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5张PPT。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第三单元 学习内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民主宪政的扩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第8课 课标要求
概述《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
简述英国责任制内阁建立的基本史实,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他国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革命爆发
1640年处死查理一世
1649年1月成立共和国
1649年5月克伦威尔独裁
1649—1658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60—1688年“光荣革命”
1688年温故而知新(1640---1688) 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光荣革命后,英国的政治形势是如何发展的呢?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问题:《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原则?为什么《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确立标志:是资本主义国家用 限制 权力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1、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宪法君主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权利法案》(摘录)
法律的权力高于国王的权力;
过去国王拥有的“搁置”法律的权力是非法的;
国王未经议会同意,无权征税;
在和平时期,未经议会同意,国王
无权招募和维持常备军;
议会选举必须自由,议会拥有言论
自由,议会应经常集会…… 限制王权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1)法律高于王权
(2)从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方面限制国王的权力
(3)确立议会在选举、辩论、集会等方面的权力1、内容:2、体现的基本原则:(1)法律至上
(2)限制王权
(3)议会主权至上
《权利法案》从法律上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是用法律形式对议会主权至上原则的认定。从此,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政体由君主专制变为君主立宪制。 3、意义英王在现代君主立宪制中的地位与作用国王在今天的英国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虚位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但仍然是世袭的国家元首,立法机关的一部分,联合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英国国教的世俗领袖和英联邦元首。英王在现代君主立宪制中的地位与作用作用:
作为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英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此外,作为英联邦首脑,英国国王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1、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统治方式的正式确立,主要是因为
A.议会权力加强
B.法律取得了至高地位
C.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D.内阁制度形成知识巩固2、《权利法案》( )
①是用法律形式对议会主权至上的原则的认定 ②确定了法律的权力高于国王的权力 ③为限制王权提供了保障④标志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3、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
A.国王已经有名无实,处“统而不治”地位
B.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已经取代自然经济
C.人民的社会地位提高,公民替代臣民
D.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4、《权利法案》实质意义在于
A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B使议会获得全部统治权
C保障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
D宣告了君主专制被正式废除君主立宪制的原则限制王权 议会至上完全退出政治事务国王 议会 责任内阁Queen Elizabeth Ⅱ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1、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何谓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即内阁由 产生,总揽国家 权力,并向 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议会行政议会沃波尔—第一任首相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18世纪,内阁慢慢疏离国王,逐步依附于议会,从国王乔治一世起,国王退出了内阁,首相产生,成为内阁领袖。
1.沃波尔时期
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即应辞职的先例问题:在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的过程中形成了哪些惯例?2.小皮特时期◆开创了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3.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担任内阁首相◆内阁大臣免去了向国王呈报公文的例行手续君主上院下院内 阁(首相)选 民任命选举组 成 议 会多数
组阁形式任命负责(权力中心 立法权)(行政权)(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贵族世袭)英国政体结构示意图问题:内阁与国王的关系如何?与议会的关系如何?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可以解散议会。
①内阁由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内阁大臣必须是
下院议员,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当然的内阁首相,他负责挑选内阁成员,并拥有免职权。
②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③内阁失去下院信任时,应全体辞职或通过国王
解散下院,重新大选,由选民决定内阁是否继续执政。联系必修一第八课,回顾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2003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撤兵?
为什么?
(3)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知识应用知识巩固1、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的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2、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下的政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内阁拥有最高行政权
B.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全权负责
C.首相既是政府首脑又是议会多数党领袖,掌握国家实权
D.内阁和政府必须接受国王的监督和领导3、18世纪70年代后英国政治体制发展的特点是( )
A.议会权力削弱,国王权力增强
B.内阁权力削弱,国王权力增强
C.国王权力削弱,内阁权力增强
D.议会和国王权力增强,内阁权力削弱《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议会改革两党制英国近代的民主历程争取民主资产阶级革命确立民主完善民主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1.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2.英国议会改革:选举权的扩大
(①从财产资格限制——普选;
②从男子到女子)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议会的形成与发展起源于中世纪;
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
《大宪章》把王权置于习惯法的约束下;
《牛津条例》协商治理国家;
1265年议会开端;
14世纪,议会分为上、下两院。1832年、1867年、1884年三次议会改革。问题:19世纪,英国进行了哪几次议会改革?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意义?议会不断改革成为19世纪英国议会制的显著特征,也说明了英国的民主制度是缓慢、渐进地发展起来的。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① “光荣革命”后,土地贵族长期操纵着议会议员的选举。
②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
③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
降低了选民和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取消了一些衰败选区,给予新兴的工业城镇代表名额。
1832年议会改革的意义: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但是广大工人、雇农和妇女仍被排斥于政治之外。 问题:1867议会改革的内容有哪些?1867年议会改革的内容:
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都获得选举权。但是下层工人和全部农业工人仍未获得选举权。问题:1884年议会改革的背景、内容有哪些?有何意义?1884年改革的背景:
经济繁荣并实现了义务教育,人口素质大大提高;
自由党和保守党为了争取选票,主动进行改革。1884年议会改革的内容:
使农业工人获得了选举权。
意义:
英国基本上实现了男性户主的选举权。代议制民主在英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没有实现充分的民主选举制,因为妇女被排斥在选民之外。成年女子的普选权,是经过艰苦的斗争才取得的。
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1928年,妇女选举权的年龄资格降到21岁,与男性相同。成年公民普选权终于得以实现
1969年凡年满18岁的英国公民,不分男女,有权参加下院的选举问题:妇女的选举权是怎样一步步取得的?请同学们思考:
英国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工业革命存在着怎样的互动作用?这种互动作用说明了什么?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形成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形成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深入和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人口素质的提高,给政治民主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经过议会改革,英国的政治体制日益完善。
上述的互动作用,说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是推动人类政治文明的根本动力。议会大厦英议会会场公民通过 代表组成 , 参政议政,讨论和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三、英国的代议制民主1、代议制的含义:问题:从英国民主制度确立、发展的过程中分析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选举代表机关间接上议院 上院
主要由贵族和高级教士组
成,又称贵族院。下议院 下院
主要由地方各县及各市镇的骑士、市民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组成,又称平民院。13世纪,英国已经有议会了历史悠久1523年议会1628年议会1523年议会1628年议会前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在下议院发表演讲今天的下议院会场具有连续性、
渐进性现代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有哪些?代议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政党制、民主共和制等具有创新性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什么? 全体男性公民参政。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 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议会等,行使国家的主权。 间接民主
代议制民主直接民主制(小国寡民)1.历史悠久,具有连续性
2.具有渐进性
3.具有创新性
4.是一种间接民主
5.具有包容性和较大的自由度
(英国代议制的建立体现了英国的妥协的传统,国王议会政党民众之间有较强的互相包容性,很少出现像法国那样过激的行为)2、代议制的特点:1.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使英国进入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2.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资产阶级和政治文明的发展
3.是人类民主思想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对世界民主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3、代议制的影响:① 辉格党与托利党:(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期间——1832年)
一般来说,托利党代表土地贵族和国教僧侣的利益。辉格党代表资产阶级和城市商人、金融家的利益。问题:英国的两党制形成于何时?又是如何发展演变的?②自由党与保守党:(1832年——20世纪初)
自由党支持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保守党在力保贵族利益的同时,也设法争取其他阶层的选票。从1868年起,自由党组阁执政了12年。此后,开始了保守党长达20年的统治,两党轮流执政。④两党制影响:首相与内阁大臣从国王任命到两党间的权力角逐,由多数党中选出。两党轮番执政,互相监督,互相促进。③保守党与工党:(20世纪初—现在)
20世纪初,工党兴起,自由党逐渐分化。1918年以后,工党取代自由党成为正式的反对党。工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的格局一直延续到今天。丘吉尔艾德礼 行1940年5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保守党的领秀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领导英国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945年7月,因为二战而停顿了超过十年之后所举的英国大选中,工党领秀艾德礼击败保守党的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英国保守党
Conservative Party,Great Britain 保守党的两位重要领袖——丘吉尔和撒切尔夫人。英国工党
Labour Party,Great Britain 工党标志——红玫瑰工党第一任首相——麦克唐纳现任工党领袖——布莱尔1、英国代议制民主在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特点不包括
A.是间接民主
B.保留着中世纪的传统特征
C.基本框架较中世纪发生了根本变化
D.内阁是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
2、英国代议制民主政体建立的重要影响是
①有利于促使英国进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②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 ③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许多国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④影响了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知识巩固3、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是代议制立宪政体 ②王权受法律和议会的限制③议会权力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权力 ④英国资产阶级分享到了国家权力 ⑤英国社会获得了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总结
从横向来看,英国的民主政治表现为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议会选举制度的不断扩大和两党制的发展与演变;从纵向来看,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实际上是国家权力重心的不断下移即由上帝移到君主、由君主转移到议会、由议会转移到人民。英国实现了民主和法治,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英国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明朝的内阁是封建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力;英国的内阁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有独立的行政权力。思考: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责任内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殿
阁
大
学
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