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4估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4估算》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14 20:4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估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估算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会估算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会利用估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和平方根、立方根的估算过程,掌握估算的方法,形成估算的意识,发展数感。
3、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提高估算能力。
2、教学难点:掌握估算的方法,并能通过估算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认识无理数,对平方根和立方根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为学习本节的内容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比较少,所以对学生来说,估算是一个新的问题,学生会感到比较陌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节课在教学中选取学生熟悉的“游泳池有多宽” 的问题情境引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材分析:
“估算”是北师大版(2011课标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第四节课内容。教材首先出示了一个生活实际问题“游泳池有多宽”?对此问题的解决采取分步分类的解决策略,即首先估计几位数,最高位是哪一位,再估计下一位,学生经历这种“夹逼式”估计方法的同时,估算能力初步形成;接着是应用,教材出示具体的问题情境,将问题的解决转化为与去5.6比较大小。教材并没有孤立地把估算简单地设计成估算课,而是在解决问题中,抽象总结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合理分析、估算应用的意识,也使学生感受到估算能力是生活中需要的一种能力。所以本节课是培养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典型课例。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自然引入
我校开辟了一块长方形的荒地,新建一个游泳池,已知这块荒地的长是宽的2倍,它的面积为 .
(1)游泳池的宽大约是多少?它有100 m吗?
(2)如果要求结果精确到1m,它的宽大约是多少?
归纳小结:估算无理数的方法
1、通过乘方运算,采用“夹逼法”,确定数值所在范围;
2、“夹逼法”的基本步骤:
(1)先估计出是几位数;
(2)确定最高数位上的数字(比如十位);
(3)再确定下一位上的数字(比如个位);
(4)依次类推,按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的某一位。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一方面让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合理性,进一步巩固并掌握估算的方法。)
(环节二)议一议:
(1)下列计算结果正确吗?你是怎样判断的?与同伴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第(1)小题旨在希望学生养成检验计算结果合理性的习惯,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估算的方法,会估算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方法总结:
1、采用“夹逼法”估算;
2、利用“乘方”从计算的结果反向验算。
(环节三)议一议:
通过估算,你能比较与的大小吗?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进行交流。
变式:比较与的大小.
(设计意图:比较两数的大小,常用到比较两个被开方数的大小。)
方法小结:
1、两数分母不同,先____________.
2、分母相同,直接比较___________的大小.
3、比较两个正无理数,对各数进行__________,再比较大小.
(环节四)例题精选,巩固提升
例1 生活表明,靠墙摆放梯子时,若梯子底端离墙距离为梯子长度的,
则梯子比较稳定。现有一长度为6m的梯子,当梯子稳定摆放时,它的顶端
能达到5.6m高的墙头吗?
(设计意图:此题是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体现出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思想方法总结:
1、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几何问题。
2、利用图形的面积关系、面积公式建立方程。
3、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
(环节五)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A组题)
1、的估算值为( )
A.6 B.7 C.8 D.9
2、比较大小,直接用“”或“”或“=”填空.
(1)_________2.5 (2)__________
(B组题)
3、估算下列数的大小:
(1)(结果精确到0.1) (2)(结果精确到1)
4、比较大小,直接用“”或“”或“=”填空.
(1)_________3.85 (2)__________
(C组题)
5、下列计算结果正确吗?说说你的理由。
(1) (2)
6、一个人每天平均要饮用大约的各种液体,按70岁计算,他所饮用的液体总量大约为40。如果用一圆柱形的容器(底面直径等于高)来装这些液体,这个容器大约有多高?(结果精确到1)
(设计意图:分层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训练学生对无理数进行估算的方法,第6小题让学生再次体会估算的方法和估算的实际应用,调动探究的积极性。)
六、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2、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3、对于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点的掌握进行总结,还可从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小结。)
七、布置作业: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