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作业: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作业: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16 09:0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1.中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一个阶段,延续的时间很不平衡。西亚约在公元前9000年由中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
A.采集、狩猎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磨制石器的使用 D.开始使用火
2.在西周遗址的考古中曾出土了江苏仪征破山口古墓中的青铜镰、湖北红安县金盆遗址中的矩形双孔青铜铚、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中的青铜锸。据此推断西周( )
A.礼乐制度高度发展 B.青铜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C.冶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D.铁犁牛耕技术广泛使用
3.据考古发现,在战国时期各地遗址中犁铧、攫(jue)、锄、锸、镰等铁农具大量出现。这在当时( )
A.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B.进一步巩固了井田制
C.使铁农具得以普及 D.推动金属冶炼业发展
4.下列考古遗存中,可以反映石器时代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
①烧骨
②骨针
③洞穴中的灰烬
④陶纺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中国古代金属冶炼的鼓风器大都用皮囊,称作“橐”。一座炉子用多个橐组成一排叫“排囊”或“排橐”,用人力和畜力鼓动。鼓风设备依赖人畜动力的局面被打破始于( )
A.耧车的发明 B.水排的发明 C.高转筒车使用 D.水转翻车问世
6.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政府政策的引导 B.家庭手工业的出现 C.国家统一的完成 D.生产工具的进步
7.东汉时期,田庄里不但有农、林、牧、渔各业,还有手工业,甚至存在一定的商业和高利贷活动。这种现象说明东汉( )
A.田庄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 B.田庄经济具有封闭性
C.东汉土地兼并现象盛行 D.中央政府统治力量薄弱
8.据《元史·刑法志》,“诸匠户子女,使男习工事,女习黹(缝纫)绣,其辄敢拘刷者,禁之”。这说明了( )
A.用法令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 B.用法令强迫手工业者世代为官府劳作
C.私营手工业比重日益增大 D.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技艺水平高
9.唐代已经出现专门从事古琴制作的家庭手工业作坊,以制作出售古琴为业,其中著名的有雷霄、郭亮、张钺、沈镣等家。北宋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唐雷氏琴,自开元以至开成间世有人,然其子孙渐志于利,追世好而失家法。”这反映了( )
A.古琴制作水平日渐提高 B.家庭手工业手艺传承的狭隘局限
C.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 D.重农抑商的政策传统
10.魏晋南北朝的豪强地主庄园里,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所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现象时有发生。材料能够表明这一时期( )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与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摘自《墨子》
材料二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奖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在分化。
——摘编自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三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摘自《资治通鉴》
(1)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实行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
(3)据材料三说明封建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
1.答案:C
解析:磨制石器在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经过磨光等加工工艺,使得器物表面更为光滑,器形更为规整。新石器时代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不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故均排除。
2.答案:B
解析:材料中所提及的“青铜镰”“双孔青铜铚”“青铜锸”都是青铜制农具,据此可知在西周时期,青铜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故选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西周礼乐制度的发展水平,排除A项;材料中虽然提及了几种青铜农具,但无法得出西周冶金水平不断提高的结论,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排除D项。
3.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大量铁农具出现,这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故选A项;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井田制逐渐瓦解,排除B项;铁农具的大量出现不等于“普及”,排除C项;金属冶炼业的发展推动铁农具大量出现,D项因果倒置,排除。
4.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新石器时代后期中国古人已使用陶纺轮。骨针、陶纺轮等纺织工具反映了石器时代的手工业发展水平,故D项正确。
5.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中的冶铁。耧车是翻地兼播种工具,故A项错误;隋唐时期的高转筒车和宋代的水转翻车应用于灌溉,故C、D项错误;东汉时期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驱动鼓风冶铁,故B项正确。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工具的变革对耕作方式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工具的改进对耕作方式的变革影响巨大,故D项正确。A、B、C项与题干要求中的“根本原因”不符,排除。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东汉田庄经济的特点。根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的田庄里有多种农副业和工商业活动,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这一自然经济特征说明田庄经济具有封闭性,B选项符合题意;田庄里多种生产、经营,不能说明其是割据方的势力, A选项错误;田庄里的多种经营并不能得出当时土地兼并盛行,C选项错误;中央政府统治力量的薄弱,和农庄产品多样、行业齐全无关,D选项不符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由“元史”“匠户”并结合所学可知,元代对于手工业者实行严格的工匠管理制度,即匠籍制度,“使男习工事,女习黹绣”,“敢拘刷者,禁之”,即规定匠户世代传承,不得变更,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匠户的人身限制,“禁之”与“保护”不符,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私营手工业,C项错误;“男习工事,女习黹绣”主要是基于男性女性能力的分类,并非手工业分类细致,且“技艺水平高”材料中没有提及,D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唐雷氏琴,自开元以至开成间世有人,然其子孙渐志于利,追世好而失家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雷氏古琴制造技艺由于“其子孙渐志于利”而失传,这反映了家庭手工业手艺传承的狭隘局限,B项正确;“古琴制作水平日渐提高”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重农抑商的政策传统”和材料现象并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
10.答案:B
解析:庄园经营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出现了“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现象,说明庄园的经济活动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中现象冲击了盐铁专卖制度,但不能得出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A项错误;庄园经济的一大特征是自给自足,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不能得出,C项错误;D项夸大了此时期民间手工业的发展程度,且不能由材料得出,错误。
11.答案: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小农经济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安危。
(3)农民生活辛劳困苦,承担繁重的国家赋税、徭役,受水旱之灾,受封建债务的压迫,生活常陷入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