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区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I(5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精神的经典是就经典的价值而言,经典的精神是就经典的内涵而言,经典的精神支撑起精神的经典。这种精神不少是由经典作家自己说出来的,但更多的是潜藏在经典文本之中,需要读者去感受和挖掘。这种精神说到底是人的精神,人将自己的精神对象化于经典之中,人的精神品位决定了经典的精神品位,但我们是通过阅读来解读人的精神,而不是直接从人的行为中来解读人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具有探索社会发展规律、代言工人阶级利益的理论境界。经典成其为经典,是由于它有着“究天人之际”的大境界,有着为先进阶级代言的大胸襟。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的规律,拨去了历史领域的迷雾。经典著作蕴含着“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磅礴气势。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无产者的“圣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却都出身于有产者,他们都自觉成为为工人解放而奋斗的领袖。从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其对工人阶级命运的强烈关切,懂得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利益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具有坚持长年诚实研究、经受实践历史检验的科学态度。40年磨一剑,没有电脑、网络,没有搜索、复印、打印工具,却创造了经典。《资本论》第2、3卷,是马克思身后由恩格斯整理编辑出版的,其原因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在公布他的经济学方面的伟大发现之前,是以多么认真的态度,以多么严格的自我批评精神,力求使这些伟大发现达到最完善的程度。”以至于生前来不及拿出去出版。经典不因时光的流逝而失色,反而历久弥新、愈益醇厚。今天,我们捧读100多年前写作的经典著作,仍然为其折服,这就是经典的质量。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具有不计得失顶住压力、矢志不渝追求理想的人格力量。马克思研究利润、资本和财富,却没有用于自己赚取利润、增值资本、积累财富,还不时需要恩格斯的接济才能维持生活,但他无怨无悔,写出了理论版的《悲惨世界》。1848年革命后的德国,“那种旧有的在理论上毫无顾忌的精神已随着古典哲学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没有头脑的折中主义,是对职位和收入的担忧,直到极其卑劣的向上爬的思想”。恩格斯却反其道而行之,坚持写作出《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费尔巴哈论》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精神产生100多年了,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经典精神的时代条件不同了,但我们仍然需要学习精神的经典、坚守经典的精神,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精神境界更加纯真、精神世界更加美好、精神品格更加高尚,都应当而且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感受精神的魅力,汲取精神的动力,寻求精神的定力。
(节选自颜晓峰《精神的经典与经典的精神》)
材料二:
新时代中国青年担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需要读懂马克思的深邃理论、革命实践和人生追求,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走近马克思,读懂马克思,练就过硬素质,不负使命重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确立起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人生航向,从开始为《莱茵报》撰稿起,就将他的一生都投入进了“写作”。他的言论深深打动了当时广大民众的心灵,更让当时的统治阶级惶恐不安,而这并不仅仅来自马克思的文采,更来自他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青年阶段可以说是信仰形成的关键期,青年时代的马克思,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年轻时的邓小平同志把《共产党宣言》视为共产主义的“入门老师”,由此走上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正确道路;习近平同志在延安的知青岁月中,时刻不忘阅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树立了崇高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新时代青年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在学之愈深、信之弥坚中享受真理的“甜”味,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马克思是理论家,更是实践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进行实践,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理论有所区别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和文字,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刺错误的理想、思想、制度。正确的理论要能够结合具体的发展实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阐明,才能更好发挥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青年克服重重困难奔赴延安、相会延河之滨和宝塔山下追求真理,为的是中国人民能够“站起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广大青年听党指挥不偏向,紧跟党走不动摇,把青春汗水挥洒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各领域各方面,为的是中国人民能够“富起来”和“强起来”。实践证明,只有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其价值才能真正体现,人生才能更加出彩。
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价值的当属中国的革命、建设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实践向世人证实了毛泽东同志的一段名言:“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里所说的“超过”,实际讲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正是更好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最好的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青年学习成长提供了力量之源。
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新时代课题需要时代新人去解答。在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的波澜历程中,新时代青年生逢其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阔进程中,新时代青年责任重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辉煌征程中;新时代青年使命光荣。新时代青年是开创民族复兴的先锋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青年,读懂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的是,要能够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在理论的高峰上望一望,用实践的镜子照一照,用人民的尺子量一量,用时代的筛子滤一滤,不断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理论特色,在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中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征途中书写新的青春篇章,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节选自夏斌文《青年如何读懂马克思主义的“三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克思拥有“究天人之际”的大境界,因此他能够发现人类社会的规律。
B.缺乏高科技的办公设备,导致马克思有两卷《资本论》没能在生前发表。
C.当代青年要实现个人价值,就必须把个人奋斗与国家、民族融合在一起。
D.马克思主义之外的理论由于没有进行实践,产生了许多错误的思想和制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的精神是精神的经典的基础,没有经典的精神就不会产生精神的经典。
B.马克思拥有赚钱的方法却没有用于自身,是为了强调这种人格力量值得青年学生学习。
C.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已经改变,但它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不断挖掘。
D.新时代中国青年只有读懂马克思理论的精髓,才能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色的一项是( )
A.马克思拨去历史领域的迷雾,创作出《资本论》。
B.恩格斯逆当时的时代而行,写作出《反杜林论》等著作。
C.邓小平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走上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道路。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青年奔赴延安,追求真理。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4分)
5.请结合材料谈谈: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应该怎样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会飞的福字
李丰
狗娃想起那架纸飞机时,纸飞机正朝着墙头飞去。狗娃迅速跑到墙根伸手去拦,可还是晚了一步,他眼巴巴地看着纸飞机擦着他的指尖,飘过了半人高的墙头,巧妙地越过一垄柿子架,又快速躲过一只母鸡的飞扑,最终钻进牛棚。
当它一路抵达目的地的当儿,隔壁串秧子家的奶牛毫不客气地上去,用大牛蹄子踩了一脚,之后又转身在上面浇了一泡尿,还把屁股撅得老高,尾巴一甩一甩地向狗娃示威。
随着这泡尿,狗娃的脸色由好看的粉柿子变成了白角瓜,又由白角瓜变成了紫皮茄子,鬓角渗出的豆大汗珠被正午的阳光晃得闪着金星星。旁边的狗娃媳妇也霎时间明白是咋回事了,她嗷唠一嗓子扑向七岁的儿子豌豆。
“你个养不熟的败家子,看我怎么打你!”
豌豆见娘疯了似的扑过来,忙躲到爹的后面:“爹……爹……咋了 咋了 是你让的啊!”
豌豆不知道自己咋把娘气成了这样,自己不就用一张福字叠了个小飞机吗 可这又咋了,年早都过完了,这福字留着还有啥用啊 再说,叠飞机是爹同意的,怎么飞机飞到隔壁,娘就疯成了这样了
狗娃一把把媳妇推开,回头瞪了一眼豌豆,又转身抓住媳妇的胳膊把她拽进屋。豌豆被爹瞪得心里发毛,他想跟进去,可门被爹在里面插上了。
“你咋呼啥,怕隔壁不知道啊 ”狗娃连忙捂住媳妇的嘴巴。
“你个葫芦脑袋,你脑子咋不拿事呢 那不是串秧子家给咱打的欠条吗 五千块呀,都让牛尿泡花了,串秧子还能认账吗 ”狗娃媳妇急得眼里汪起两团蒙蒙的雾。
“我哪儿知道是那张福字啊,咋这么巧呢 ”狗娃背着手在屋里踅着弯弯,他来回走得急,碰倒了椅子,碰翻了米篓,踅了不知多少圈也没能想出个好招儿来。
最后他一跺脚:“唉!该着,没就没了吧,串秧子家也不容易,他得了重病下不了炕,媳妇又是个哑巴。这两年要不是他媳妇脑筋活,四处借钱买了这奶牛,卖牛奶给串秧子买药维持着,串秧子早就没了,咱就当做善事扶贫了吧!”
“放屁!”狗娃媳妇上去给了男人一杵子。狗娃没提防,一下子闹个仰八叉。“那可是五千块呀!是我一分一分攒的呀!”狗娃媳妇恨不得用眼里的雾水把狗娃淹了。
狗娃看媳妇急成这样,忙从地上爬起来,换一种语气:“你急啥,依我看啊,串秧子媳妇还真不一定丧良心。”
“欠条都没了还认啥账啊 这一年,咱这汗珠子算白摔了。”
两口子在这儿闷着不言语,冷不丁屋外的豌豆打破了沉默:“爹……爹……快开门,飞机又飞回来了!”
狗娃两口子一听赶忙打开门。豌豆手里拿着个纸飞机高兴地蹦到屋里:“噢,又飞回来喽!”欢快得像林间的小鹿。
狗娃觉得很奇怪,他赶紧抢过纸飞机,发现那也是用一张红红的福字叠的,却不是让奶牛踏了的那张。狗娃忙展开,只见福字背面写着字,是一张欠条。确切地说,是一张和飞到串秧子家那张内容一模一样的欠条。只是欠条下面多了几行字:
“狗娃哥,我在牛棚里发现欠条弄花了,就又写了一张,再次谢谢你们能借钱给我。还有那些好心人,我都一一记着呢。东头柱子哥扛来过两袋米,我给他钱他没要;西头宝根叔去年开春时,用四轮子帮我们犁地,也不收钱;还有月桂嫂偷偷放在我家院子里的一筐鸡蛋,我都忘不了。这些债我都是要还的……”
他们看时,豌豆也在看,他见爹娘不再像刚才那么焦急发怒了,就把红扑扑的小脸凑过去,试探着问:“爹,这飞机我还能玩吗 ”
狗娃看看媳妇,又看看豌豆稚气的小脸,想都没想:“能,能,拿去玩吧!”
他转向媳妇:“家里还有钱吗 ”狗娃媳妇啥也没说,默默地点了点头。
豌豆得到了允许,接过纸飞机,高兴得满院子蹦着、跑着、喊着,他跳上了墙头,将军一样小手用力一挥,福字飞机立即迎着微风,在阳光下自由飞翔。
(节选自2015年第1期《小说月刊》)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碗豆玩纸飞机后,详细描写了狗娃的脸色变化,并通过语言描写豌豆娘的发火,暗示纸飞机的重要性。
B.通过豌豆的心理描写,说明孩子不明纸飞机承载的事理,所以对娘的发疯不理解,只是表现出来一种害怕。
C.为了面子狗娃拽媳妇进屋,其实豌豆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一经过也说明了狗娃媳妇把带福字的纸飞机看得很重。
D.狗娃能够从串秧子家实际情况出发,体会到家庭的不容易,跟媳妇的形象形成对比,也衬托出媳妇的自私和冷漠。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运用倒叙手法,通过狗娃拦纸飞机这一情节,交待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并巧妙地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如“高兴地蹦到屋里”“把红扑扑的小脸凑过去”等细节刻画出豌豆的贪玩和天真。
C. 小说明写狗娃夫妇因欠条引发的冲突,暗写串秧子媳妇重写欠条的过程,这样的安排使故事情节更为集中,主题更为丰富。
D. 狗娃媳妇在欠条丢失后抱怨忧虑,欠条复得后通情达理,小说通过这一变化成功塑造了一个纯朴善良的普通农村妇女形象。
8. 小说以福字飞机“在阳光下自由飞翔”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 (4分)
9. 小说的语言富有乡土气息,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甲
孟轲,邹(zōu)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盂子》七篇。其后有驺子之属。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乙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①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②。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③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第1、5章)
丙
孟子尝有言矣:“人能充其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其无欲为穿窬④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故曰: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必计。呜呼,此其所以为孟子欤!后之观盂子者,无观之他,亦观诸此而已矣。
(节选自苏轼《孟轲论》)
【注】①比:替。②耨(nòu):锄草。③梃:棍棒。④穿窬(yú):穿墙(偷盗)。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B.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C.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远而阔于事情
D.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远而阔于事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合从连衡:战国时六国诸侯联合抗秦的谋略,称为“合纵”;秦国联合一些诸侯进攻另外一些诸侯国的谋略,称为“连衡”。从,同“纵”;衡,通“横”。
B.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C.仁义: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本意为仁爱与正义。备受孟子推崇,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
D.孝悌忠信:儒家八德中的内容。儒家八德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儒家倡导的做人的根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孝悌”指的是对父母要孝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的思想主张并未被梁惠王等君王采纳,因为当时各国君王信奉的是“攻伐”之道,因此他退而跟弟子著书立说。
B.孟子面对梁惠王利国的急切心态,先表明自己施行仁义的观点,然后阐明施行仁义的意义,最后指出施行仁义的具体措施。
C.孟子批评那些不实行“仁政”的君王使老百姓陷于痛苦之中,也直接地批评了梁惠王“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 “南辱于楚”的根本原因。
D.苏轼认为孟子推崇的仁义之道,并不是神秘高深,而只是从最粗浅的办法做起,不害人、不偷盗而已。因此孟子的观点不是靠空虚的道理来支撑,更简洁明了,易懂易行。
13.将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4分)
(2)人能充其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3分)
(3)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齐桓晋文之事》)(3分)
14.梁惠王想洗雪耻辱,向孟子询问对策。孟子给出的建议是什么 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花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被贬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
15.下面对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联写雨后蝉鸣,“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歆羡之情:蝉之踌躇满志,是因为它既得时、又得地。
B.颔联病后的频频把盏,不知满足,睡梦醒后,倚楼远眺,心中生起无限情,可见情之深重,挥之不去,斥之又来,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
C.颈联化用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句子“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诗和贺诗都借荣而复枯的秋草来抒发情感。
D.尾联“秋风发上生”几字,用语新颖奇警,不落陈腐。不仅意指鬓发的斑白,而且秋风萧萧给人以寒冷之感
16.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抒发了哪些情感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9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9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魏征认为一国之君如果不能做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不能保持宽厚,不能克制欲望,就好比“ , ”,是不可能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的。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中,王安石列举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件:当面对着群起怨恨的百姓,盘庚依然坚守自我,做到“ , ”。
(3)苏洵的《六国论》中的两个分论点分别是 “ , ”和“ 。”
(4)杜牧《阿房宫赋》中以“ , ”为过渡,巧妙将对阿房宫的描写由整体外观转到内部的具体建筑。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心地的温情,是大自然把眼泪给予人类的同时赠予人类的礼物。如果大自然不赋予人类以怜悯心来支持他的理性,那么,人类尽管有种种美德,也终归会成为怪物。……很显然,这种 的程度,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真切得多。理智使人产生自爱心;而加强自爱心的,是头脑的思考。自爱心使人汲汲于关心自己,使他远离一切使他感到为难和痛苦的事物。哲学使人孤独,哲学家在看见一个受难的人时,竟暗自在心中说:你想死就死吧,只要我平安无事就行了;只有整个社会的危难才能惊醒哲学家的沉睡,把他从床上拉起来……野蛮人绝没有这么高超的本领;由于他缺乏智慧和理智,因此,他总是 地发挥人类天然的感情。在社会动荡不安时,在街头发生争吵时,奔赴现场的总是平民,而行事小心的人却往往 ;把打斗的双方拉开,挺身出来阻止诚实的人们互相厮拼的,往往是市井小民和菜市场的妇女。
可以肯定的是,怜悯心是自然一种的感情。在自然状态下,怜悯心既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又有这样一个优点:它能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它能使每一个 的野蛮人宁可到别处去寻找食物,也不去抢夺身体柔弱的孩子或老人费了许多辛苦才获得的东西。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设身处地 一往无前 敬而远之 心宽体胖
B.感同身受 一往无前 避而远之 身强体壮
C.设身处地 一往情深 敬而远之 身强体壮
D.感同身受 一往情深 避而远之 心宽体胖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在自然状态下,怜悯心因为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所以还有一个这样优点
B.怜悯心是自然一种的感情。在自然状态下,怜悯心虽然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但是还有这样一个优点
C.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在自然状态下,不仅怜悯心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而且还有一个这样优点
D.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在自然状态下,怜悯心不仅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而且还有这样一个优点
20.文中画横线句子若改写为“哲学使人孤独,哲学家在看见一个受难的人时,无动于衷;只有整个社会的危难才能使他挺身而出……”看起来更为简洁、流畅,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6分)
21.根据下面的描写,写出《红楼梦》中对应的人物。
①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③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施一公在西湖大学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和技能、熟悉领域前沿动态、丰富充实自己……求知是为了知道知识的边界,探索则是为了跨越边界;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就是进一步拓展人类知识的前沿和边界。
②屠呦呦在《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中说:我的团队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继承了中医药学的精髓,将通常的加热提取改为低温提取,成功地从青蒿中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
请综合上述两则材料的内容,请以复兴中学华强的名义给施一公或者屠呦呦写一封信,谈谈你的认识和想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出现真实人名和校名,不少于 800 字。
长寿区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第三次月考
语文答案
1.C(A项因果关系错误,B项并不是因为“缺乏高科技的办公设备”,D项“产生了许多错误的思想和制度”错)
2.B(原文中并不是强调青年学生要学习马克思的这种人格力量)
3.A(A项主要依据在材料一第3段,《资本论》是“坚持长年诚实研究、经受实践历史检验”的作品;B项只在理论领域,写成了理论著作;C项说的是邓小平学习马克思的著作,树立了理想信念;D项是说青年们追求真理的行动,没有理论)
4.①文章先对“精神的经典”和“经典的精神”的区别与联系进行阐释,说明人的精神与经典的精神之间的关系。②然后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所具有的理论境界、科学态度、人格力量三方面进行阐释,说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精神内涵。③最后总结全文,联系当下实际,提出号召与希望。(每点1分,三点3分)
5.①读懂马克思的深邃理论、革命实践和人生追求,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②结合具体的发展实际,理论联系实践,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阐明。③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中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第①②点每点2分,第③点1分,共计5分)
6.D(“也衬托出媳妇的自私和冷漠”错,属于概括失当,狗娃媳妇有情绪很正常,这一情节安排主要是为后文突出邻里关爱、感恩这一主题作铺垫。)
7.A(没有使用倒序手法,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展开的)
8. 照应标题,与开头豌豆玩纸飞机的事情相呼应; 增添画面感,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升华主旨,象征关爱、感恩之情在邻里间互相传递。
9.大量使用极富乡土气息的方言土语,如极具乡村特点的名词、动词、语气词,鲜活真实; 修辞的运用极富乡土气息,新颖别致; 人物对话具有浓厚的乡土味; 整体语言风格质朴自然。
10.A
11.D(“指的是对父母要孝顺”不正确,“孝”是孝顺父母,“悌”是友爱兄弟。)
12.C( “直接地批评了梁惠王”错误,未直接地批评,而是从施行仁政就会让百姓主动归顺,不必引起战争的角度来委婉告知。故选C。)
13.翻译
(1)(对此)我深感耻辱,想要为死难者完全洗刷此恨,要怎么办才好呢
(2) 每个人都能够怀着一颗没有私欲、不去害人的善良之心,这个世道上的仁德就可
以用不完了。
(3) 这样只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怕不足,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仪呢
14.①孟子建议梁惠王对百姓施行仁政。②在物质生产方面,省刑罚、薄赋税、深耕易耨。③在教育方面,要修养孝悌忠信的品德。
附:【参考译文】
甲
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梁国国,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认为他的主张不切实情,远离实际。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在他之后,出现了学者邹子等人。
乙
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家吗 ”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利呢 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大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 ’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 ’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于我自身 ’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以道义为后却以利益为先,那他们不争夺是不会满足的。没有讲求仁的仁却遗弃自己父母的,也没有讲求义的人却轻慢自己君王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何必谈利呢 ”
梁惠王说:“晋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可是)等到传到我手中,东边被齐国打败,我的长子也牺牲在这里;西边又割给秦国七百里地;南边又被楚国欺侮。对此我深感耻辱,想要为死难者尽洗此恨,要怎么办才好呢 "
孟子回答道:“百里见方的小国也能够取得天下。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提倡)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他们(秦,楚)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他们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 所以说,有仁德的人天下无敌。请大王不要怀疑!
丙
孟子曾经说过:“每个人都能够怀着一颗没有私欲、不去害人的善良之心,这个世道上的仁德就可以用不完了。每个人都能够怀着一颗没有私欲和穿墙偷盗之心,世间的义也就用不完了。”……所以说:孟子的道理开始于非常粗浅的常识,而在精密之处又达到极点。充满天地之间,传播于四海之内外,而毫厘之间的细微事物都有所论述。呜呼,这正是他之所以成为亚圣孟子的原因!后世研究孟子的人,不研究其他的方面,也必须重视这一领域。
15.C(C.“白诗和贺诗都借荣而复枯的秋草来抒发情感”理解错误。第六句系从白居易的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中化出,二者相同之处在于都用行道上“更行更远还生”的草色喻示思念之殷切;不同之处则是白居易着眼于枯而复荣的春草,借喻别情之满、之盛;贺铸这里写的却是荣而复枯的秋草,其中暗寓失意之恨。)
16.
①失意之恨。首句“得意”二字,以蝉之“得意”反衬自己的失意。
②怀乡思归。“征尘断处见归程”,秋雨新洗,尘土不扬,那通往故乡的道路显得分外清晰,怀乡情重,思归心切。
③多病之愁。“病来把酒不知厌”,病后的频频把盏,不是为消渴解馋,实为借酒浇愁,可见愁之深重。
④迟暮之感。“斜阳”落日斜晖,“秋风发上生”,秋风萧萧,鬓发的斑白,都透露出诗人“时不我与”的迟暮之感。
(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对任3点得6分。意对即可。)
17.(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2)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3)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
(4)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18.B(“设身处地”的意思是替别人着想,“感同身受”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后者更符合“怜悯心”的含义。“一往无前”的意思是一直往前,无所阻挡,“一往情深”指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的感情,十分向往留恋,原句意思是野蛮人会无所阻挡、毫无保留地发挥人类的自天然感情,应该用"一往无前”。“敬而远之”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避而远之”指避开、远远离开,原句没有尊敬的意思,而是躲避的意思,应该用“避而远之”。“心宽体胖”意思是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安详,“身强体壮”意思是身体强壮,原文中没有“心胸开阔”的意思,因此此用“身强体壮”。)
19.D(原文画波浪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自然一种”语不当;二是“既……又”关联词使用不当。“怜悯心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与“怜悯心有一个这样优点之间形成递进关系,因此要用“不仅……而且……”连接,又因为在前后句主语一致的情况下,关联词要放在主语后面。只有D项全部修改正确,故选D项。)
20.①从内容上看,原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形象地描摹出“哲学”使哲学家“孤独”的具体可感的情形,②从修辞手法看,原句用了比喻手法,将“哲学家的自爱心使他只关心自己”比作“沉睡”,生动形象。③从写作风格上看,原句用形象直观的语句来阐述怜悯心这个比较抽象的论题,更容易为人理解。(评分保准: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意对即可。)
21.①王熙凤 ②贾宝玉 ③薛宝钗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