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22年中考复习语文语病选择题(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2022年中考复习语文语病选择题(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5 11:3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择题(语病题)
1.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文学经典是人类思想所能达到的最高峰。②它从来不是旧纸堆里的过往云烟,而是宛如长者的谆谆教诲。③它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可以落脚的现实意义,让人常读常新,获益匪浅。④由于它经得起时光的打磨、岁月的洗礼,使一代又一代对它虔诚仰望的人们获得了精神的滋养。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电影《悬崖之上》着眼于展现风起云涌的年代,将家国情怀置于个人安危之上的牺牲精神和坚不可摧的信仰情怀。②在烈火与生死之间,没有嘶吼的哭喊,只有无声的疼痛,而那种痛苦深入骨髓。③通过最了不起的英雄精神,让在绝境之处依旧坚守本心的人,让他们生命之中的闪光点熠熠生辉。④“以生命当旗帜,倒下亦是一座丰碑。”他们用自己的奉献和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黎明和曙光。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既可以消磨时间,又可以延长内心的幸福感,无疑就是阅读。②阅读是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③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时间被一再分割,越来越碎片化,我们迫切地需要从喧哗中抢夺出时间进行阅读。④可以说,唯有阅读能够延展生命的长度和宽度,能够培养生活的质量和气质。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电信诈骗的泛滥和滋生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②电信诈骗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③开展防电信诈骗进校园活动,④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⑧句 D.第④句
5.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大理道是天津五大道地区春季花卉景观效果最突出。②清明期间,道路两旁的海棠花竞相开放,行走其中犹如遨游于粉色花海。③路旁绿地内点缀着连翘、紫叶李、玉兰等春花植物。④花开成熟时节,花瓣如靠雪般四处飘散。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6.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湿巾和口罩等个人防护品,主关是由无纺布制成的。②大部分的无纺布以聚脂纤维为基材,而聚脂纤维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在自然环境中无法自然降解。③室料污染的治理面临着可降解塑料制品或其他替代产品缺少统一标准、替代产品供给短期存在缺口等。④加快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装备攻关,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发展新经济。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7.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创建文明城市能够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也可以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②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败的关键。③我们要树立“津城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参与到投身创建活动中去。④我们要共同维护津城文明形象,形成助人为乐、扶贫帮困、和谐友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8.下列一段文字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诗情画意”经典诗配画创作大赛作为今年诗词大会的亮点之一,自9月赛事启动以来便备受关注,吸引众多参赛者的目光。②据统计,诗配画大赛共收到学生及社会人士创作作品近8000幅左右。③作品富含想象力,类型多样,其中有400多幅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并参与线上投票,评选出“最具网络人气”作品奖。④通过经典诗配画活动,让学生们的艺术才华得到充分的展示。
A.① B.② C.③ D.④
9.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科学研究的魅力在于拨开纷繁杂乱的表象,发现现象背后的规律。②它带给人的幸福感源于发现真理、验证未知、探索自然时的兴奋与满足。③这份体验契合了人对真善美的情感需求,因而是迷人的、永恒的。④从这点来看,科学研究带来的心灵享受和震撼足以和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相媲美。
A.第①句 B.第2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10.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人口问题是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②能否全面提升人口素质,既是人口发展规律使然,也是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要求。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大约为2.1亿,④作为一个中国人,每个公民的素质都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未来。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⑧句 D.第④句
11.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传统作为人类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从过去延续到现在的社会因素。②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过滤和沉淀,就形成不了传统。③家风作为特定家庭的传统,是该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④能否拥有积极、健康、正面的“家风”,对家庭成员在个人修养、品德操守等方面,都会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1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本学期,某中学开展了以“我与经典”为主题的读书活动。②通过本次活动,广大师生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③大家普遍认为,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④我们欣赏文学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表层含义,更要透过文字进入作品意境,体验阅读的快乐。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1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要始终保持危机意识。②节约粮食,既要在收、储、运各环节发力,确保颗粒归仓,也要落实到末端的餐饮环节。③从制作、采购到点莱、就餐,精细服务管理,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④目前,有不少地方在探索通过立法途径培养节约习惯,倡导餐饮文明。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14.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②作为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③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是能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方面。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为世界各国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15.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吸烟有害健康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吸烟的人数却是有增无减。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5月1日起,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③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④这一细则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增长当前国民的身体素质。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16.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科技的未来在青年,年轻人敢于创新,敢于打破传统研究模式,才能取得更显著的研究成果。②我们所熟知的电灯这一重大发明,就是爱迪生在32岁时试验成功的。③可以说,年轻时期是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学术成果迸发的最佳时间。④因此,年轻科学家对国家早期科学研究的鼓励尤为重要。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17.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② 脱贫攻坚的重心在不断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③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指引,进一步增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④切实纠正等待观望、麻痹厌战、畏缩不前,坚决完成脱贫攻坚。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18.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他们是上班族,是退休党员,是学生,是退役军人,是返乡人员……②面对疫情,他们有了—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③他们积极开展"献爱心",传递温暖和力量。④或许,我们看不清被口罩遮住的那—张张面孔,但我们知道,他们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脊梁。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19.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是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在全民健康中发扬着重要作用。②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就是因为中药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③然而,今天的中医药发展,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问题。④如何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成为不容回避的时代考题。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20.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国学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的文化根基。②国学经典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世做人的道理,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③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了解和熟悉国学,让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时常充盈在心田。④通过学习国学知识,使我们不仅能提高自己的理解力,也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第④句缺少主语,应该删去“由于”或“使”。故选D。
【点睛】
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2.C
【详解】
C.“通过……让……”介词的滥用造成主语缺失,应删去“通过”。
故选C。
3.D
【详解】
④句中搭配不当,气质可以培养,但质量不能培养。去掉“质量和”即可。
故选D。
4.A
【详解】
A.“泛滥和滋生”语序不当,应为:滋生和泛滥。故选A。
5.A
【详解】
A.第①句成分残缺,缺宾语,可在句末加“的街道”;
故选A。
6.C
【详解】
第③句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问题”;
故选C。
7.C
【详解】
③句“参与”和“投身”重复累赘;可删去“参与到”或“投身”;
故选C。
8.A
【详解】
B.②句语义矛盾;删去“左右”或“近”;
C.③句成分残缺;在“评选出”前添加“由观众”;
D.④句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让”;
故选A。
9.B
【详解】
句②语序不当,应改为“它带给人的幸福感源于探索自然、验证未知的兴奋以及发现真理时的满足”;
故选B。
10.B
【详解】
B.有误。两面对一面。把“能否”去掉。故选B。
11.D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第④句属于前后不照应,前边是两面,后边是一面,可以删去“能否”。故选D。
12.C
【详解】
C.两面对一面,应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前面加上“是否”;
故选C。
13.C
【详解】
C.错误,第③句中制作与采购,语序不当,应该先采购,再到制作;
故选C。
14.C
【详解】
③句一面与两面不能搭配,去掉句中的“能否”。故选C。
15.D
【详解】
第④句中“增长与“素质”搭配不当,应该把“增长”改为“提高”。故选D。
16.D
【详解】
D.第④句有误。把“国家”和“年轻科学家”的位置对调。故选D。
17.D
【详解】
D.成分残缺,在“畏缩不前”后边加上“等不良思想”,在“脱贫攻坚”后加上“任务”。故选D。
18.C
【详解】
③句成分残缺,应在“‘献爱心’”后加“活动”。故选C。
19.A
【详解】
A.第①句词语搭配不当,“发扬”改成“发挥”;
故选A。
20.D
【详解】
④句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