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
课题:《伟大的悲剧》
单位:柳埠一中
主备人:孟祥宝 复备:宗西涛
【课标与教材分析】
1、《2011语文新课标》指出:七至九年级学生在阅读记叙文时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011语文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2011语文新课标》“具体建议”中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2、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培养学生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为所热爱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课文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只好无奈但又十分坚毅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地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知道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对于本课的生字词:拽、癫狂、凛冽、吞噬、销蚀、羸弱、步履、等学生比较熟悉,但在字形的把握上,部分同学可能会出错,如:癫狂、凛冽、吞噬、销蚀、羸弱、步履,因此应给学生重点分析,加强记忆。对于字词:告罄、遗孀、毛骨悚然、忧心忡忡等,在书写及字形上难度较大。教师应通过读一读、写一写,默写反馈,逐一检查,重点突破。
2.学生想知道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会文中探险者们伟大的精神与坚强的意志。
3.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学生能通过查阅字典、为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注音,并初步把握字形,同时可以简单的概括文章内容,从而了解文章。
4.对学困生的关注:学生的朗读没问题,但理解探险者们的伟大精神和坚强意志有点困难,应让他们多读多说多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并会写拽出、战栗、悚然、吞噬、告罄、羸弱等生字词,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文章重点是对斯科特探险队崇高精神品质的颂扬和赞美,为了揭示这一特定事件的深刻内涵,作者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突现悲剧的不同凡响的意义,使读者心灵受到震撼。教学过程中我想以这些震撼人心的细节为重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饱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体会斯科特队员的伟大高贵的品质,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教学难点】
文章对斯科特五人在失败和死亡面前所表现出的坦然和勇敢进行了着力的描写,而在这方面学生的情感体验较少,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品味关键词句,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突破这一难点,达到深刻阅读体验的目的。
【教学方法】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实践这些新课程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教学方法,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整体感知、细节品味等途径,运用故事、朗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心理,与高贵伟大的灵魂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在这种感受、体验、交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预习 导学案
一、要求和方法:
1、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学会利用工具书
2、讨论交流。
二、内容: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茨威格一身正气,怀着良知,为人世间的苦难,写下了无数充满同情、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一生追求的理想是人道主义和精神自由。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和宽恕,厌恶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虚伪和冷酷。
2、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3、给下列字注音
拽( ) 毛骨悚( ) 然
怏怏( )不乐 毋( )宁
吞噬( ) 羸( )弱
告罄( ) 癫( )狂
凛冽( ) 步履( )
姗姗( )来迟
忧心忡忡( )
疲惫( )( )不堪
4、讨论交流:
(1)复述故事, 小组内相互复述故事,全班再推举一人到讲台前复述。
(2)文中哪些细节最令你感动,最令你难忘?你为什么感动?请说一说。(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3)文中“斯科特的绝笔”这一情节写得非常感人,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把自己试想成“斯科特”,回顾你在临终前,面对失败,面对死亡,你想给你的国家、民众、朋友、妻子、孩子写一些什么
(4)学习了此文,同学们是否比以前更深刻的理解了“英雄”一词的含义了呢?能说出你心目中的英雄吗?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 ——里根
(5)斯科特没能实现“第一”的目标,而且没能成功地返回祖国,可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但他却赢得了胜利者都没有的尊重和赞誉。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我们该怎样面对呢?
第二课时:
第一环节:口号激励。
1、机会是均等的,但往往是有限的。
2、我自信,我发言;我参与,我成功。
3、走进精彩课堂,描绘大写人生。
第二环节: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南极景观图片,激发学会对神秘南极的向往,进入预设的情境。
第三环节:结合学案,交流预习成果,竞赛正式开始。为了增强趣味性,将竞赛内容设计成几个有趣的栏目。
1、我的导语最精彩。
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导语展示出来,这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放幻灯片:1、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爆炸;2、北大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西峰时,五名队员遇难。教师说明。
师示范,导语:虽然我们在探索之路上遇到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但是我们人类探索大自然的脚步却毫未退缩。如果现在让我们给这样一些“悲剧”加上一个修饰语(形容词)的话,你们会说什么的悲剧呢?(伟大)
好吧!今天我就带着大家一起来感受一篇《伟大的悲剧》。它选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2、词语串串烧
让学生将需要强调的字词,运用板演法展示,看谁强调的全面、质量高。
3、采访名人
让学生简介作家、作品、写作背景等,教师对重点识记内容进行补充,归纳。
4、朗诵大比拼
给三次机会,以小组为单位不拘形式、不限人数,限时一分钟。展示朗读风采。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5、看谁挖的金子多
文中哪些情节深深地打动了你?回忆或看课文,圈划这些语句,并用一句话概括。讨论“是什么打动了你?
学生应该会找到这些情节:1、接受为挪威人作证的任务。2、威尔逊博士临死不放弃科学观察。3、奥茨英雄似的死去。4、斯科特三人安静地死去。5、斯科特的绝笔。(如找不出教师引导和补充)
引导学生品析重点语句的含义,进而水到渠成归纳出文章主旨。
6、斯科特的绝笔(创新支点)
文中“斯科特的绝笔”这一情节写得非常感人,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把自己试想成“斯科特”,回顾你在临终前,面对失败,面对死亡,你想给你的国家、民众、朋友、妻子、孩子写一些什么
[或:6、感动世界十大人物颁奖会
为斯科特一行致颁奖词,对学生进行思想陶冶,实现情感目标。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让竞赛真正有效果,我还特意设计一个课堂评价表,(请大家看这个评价表,它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小组合作意识,和勇争一流的竞争意识)在展示中,教师的引导点拨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结束,要为优胜的小组颁发红旗或进行其他奖励。]
7、生活炼金炉
斯科特没能实现“第一”的目标,而且没能成功地返回祖国,可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但他却赢得了胜利者都没有的尊重和赞誉。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我们该怎样面对呢?
8.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和平日所积累的名人的故事、名言,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谈谈你学完本课的感受
明确:可引用哥白尼、哥伦布、连体姐妹等悲剧故事,来谈感受。
9、教师寄语
最后送给学生三句话结束本课:
1、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2、每个人注定都要经历一番失败的煎熬和且行且上的痛苦。但只要经历,即使是失败的,也从不会是无益的。
3、“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 苏轼
【板书设计】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斯科特┌无私、诚信┐集体主义精神
探险队员├坚毅、执著┤团队精神
优秀品质└为事业献身┘无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