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2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2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15 08:3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2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角的定义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能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进行角度计算和简单推理,并初步学会利用辅助线解决问题,体会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历经拼图实验,合作交流,推理论证的过程,体现“做中学”,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初步获得科学研究的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操作、交流、探究、表述、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会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与严谨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探究和证明。
【教学准备】
教具:三角尺、多媒体演示台。 学具:三角形纸片、剪刀、三角尺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讲透练实
【学习方法】自主思考、动手实验、观察思考、抽象概括、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1、 故事情景,设疑引入
多媒体出示“三角形三兄弟之争”的故事。
甲三角形:我的个头最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们大!
乙三角形:我有一个内角是钝角,所以我的内角和才是最大的!
丙三角形:才不是这样的,虽然我的个子小,但我的内角和和你们是一样的,都是180°!
同学们,你知道他们谁说的对吗?
设计意图:故事引入新课,一方面学生感到知识并不陌生,另一方面有认识到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 自主学习,实验探究
在练习本上画出任意三角形,用量度器量量它的三个内角,并计算他们的内角和,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测量,让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形成初步认识,为后面的操作实践和理论证明明确方向
3、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探究1:在纸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将它的内角剪下拼合在一起,你有什么发现?
你是怎么做的?通过实验你发现什么
学生分小组合作,利用提前准备好的三角形纸板,通过拼图、折纸等实验,回忆并进一步探索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方法。并让学生将不同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同时介绍自己是如何拼、折的。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想通过展现多种验证的方法,可以为学生寻找不同的说理方法,提供实物原型。为突破如何添加辅助线这一难点做好铺垫。同时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
探究2:通过度量或剪拼的的方法,可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但是,由于测量常常有误差,这种“验证”不是“科学证明”,不能完全让人信服;又由于形状不同的三角形有无数个,所以,你能用推理的方法证明“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等于180°”吗?
强调:为了证明的需要,在原来的图形上添画的线叫做辅助线。在平面几何里,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经历科学理论证明探究过程,掌握在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培养他们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
四、成果展示,理论证明
小组中心发言人介绍本组的说理方法,其他组补充不同的做法
思考:为了证明三个角的和是180度,常把这三个角转化 或 和,进而得到180度。
学生理解掌握辅助线,学生择简单方法上台板演过程,师生共同订正,体会转化的思想.
学生主要可能有以下的证明方法: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合作交流,既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同时培养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表达、学会聆听、学会接纳、赞赏与互助。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五、教师精讲,应用新知
例1:在△ABC中,∠A=80°,∠B=∠C , 求∠C的度数.
例2:如图,求∠1+ ∠2+ ∠3+ ∠4+ ∠5的值.
设计意图:例1是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初步基础应用,加深学生对该定理的理解,通过教师板书规范学生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格式。例2中采用作辅助线的方法将题目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和问题,训练学生作辅导线的能力,渗透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六、随堂检测,巩固提高
1.在△ABC中,∠A=35°,∠ B=43 ° 则∠ C= .
2.在△ABC中, ∠A :∠B:∠C=2:3:4,则∠A = ∠ B= ∠ C=
3.(1)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 个直角?(2)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 个钝角?(3)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锐角?(4)任意 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角的度数至少为 ?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练习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应用,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对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习惯。
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学生先反悟,后谈自身的收获和疑问,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使知识更加系统。
分层作业:A组 课本P16 第1、2、3、4题。
B组 课本P16 第1、2、3题。
附: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1、本节课我创设了 “三角形三兄弟的之争” 的问题情境,并采取了角色扮演的方式讲述故事,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极大地调动了课堂气氛,课堂上学生情绪高,兴致浓,使得教学活动顺利延伸。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实验,实际拼图,小组探究等活动,贴近了学生的生活,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注重学生们的动手实践,亲身去体验去感悟。
2、本节课采取了“一情六环节” 课堂教学模式,即情景导入、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展示成果、教师精讲、随常检测、课堂小结。以 “先学后教、引导发现、讲透绕练实、随堂检测”为设计思路。在课堂上,把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展示,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教师只做课堂的引领者。
3、在本课活动中,由于学生人数多,有些胆怯的孩子还处在被动配合中,很少主动发现问题、展示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他们,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