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梗概与人物形象
2、根据故事情节与人物关系把握写作意图
3、学习美丑对照原则
4、激发阅读兴趣,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教学重难点】
1、根据故事情节与人物关系把握写作意图
2、学习美丑对照原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平时喜欢读什么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在阅读过程中,你一般会关注什么?(引导学生梳理整合平时的阅读方法)
阅读文学经典,会关注什么?应该关注什么?
3、如何阅读小说?如何阅读经典的文学小说?
(整本书的阅读——制定阅读提纲、保证阅读质量)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现在有三本书《巴黎圣母院》、《钟楼怪侠》、《钟楼怪人》,只看书名,你会选择哪本阅读?为什么?】
二、《巴黎圣母院》
1、阅读教材“作品导读”的1~5段,把握基本的故事情节。完成下列项目:
①分别复述爱斯梅拉达与四位男性之间的故事情节;
②构建主要人物关系网。(注意人物身份)
【从故事情节与人物关系来看,这个故事可以简略地概括为五个人物之间“救与被救”、“爱与被爱”的故事。但是女主人公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困境呢?所以,这个故事也是一个“害与被害”的故事,副主教弗罗洛觊觎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的美貌,意图占有她,才引发了后面一系列的故事。
他们为何都爱爱斯梅拉达呢?——阅读描写爱斯梅拉达外貌的选段,人人都爱她,你认同哪种爱?由此可以看出人物的什么特点?】
2、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爱斯梅拉达:美貌、热情、善良、天真
卡西莫多:外表丑陋、内心纯洁
弗罗洛:道貌岸然、内心变态
甘果瓦:平庸、薄情
弗比斯:英俊、放浪轻浮
【通过简单的梳理,我们就会有疑问:同样是被救,为何爱斯梅拉达却没有爱上两次三番救助保护自己的卡西莫多?我们先来讨论这个问题。】
3、讨论问题,引出美丑对照原则(救与被救)
对比讨论问题——英雄救美,然后……
英雄救丑,然后……
英俊救美人,然后……
丑陋救美人,然后……
【英俊的弗比斯误打误撞救下美人,美人芳心顿许,弗比斯也贪慕美人的美貌;丑陋的卡西莫多冒着生命危险救助、保护美人,美人却视而不见。在我们常见的认知中,似乎英雄救美才是一段佳话,才会让人羡慕、生出许多遐想,我们看见了这形式,却模糊了内在,弗比斯空有其表,轻浮放荡,卡西莫多虽然外形丑陋,但是内心却无比纯净。表面上看起来,美的事物绝对美,丑的事物绝对丑,但是不是单一的,美与丑相互交融,这就是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
雨果:丑在美的旁边,畸形接近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关。
【 当然,小说中还有许多处涉及到了美丑对照原则,在阅读过程中进一步理解。】
【我们回到故事情节上来,请学生朗读小说的结尾部分,大家思考:作者安排这样的结尾想要表达什么?】
【我们这一课的名字叫做“纠缠的命运”,作者在自序中也提到了,小说的写作来自于圣母院墙上刻着的“命运”二字,你认为是谁刻下了这两个字?你自己又从本书中读到了什么呢?】
4、你认为《巴黎圣母院》的主题是什么?
我认为这是一部关于“命运”的作品,它……
我认为这是一部关于“人性”的作品,它……
我认为这是一部关于“时代”的作品,它……
我认为这是一部关于“选择”的作品,它……
5、写作意图探:
写作意图:揭露宗教的虚伪
宣告禁欲主义的破灭
讴歌了下层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
人道主义精神
【方法积累——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时代背景解读思想主题】
6、写作背景与作者
阅读教材“背景介绍”部分,梳理雨果生平。
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烈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古典主义主要是指对包含希腊及古罗马的古典时期文化的高度认同。将古典时期的品味作为标准,并试图模仿其风格。
自由主义思潮主要是倡导个人自由和宪政(民主)
三、板书设计
故事情节
美丑对照原则
人物关系
人物特点 + 创作背景 思想主题
四、作业设计:
1、完成爱斯梅拉达的命运轨迹图
2、阅读、对比奇迹王朝的审判与卡西莫多、爱斯美拉达所受的审判,进一步理解“美丑对照原则”。
3、阅读全书,结合文本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谈谈你感触最深的一个人物。
4、如何看待弗洛罗刻下“命运”两字?
5、如何看待世俗法律在圣母院无管辖权,而法院却决定逮捕爱斯美拉达这一事件?
6、如何看待流浪人群进攻圣母院这一行为?
7、如何看待爱斯美拉达母女相认的情节?
8、讨论:《巴黎圣母院》与港台译本《钟楼怪侠》、《钟楼怪人》的书名翻译的差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