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三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三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14 22:5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三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细心思考,认真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2分)6dm用分数表示是    m,用小数表示是    m
2.(1分)一部儿童剧共18集,每集需播放27分,全部播放完需    分。
3.(2分)我知道    是轴对称图形,它有    条对称轴。
4.(4分)在横线上填“>”、“<”或“=”。
3.02m   302cm 7.5+1.6    2.8+13.7
75cm2   7.5dm2 15m2   1500cm2
5.(3分)看图填空。
①阴影部分的周长是    cm;
②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m2;
③空白部分与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差    cm2。
6.(1分)东东有10元8角钱,兰兰有7.5元钱,他们两人的人民币相差    元
7.(4分)填一填,说一说你的发现。
因数 2 2 2 20 200 ……
因数 4 40 400 4 4 ……
积 8 80 ……
我的发现是    。
8.(4分)按规律填数。
①96,48,24,   ,   。
②1,2,3,5,8,   ,   。
9.(2分)□2×32,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10.(2分)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如果长减少3厘米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面积是    。
二、仔细推敲,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11.(1分)杨辉与秦九韶、李冶、朱世杰一起被誉为“宋元数学四大家”。    
12.(1分)水龙头开与关,电梯门的开与关都是旋转现象。    
13.(1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是一个三位数。    
14.(1分)平行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
15.(1分)用三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拼成一个最大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3倍,周长是正方形周长的2倍。    
三、巧思妙想,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5分)
16.(1分)小王在淘宝商城购买了5袋开心果,一共付款148元,平均每袋开心果大约(  )元.
A.50 B.35 C.30
17.(1分)小刚身高1.48m,小英身高138cm,那么(  )
A.小刚比小英矮 B.小英比小刚矮
C.小刚比小英高0.1cm
18.(1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周长相等,那么正方形面积(  )长方形面积。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19.(1分)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3,如果要使商变成39,应该(  )
A.除数缩小一半
B.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
C.除数扩大3倍
20.(1分)鲤鱼跳龙门,真精彩。最右边的鱼通过平移可以与(  )重合。
A. B. C.
四、看清数据,准确计算。(共36分)
21.(12分)直接写出得数.
80×30= 600÷2= 50×40= 400÷8=
24×20= 630÷7= 0÷380= 450÷3=
280÷7= 25×40= 30×15= 82×10=
22.(12分)竖式计算。
56×24= 83×16= 721÷7=
265÷5= 8.3﹣0.8= 11.4+3.8=
23.(12分)脱式计算。
720×6×5 785﹣648÷6
49×(126﹣45) 45×28÷(123﹣119)
五、仔细观察有所发现。(9分)
24.(9分)仔细观察有所发现。
①   是轴对称图形。
②图    通过平移能与图    完全重合。
③图    和图    的    相等,   不相等。
④图    的面积是图    的2倍。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5.(4分)王红同学买学习用品,他买一个文具盒还剩6.8元。如果还想买一支同文具盒单价相同的笔还差2.4元。王红带了多少元钱?
26.(4分)如果3只小兔能卖81元,照这样算,36只小兔能卖多少元?
27.(4分)
姓名 身高(m) 体重(kg) 年龄(岁)
小张 1.35 37.5 9
小李 1.45 34.5 10
小刘 1.46 31.5 10
根据上面的信息我知道:
①   最高,   最重。
②   比    矮    m又重    kg。
③   体重偏重。你想对他说    。
28.(4分)拼一拼,算一算。
用一个长12cm、宽3cm的长方形,和两个边长是6cm的正方形能拼成一个    形。
①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②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29.(4分)王老师和李老师相对而行,王老师每分走54米,李老师每分走46米,如果他们同时走15分正好相遇。
①那么两位老师的出发地相距多少米?
②两位老师走的路程相差多少米?
七、附加题.(10分)
30.一个长方形相柜玻璃被打碎了一角(如图).工人师传更换了一块同样大小的新玻璃,再用30分米长的铝条正好给这块玻璃做一个边框(重叠的部分忽略不计).
(1)新玻璃的宽是多少分米?
(2)新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三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细心思考,认真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分析】根据1米=10分米,解答此题即可。
【解答】解:6÷10==0.6
答:6dm用分数表示是m,用小数表示是0.6m。
故答案为:;0.6。
【点评】熟练掌握各单位之间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分析】求全部播放完需多少分,就相当于求18个27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解答】解:27×18=486(分钟)
答:全部播放完需486分钟。
故答案为:486。
【点评】本题解答依据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3.【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进行解答。
【解答】解:我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圆,无数(答案不唯一)。
【点评】此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以及对称轴的条数的确定方法。
4.【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算式的得数,再比较大小即可;如果单位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再比较。
【解答】解:3.02m=302cm,所以3.02m=302cm;
7.5dm2=750cm2,75cm2<750cm2,所以75cm2<7.5dm2;
7.5+1.6=9.1,2.8+13.7=16.5,9.1<16.5,所以7.5+1.6<2.8+13.7;
15m2=150000cm2,150000cm2>1500cm2,所以15m2>1500cm2。
3.02m=302cm 7.5+1.6<2.8+13.7
75cm2<7.5dm2 15m2>1500cm2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数的大小比较,要先算出算式的得数,再比较大小;如果单位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再比较。
5.【分析】观察图形可得:7个阴影部分的长方形的长为14cm。那么1个阴影部分的长方形的长为14÷7=2(cm);
①阴影部分的周长=阴影部分长方形的周长×8﹣阴影部分的长方形的长×2,然后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进行解答;
②阴影部分的面积=阴影部分长方形的面积×8,然后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进行解答;
③用长为14cm、宽为5×1=5(cm)的长方形的面积减去阴影部分的面积,求出空白部分的面积,然后再减去去阴影部分的面积即可。
【解答】解:14÷7=2(cm)
①(2+1)×2×8﹣2×2
=48﹣4
=44(cm)
答:阴影部分的周长是44cm。
②2×1×8
=2×8
=16(cm2)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6cm2。
③14×(1×5)﹣16﹣16
=70﹣16﹣16
=54﹣16
=38(cm2)
答:空白部分与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差38cm2。
故答案为:①44;②16;③38。
【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阴影部分小长方形的长,然后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进行解答。
6.【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东东的钱减去兰兰的钱就是两人相差的钱。
【解答】解:10元8角=10.8元
10.8﹣7.5=3.3(元)
答:他们两人的人民币相差3.3元。
故答案为:3.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减法和灵活运用小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如果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积也乘同一个数。
【解答】解:
因数 2 2 2 20 200 ……
因数 4 40 400 4 4 ……
积 8 80 800 80 800 ……
我的发现是 如果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积也乘同一个数。
故答案为:800;80;800;如果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积也乘同一个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
8.【分析】①后一个数等于前一个数除以2;
②从第三个数开始,后一个数等于前面两个数的和。
【解答】解:①24÷2=12
12÷2=6
这组数是:96,48,24,12,6。
②5+8=13
13+8=21
这组数是:1,2,3,5,8,13,21。
故答案为:12,6;13,21。
【点评】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是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9.【分析】根据题意,□2×32,要使积是三位数,最大的三位数是999,运用999÷32=31......7。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1000÷32=31,只要□>31,所以最小填3,□2×32所得的积是四位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最大的三位数是999,运用999÷32=31......7。
□2<31,所以,□2×32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2。
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1000÷32=31.....8,只要□2>31,所以最小填3。
故答案为:2,3。
【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未知因数的取值范围,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10.【分析】由题意得,这个长方形的宽=12﹣3=9(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12﹣3=9(厘米)
(12+9)×2
=21×2
=42(厘米)
12×9=108(平方厘米)
答:周长是42厘米,面积是108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42厘米;108平方厘米。
【点评】求出长方形的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仔细推敲,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11.【分析】根据对数学常识的认识,可知:杨辉与秦九韶、李冶、朱世杰一起被誉为“宋元数学四大家”;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数学常识可知:杨辉与秦九韶、李冶、朱世杰一起被誉为“宋元数学四大家”,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数学常识的了解,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
12.【分析】平移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旋转是物体运动时,每一个点离同一个点(可以在物体外)的距离不变的运动,称为绕这个点的转动,这个点称为物体的转动中心。所以,它并不一定是绕某个轴的;然后根据平移与旋转定义判断即可。
【解答】解:水龙头开与关,是旋转现象;电梯门的开与关,是平移现象。
所以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根据平移和旋转的定义,解答此题即可。
13.【分析】用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再用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看它们的积是几位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10×10=100,积是三位数;
99×99=9801,积是四位数;
所以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14.【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解答,即: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则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解答】解:平行四边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不能完全重合,
则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没有对称轴;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15.【分析】因为三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拼成后的大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的三个小正方形的周长之和减少了4条边长的长度;而一个图形的面积是它所占平面的大小,既然长方形是三个正方形拼成的,所以长方形所占平面的大小,和三个正方形所占平面的大小相等。
【解答】解:用三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那么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3,所以长方形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3倍;
4×3﹣4
=12﹣4
=8(条)
8÷4=2
所以长方形周长是正方形周长的2倍。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拼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巧思妙想,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5分)
16.【分析】根据“总价÷数量=单价”,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解答】解:148÷5=29.6≈30(元)
答:平均每袋开心果大约30元。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总价、数量和单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17.【分析】单位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再比较。
【解答】解:1m=100cm,所以1.48m=148cm,148>138,所以小英比小刚矮。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先化成相同单位。
18.【分析】可以举例说明,例如长方形的长4厘米,宽2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它们的周长都是12厘米,分别算出面积,再比较即可。
【解答】解:假设长方形的长4厘米,宽2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它们的周长都是12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4×2=8(平方厘米)
正方形的面积=3×3=9(平方厘米)
正方形面积大于长方形面积。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分析】根据商的变化规律:
①除数不变,被除数乘(除以)一个数,商也乘(除以)同一个数;
②被除数不变,除数乘(除以)一个数,商除以(乘)同一个数;
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商的变化规律:
39÷13=3
除数不变:则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
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到原来的。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商的变化规律的灵活运用。
20.【分析】平移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据此选择。
【解答】解:鲤鱼跳龙门,真精彩。最左边的鱼通过平移可以与重合。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移的意义,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四、看清数据,准确计算。(共36分)
21.【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直接进行口算即可。
【解答】解:
80×30=2400 600÷2=300 50×40=2000 400÷8=50
24×20=480 630÷7=90 0÷380=0 450÷3=150
280÷7=40 25×40=1000 30×15=450 82×10=820
【点评】本题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2.【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和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解答】解:56×24=1344
83×16=1328
721÷7=103
265÷5=53
8.3﹣0.8=7.5
11.4+3.8=15.2
【点评】考查了小数加减法和整数乘除法的笔算,根据各自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3.【分析】(1)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
【解答】解:(1)720×6×5
=4320×5
=21600
(2)785﹣648÷6
=785﹣108
=677
(3)49×(126﹣45)
=49×81
=3969
(4)45×28÷(123﹣119)
=45×28÷4
=1260÷4
=315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五、仔细观察有所发现。(9分)
24.【分析】①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求解即可;
②平移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③分别算出图2和图5的面积与周长即能求解;
④根据求出的每个图形的面积即可判断。
【解答】解:①1、2、3、4、5、6是轴对称图形。
②只有图1跟图3大小、形状相同,所以图1通过平移能与图3完全重合。
③设小方格的边长为1,
图2的周长是:(6+2)×2=16
图2的面积是:6×2=12
图5的周长是:4×4=16
图5的面积是:4×4=16
所以图2和图5的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答案不唯一)
④设小方格的边长为1,
图6的面积是:2×2=4
图1、图3、图4的面积是:2×2÷2=2
图6的面积是图1、3、4的2倍。
故答案为:1、2、3、4、5、6;1,3;2,5,周长,面积(答案不唯一);6,1、3、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熟记平移的定义及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5.【分析】从题干可得:王红同学买完玩具盒之后还剩6.8元,他还差2.4元才能买一支同文具盒单价相同笔,用6.8加上2.4,即可得出文具盒的单价是多少,再将文具盒的单价和剩余的钱相加,即可得出王红带了多少钱。
【解答】解:6.8+2.4+6.8
=9.2+6.8
=16(元)
答:王红带了16元钱。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掌握,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先求出文具盒的价钱。
26.【分析】“照这样算”说明每只兔子的单价不变,先用81除以3求出每只兔子的单价,再乘36只即可求解。
【解答】解:81÷3×36
=27×36
=972(元)
答:36只小兔能卖972元。
【点评】此题考查了单价、总价、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27.【分析】①观察统计图:比较三位同学的身高和体重,然后进行解答。
②观察统计图:分别找出三位同学各自的身高和体重,通过比较计算即可解答。(答案不唯一)
③可以找出体重最重的一位同学,然后与他分享一些减肥方法。(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①身高:1.35<1.45<1.46
所以小刘最高。
体重:37.5>34.5>31.5
所以小张最重。
②小张身高:1.35米,体重37.5千克;
小刘身高:1.45米,体重34.5千克;
1.45﹣1.35=0.1(米)
37.4﹣34.5=3(千克)
答:小张比小李矮0.1m又重3kg。
③观察图可知:小张最矮,但体重最重,所以小张体重偏重,他应该少吃零食,多运动。(答案不唯一)
【点评】此题考查了如何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有关计算。
28.【分析】可以拼成一个长12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和面积=长×宽,解答即可。
【解答】解: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3+6=9(厘米)
①(12+9)×2
=21×2
=42(厘米)
答:周长是42厘米。
②12×9=108(平方厘米)
答:面积是108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长方形;42厘米;108平方厘米。
【点评】熟练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9.【分析】①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分别求出两位老师的走的路程,然后再相加即可求出出发地相距多少米。
②用两位老师走的路程相减即可求出两位老师走的路程相差多少米。
【解答】解:①54×15=810(米)
46×15=690(米)
810+690=1500(米)
答:两位老师的出发地相距1500米。
②810﹣690=120(米)
答:两位老师走的路程相差120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七、附加题.(10分)
30.【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那么宽=周长÷2﹣长,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2)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1)30÷2﹣9
=15﹣9
=6(分米)
答:新玻璃的宽是6分米。
(2)9×6=54(平方分米)
答:新玻璃的面积是54平方分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