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声声慢
李清照
大明湖畔 趵突泉边 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 金石录里 文采有后主遗风
一、知人论世
李清照(1084-1155),山东济南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词国皇后”之称,与辛弃疾合称为“济南二安”。在创作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一、知人论世
绍兴二年(1132),李清照再嫁张汝舟,遇人不淑,旋即离异。李清照无儿女,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篱下,孤寂而死。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聚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声声慢》。
李易安人生之五不幸:
国家飘摇
丈夫病逝 再婚不幸 金石遗失 晚年无子
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
中经:
晚景:
繁华
丧乱
凄凉
读,与诗词相通
①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无忧无虑
开朗活泼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李易安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怀念故土,忧国忧民,孤独,凄凉。--沉哀凄苦
相思闺怨,对爱的渴求,对自然的喜爱--清丽婉转
再读,与词人相通
②用心去读,体悟感情。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被称为“千古第一悲情之词” ,写愁写悲写得最深。
找出你认为最能叩击起你愁绪的句子。
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杨慎《词品》
品,与词人同行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词艺术。为全词奠定凄惨愁苦的情感基调。
开头三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结合内容赏析。
结合作者所处的境地,思考“寻寻觅觅”寻的是什么?
寻觅的是往日的欢笑?年少的天真烂漫?生活的无忧无虑?国家的安定?太平的生活?还是与丈夫的温馨甜蜜的生活?
运用叠词:
寻寻觅觅————动作——寻而不得
冷冷清清————环境——毫无生气
凄凄惨惨戚戚——心境——凄凉悲苦
内容上:奠定感情基调——哀婉、凄
凉、愁苦
结构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有何修辞作用?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音韵美。 2、增强感情力度。
综观全词,一字一泪,满是悲愁,但全词写来没有一个“泪”字,也只在结尾点出一个“愁”字。作者是如何传达这渗透血泪的深愁巨痛的呢 本词选用了哪些意象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愁苦?
淡酒 秋风 大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通过意象,间接抒情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曹孟德: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一副解忧剂
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一颗消愁药
白居易:《琵琶行》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杜甫:《登高》
酒是“愁”的象征。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1、北雁南飞,点明时间“秋”,雁声凄切。——所见所闻皆是悲凉之感。
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是旧时相识,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亡夫之痛
3、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国破家亡之苦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无甚可摘
有谁堪与共摘
结论:黄花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结论: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作者为何不说暴雨?
细雨绵长,细雨与愁绪相似。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细雨
以声衬情 顿挫凄凉之感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淡酒——借酒消愁
晚风——秋风萧瑟
大雁——流浪、思乡
黄花——容颜憔悴
梧桐——凄苦、丧偶
细雨——相思愁丝
以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凄婉
愁苦
哀怨
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但却言尽而意无穷,欲说还休,罢、罢、罢!愁情似水长,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
思考:
李清照仅仅是一个抒发自己闺怨之愁的女性吗?
不!
李清照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 她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决不随波逐流,决不凑合,这就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是一种集国难、家难于一身,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和磨难。
诗歌鉴赏方法
1、知人论世
前期:美满幸福——闺怨相思离愁——情趣盎然
后期:颠沛流离——亡夫亡国之痛——哀怨凄凉
2、揣摩关键词语
叠 词
3.通过独特意象来表现别样情感
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课堂小结
【作业】
阅读李清照另外一首诗词《武陵春》,这首词也在谈“愁”,是如何表现的?
李清照《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