作用。
重点 《定国是诏》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中心发言人
难点 对百日维新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价。
教法 问题探究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_课时
教具 教材、地图册等 学法 自主学习、讨论、探究法 个人主页
教学过程 【检查学案完成情况,导入新课】如何理解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对西方民主政治的真正实践是从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的。【讲授新课】资产阶级维新派一维新变法运动(让学生结合教材 “列强宰杀中国龙”)思考:19世纪末,推动维新变法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原因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里?(一)背景:(二)序幕:公车上书【自主探究】:维新运动转入实践后的活动主要有哪些?这些活动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三)高潮:百日维新 (四)维新变法的结局与理性思考二、资产阶级革命派一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一)辛亥革命前民主与专制的斗争1、民主思想的传播一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 改良派一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以康梁为代表 革命派一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 以孙中山为代表实质:资产阶级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进行的论战,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清政府的反应^《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中国第一部宪法)(二)辛亥革命中反对专制的斗争【思考】辛亥革命前后,人们之间的称呼有何变化? “同志’’一词由来如何?【思考】《中平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究法,这部究法在什么背景下制定出来的?它 的制定有什么目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体现了哪些原则?该如何评价?(三)辛亥革命后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思考问题:袁世凯只做了 83天的皇帝便忧惧而死,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任何逆历史潮流的行为都注定要失败。【小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板书设计】资产阶级维新派一维新变法运动二、资产阶级革命派一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作业】根据学生实际分层布置。
教学反思
备课组长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