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自然环境
第一课时 地形和河流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学习重点】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指导法、练习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知识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播放《亚洲雄风》歌曲 从这首熟悉的歌曲里,你听到亚洲的大自然里有什么了吗?你感受到了亚洲的骄傲在哪里了吗? 听歌曲 谈感受 看图 抢答
自主
学习 提问
复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 地形图依据什么来分层设色的?每种颜色各代表什么高度?(读海深陆高表)基本地形有哪五种? 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小组
合作 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 一、展示图片(1)“亚洲地形图”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1组:青藏高原、喜玛拉雅山及主峰
2组: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
3组: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
4组: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
二、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
总结: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活跃气氛 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能力。
自主学习 展示图片(2)“亚洲的地形与河流分布图” 三、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海洋①阿拉伯海 ②亚丁湾 ③太平洋。河流:a乌拉尔河,b叶尼塞河,c印度河。湖泊:d:里海。山脉:A乌拉尔山脉,B大高加索山脉,C喜马拉雅山脉 ,D 小兴安岭 。半岛:甲 阿拉伯 ,乙 印度 ,丙 中南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互相抢答评选优胜小组给予表扬
小组合作 引导学生读“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 四、从两幅图中比较亚洲和北美洲地形的不同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学生读图分组讨论各小组互相交流归纳 小组合作通过读图导学,学生对读图认图析图能力,活学活用
自主学习 展示图(3)“亚洲地形图”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展示图(4) 五、(一)找出长江、印度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印度洋—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江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二)找出里海、贝加尔湖、死海世界最大的湖泊是里海,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世界陆地最低点是死海(三)亚洲许多大河均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并呈放射状流向海洋 学生读图分组讨论抢答各组互相交流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小组合作 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引导学生读课本图 六、回答北美洲地形的特点 分组讨论抢答
小结 展示练习题目 七、本课重点知识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巩固练习 提高观察能力,并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团结协作能力
总结回顾 地形和河流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练习】
读“亚洲地形图”,回答:
(1)A ________山脉;B ________山脉;C ________山脉;
(2)河流:D________;E ________;
(3)高原:G ________高原; H ________高原;
(4)平原:①________平原; ②________平原;
(5)半岛:③ ________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