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科学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科学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15 12:4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上学期(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小科站在公交车站等车,看到在马路上的许多风景,相对于地面在运动的是( )。
A. 马路上的天桥 B. 行驶中的公交车 C. 路边的行道树
2. 钟摆的运动轨迹是( )。
A. B. C.
3. 为了测量如图所示中弯曲滑梯的距离,比较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 棉线 B. 直尺 C. 棉线和直尺
4. 如图,在桌面运动的小球,冲出桌面后,它的运动路线可能是( )。
A. 甲 B. 乙 C. 丙
5. 蚕的一生中需要不断进食的阶段是( )。
A. 幼虫 B. 卵 C. 成虫
6. 下列动物的卵有卵壳的是( )。
A. 青蛙卵 B. 鱼卵 C. 鸡蛋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蚕宝宝在幼虫阶段需要蜕皮4次
B. 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C. 蚕的幼虫吐丝结茧后就死了
D. 蚕一生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8. 剪开蚕茧,我们能看见里面除了蚕蛹,还有一小块物体,该物体是(  )。
A. 蛹粪便 B. 蚕变成蛹时蜕的皮 C. 没吃完的桑叶
9. 关于太阳、地球、月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地球是太阳的天然卫星 B.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C. 太阳围绕地球转
10. 下列动物中,不属于卵生动物的是( )。
A. 企鹅 B. 金鱼 C. 鲸鱼
11. 古代诗人“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诗句中出现的月相是( )。
A. 娥眉月 B. 满月 C. 上弦月 D. 残月
12. 小明和小红同时从各自的家里出发去学校,正好在学校门口相遇,如图,( )走得更快。
A. 小明 B. 小红 C. 无法确定
13.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聂海胜第三次出征太空。2018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通过卫星发回月球背面地貌图片。月球背面一定存在的是( )。
A. 海洋 B. 火山 C. 环形山
14.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面积比较,( )。
A. 陆地比海洋大 B. 海洋比陆地大 C. 两者一样大
15. 动物的一生往往都要经历( )的过程,人类也是如此。
A 出生→生长发育→衰老→死亡
B. 繁殖→出生→生长发育→死亡
C. 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二、选词填空题
16. 请选择每小题方框内提供的科学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卵白 卵黄 气室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三、实验分析题
下图是小科设计的“过山车”轨道,请你根据他的设计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7. 图中A段要用到的是( )轨道。
A. 直线 B. 曲线
C. 直线和曲线并存 D. 无法判断
18.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搭建时应该从最高处开始
B. 轨道转弯设计越多越好
C. 搭建完成后,应该用手先试一试“过山车”的稳定性
19. 为了保证我们的小球能顺利滚完全部轨道,并且运动得更快,在搭建时应尽量将起点直线搭得高一些,( )轨道多一些。
A. 起点曲线 B. 起点直线 C. 终点直线
小科同学用小木块、小球、小六棱柱在不同的斜面上进行运动的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20. 把小木块放在一个斜面上,它静止不动。把小球放在同一个斜面上,它却滚了下来。这说明( )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
A. 斜面的高度 B. 物体的形状 C. 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
21. 小六棱柱如甲图那样放,是滑动;将斜面一端加高,如乙图同样放,是滚动的。说明影响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方式的是( )。
A. 斜面的高度 B. 斜面的光滑程度 C. 物体放置方法
22. 如图,将斜面一端加高,小球的运动发生的变化是( )。
A. 从静止到运动 B. 运动变快 C. 运动方式发生改变
小科同学进行探索影子秘密的甲、乙、丙三个实验,在白墙壁上留下影子,如下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23. 图中手电筒和白墙壁分别称为( )。
A. 光源和阻挡物 B. 光源和屏 C. 阻挡物和屏
24. 甲图所示改变的是( )。
A. 物体的摆放形式 B. 光照的亮度 C. 光的照射角度
25. 乙图所示手电筒照射,出现的影子变化的是( )。
A. 形状 B. 方向 C. 大小
26. 丙图所示手电筒照射圆锥体,出现的影子的形状( )。
A. a照射呈圆形 B. b照射呈圆形 C. a照射呈三角形
四、实践应用题
学校每年进行的体育运动会,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请完成下列问题。
27.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法一般有两种,下图表述的方法是( )
A. 运动时间相同,比运动距离的长短
B. 运动相同距离,比运动时间的长短
28. 运动相同时间,运动距离长的,说明运动得( )。
A. 快 B. 慢
29. 在运动会上,跑步比赛常用的方法是( )。
A. 运动相同时间,比运动距离的长短
B. 运动相同距离,比时间长短
C. 以上两种方法都不用
30. 50米赛跑时,运动员做( )更有利于取得好成绩。
A. 直线运动 B. 曲线运动 C.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31. 小爱、小科、小学同学100米赛跑的成绩如下表,其中跑的最快的是( )。
参赛者 小爱 小科 小学
成绩 17秒8 15秒9 16秒2
A. 小爱 B. 小科 C. 小学
小科同学认真养蚕,将蚕的一生用照片记录,并将四个过程画成下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32. 为了细致地观察,我们可以使用_________(填“放大镜”或“剪刀”)。观察发现,蚕的生命是从_______开始的,蚕卵的形状是________(填“扁圆形”或“球形”)。
33. 观察蚕卵时发现有个会动的黑色小虫,有点像蚂蚁,这是________(填“蚁蚕”或“小蚕”),蚕爱吃_______(填“桑叶”或“生菜”)。
34. 蚕的成虫是( )。
A. b B. c C. d
35. 仔细观察图中的蚕的结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头部和腹部
B. 身体两侧有小黑点,是蚕的呼吸器官
C. 胸部有8对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取食
36. 像蚕这样,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______(填“变态”或“不变态”)。
看着天上的月亮,小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以下探究,请完成下列问题。
37. 下图是两个不同星球的局部画面,观察分析A星球应该是( )。
A. 太阳 B. 月球 C. 地球
38. A星球表面坑坑洼洼地形我们把它叫做( )。
A. 盆地 B. 环形山 C. 月海
39. “天似穹炉,笼盖四野”,古时候绝大多数人认为地球( )。
A. 是方的 B. 是球体
40. 人们根据( )和( ),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
A.看远方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 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C.北极星始终不动 D.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41. 我们可以来做个模拟实验:先制作一艘帆船,再观察它在球面和平面上移动。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观察到了整艘帆船,说明帆船是在_______上移动(填“球面”或“平面”);如果一开始只能看到帆船的桅杆,后来才逐渐观察到整艘帆船,说明帆船是在_______上移动(填“球面”或“平面”)。
42. 直到1519年,航海家( )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完成了环球航行,人们才接受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A. 麦哲伦 B. 伽利略 C. 牛顿
43. 西方人航海使用了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是( )。
A. 指南针 B. 火药 C. 造纸
2021年上学期(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小科站在公交车站等车,看到在马路上的许多风景,相对于地面在运动的是( )。
A. 马路上的天桥 B. 行驶中的公交车 C. 路边的行道树
【答案】B
【解析】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小科站在公交车站等车,看到在马路上的许多风景,以地面为参照物,行驶中的公交车是运动的。
2. 钟摆的运动轨迹是( )。
A. B. C.
【答案】C
【解析】
【详解】物体有平动、滚动、振动、跳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钟摆的运动轨迹是摆动。
3. 为了测量如图所示中弯曲滑梯的距离,比较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 棉线 B. 直尺 C. 棉线和直尺
【答案】C
【解析】
【详解】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由于是测量弯曲滑梯的距离,所以棉线和直尺配合测量比较合适。
4. 如图,在桌面运动的小球,冲出桌面后,它的运动路线可能是( )。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C
【解析】
【详解】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它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就是在做曲线运动。在桌面上运动的小球,冲出桌面后,它的运动路线是冲出一段距离并下落,应该是曲线的。
5. 蚕的一生中需要不断进食的阶段是( )。
A. 幼虫 B. 卵 C. 成虫
【答案】A
【解析】
【详解】蚕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虫的显著不同。 蚕的一生中需要不断进食的阶段是幼虫。
6. 下列动物的卵有卵壳的是( )。
A. 青蛙卵 B. 鱼卵 C. 鸡蛋
【答案】C
【解析】
【详解】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鱼类卵外都无硬壳保护,青蛙、蟾蜍属于两栖动物,卵外都无卵壳保护,蚂蚁属于昆虫,卵外无卵壳;乌龟、蛇属于爬行动物,卵外有硬壳保护,鸡卵、鸭卵、鹅卵卵外有硬壳保护。所以鸡蛋的卵有卵壳。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蚕宝宝在幼虫阶段需要蜕皮4次
B. 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C. 蚕的幼虫吐丝结茧后就死了
D. 蚕一生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选项A蚕宝宝在幼虫阶段需要蜕皮4次,正确;
选项B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正确;
选项C蚕的幼虫吐丝结茧后就死了,错误;蚕的幼虫吐丝结茧会在蛹里生存,最后变成蚕蛾;
选项D蚕一生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正确。
8. 剪开蚕茧,我们能看见里面除了蚕蛹,还有一小块物体,该物体是(  )。
A. 蛹的粪便 B. 蚕变成蛹时蜕的皮 C. 没吃完的桑叶
【答案】B
【解析】
【详解】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从蚁蚕到蚕吐丝经过4次蜕皮。蚕茧里面还有两层皮,所以蚕的一生共蜕6次皮。蚕吐完丝化蛹之前蜕下的皮,在剪开的蚕茧里可以被看见是皱皱的一团。所以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蚕的生命周期,要注意蚕在茧内还有两次蜕皮。
9. 关于太阳、地球、月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地球是太阳的天然卫星 B.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C. 太阳围绕地球转
【答案】B
【解析】
【详解】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叫行星;像月亮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地球运行的天体,叫做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同时和地球都围绕太阳运动。
10. 下列动物中,不属于卵生动物的是( )。
A. 企鹅 B. 金鱼 C. 鲸鱼
【答案】C
【解析】
【详解】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鲸鱼属于胎生动物。
11. 古代诗人“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诗句中出现的月相是( )。
A 娥眉月 B. 满月 C. 上弦月 D. 残月
【答案】A
【解析】
【详解】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古代诗人“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诗句中出现的月相时间是初三玩耍,所以初三、初四的月相是娥眉月。
12. 小明和小红同时从各自的家里出发去学校,正好在学校门口相遇,如图,( )走得更快。
A. 小明 B. 小红 C.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小明和小红同时从各自的家里出发去学校,正好在学校门口相遇,说明时间相同,那么由于小明家距离学校更远,所以小明走得更快。
13.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聂海胜第三次出征太空。2018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通过卫星发回月球背面地貌图片。月球背面一定存在的是( )。
A. 海洋 B. 火山 C. 环形山
【答案】C
【解析】
【详解】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2018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通过卫星发回月球背面地貌图片。月球背面一定存在的是环形山。
14.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面积比较,( )。
A. 陆地比海洋大 B. 海洋比陆地大 C. 两者一样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海洋占71%,陆地占29%,海洋比陆地大的多。
15. 动物的一生往往都要经历( )的过程,人类也是如此。
A. 出生→生长发育→衰老→死亡
B. 繁殖→出生→生长发育→死亡
C. 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答案】C
【解析】
【详解】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每一种动物的一生都会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这样的生命过程一代一代循环往复,使得动物种族得以延续。我们人类也是如此。
二、选词填空题
16. 请选择每小题方框内提供的科学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卵白 卵黄 气室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答案】 ①. 卵白 ②. 气室 ③. 卵黄
【解析】
【详解】鸡蛋由卵壳、卵白、卵黄、胚和气室等部分组成。蛋壳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蛋白保护胚胎,做缓冲剂。蛋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内储藏着空气,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胚发育成新生命。
三、实验分析题
下图是小科设计的“过山车”轨道,请你根据他的设计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7. 图中A段要用到的是( )轨道。
A. 直线 B. 曲线
C. 直线和曲线并存 D. 无法判断
18.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搭建时应该从最高处开始
B. 轨道转弯设计越多越好
C. 搭建完成后,应该用手先试一试“过山车”的稳定性
19. 为了保证我们的小球能顺利滚完全部轨道,并且运动得更快,在搭建时应尽量将起点直线搭得高一些,( )轨道多一些。
A. 起点曲线 B. 起点直线 C. 终点直线
【答案】17. A 18. C 19. B
【解析】
【分析】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和物体启动或停止。但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一个足够的力。
【17题详解】
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图中A段要用到的是直线轨道。
【18题详解】
选项A搭建时应该从最高处开始,错误;应该从最低处开始;
选项B轨道转弯设计越多越好,错误;轨道转弯设计越多的话会导致小球的速度慢;
选项C搭建完成后,应该用手先试一试“过山车”的稳定性,正确。
【19题详解】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即地球吸引物体的力。小球一开始是依靠重力来运动的,所以在搭建时应尽量将起点直线搭得高一些,起点直线轨道多一些。
小科同学用小木块、小球、小六棱柱在不同的斜面上进行运动的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20. 把小木块放在一个斜面上,它静止不动。把小球放在同一个斜面上,它却滚了下来。这说明( )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
A. 斜面的高度 B. 物体的形状 C. 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小木块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不同,一个静止,一个滚落,说明物体的形状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21. 小六棱柱如甲图那样放,是滑动;将斜面一端加高,如乙图同样放,是滚动的。说明影响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方式的是( )。
A. 斜面的高度 B. 斜面的光滑程度 C. 物体放置方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影响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方式的是斜面的高度。相同条件下,滚动比滑动速度快。
22. 如图,将斜面一端加高,小球的运动发生的变化是( )。
A. 从静止到运动 B. 运动变快 C. 运动方式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有省力的作用,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点关系。斜面的坡度的大小也会影响物体的运动的快慢。如果将斜面的一端抬高,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会变快,所以B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要求学生掌握如果将斜面的一端抬高,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会变快。
小科同学进行探索影子秘密的甲、乙、丙三个实验,在白墙壁上留下影子,如下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23. 图中手电筒和白墙壁分别称为( )。
A. 光源和阻挡物 B. 光源和屏 C. 阻挡物和屏
24. 甲图所示改变的是( )。
A. 物体的摆放形式 B. 光照的亮度 C. 光的照射角度
25. 乙图所示手电筒照射,出现的影子变化的是( )。
A. 形状 B. 方向 C. 大小
26. 丙图所示手电筒照射圆锥体,出现的影子的形状( )。
A. a照射呈圆形 B. b照射呈圆形 C. a照射呈三角形
【答案】23. B 24. C 25. C 26. B
【解析】
【分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23题详解】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图中手电筒和白墙壁分别称为光源和屏;
【24题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甲图所示改变的是光的照射角度;
【25题详解】
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来越小。乙图中手电筒照射的远近不同,所以出现的影子变化的是大小。
【26题详解】
丙图所示手电筒照射圆锥体,出现的影子的形状和物体的形状有关,即出现的影子的形状b照射呈圆形。
四、实践应用题
学校每年进行的体育运动会,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请完成下列问题。
27.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下图表述的方法是( )
A. 运动时间相同,比运动距离的长短
B. 运动相同距离,比运动时间的长短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根据题干可知,图中的时间是相同的,所以运动时间相同,比运动距离的长短。
28. 运动相同时间,运动距离长的,说明运动得( )。
A. 快 B. 慢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运动相同时间,运动距离长的,说明运动得快,所以A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要求学生掌握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来比较运动快慢。
29. 在运动会上,跑步比赛常用的方法是( )。
A. 运动相同时间,比运动距离的长短
B. 运动相同距离,比时间长短
C. 以上两种方法都不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运动会上,跑步比赛常用的方法是运动相同距离,比时间长短。
30. 50米赛跑时,运动员做( )更有利于取得好成绩。
A. 直线运动 B. 曲线运动 C.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赛跑时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员运动的速度越快。因此50米赛跑时,运动员做直线运动更有利于取得好成绩。
【点睛】本题考查对速度的认识。
31. 小爱、小科、小学同学100米赛跑的成绩如下表,其中跑的最快的是( )。
参赛者 小爱 小科 小学
成绩 17秒8 15秒9 16秒2
A. 小爱 B. 小科 C. 小学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100米赛跑的话距离一定,谁的时间最少就跑最快,所以小科时间最少,跑得最快。
小科同学认真养蚕,将蚕的一生用照片记录,并将四个过程画成下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32. 为了细致地观察,我们可以使用_________(填“放大镜”或“剪刀”)。观察发现,蚕的生命是从_______开始的,蚕卵的形状是________(填“扁圆形”或“球形”)。
33. 观察蚕卵时发现有个会动的黑色小虫,有点像蚂蚁,这是________(填“蚁蚕”或“小蚕”),蚕爱吃_______(填“桑叶”或“生菜”)。
34. 蚕的成虫是( )。
A. b B. c C. d
35. 仔细观察图中的蚕的结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头部和腹部
B. 身体两侧有小黑点,是蚕的呼吸器官
C. 胸部有8对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取食
36. 像蚕这样,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______(填“变态”或“不变态”)。
【答案】32. ①. 放大镜 ②. 卵 ③. 扁圆形
33. ①. 蚁蚕 ②. 桑叶 34. D 35. B
36. 变态
【解析】
【分析】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天。蚁蚕到五龄蚕蜕皮4次在茧内蜕皮两次,所以蚕一生共蜕皮6次。
【32题详解】
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为了细致地观察,我们可以使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蚕卵的形状是扁圆形的;
【33题详解】
蚕卵时发现有个会动的黑色小虫,有点像蚂蚁,这叫蚁蚕;蚕最爱吃的是桑叶,但是要晾干,表面不能有水分。
【34题详解】
蚕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虫的显著不同。蚕的成虫是D;
【35题详解】
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蚕是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
【36题详解】
蚕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虫的显著不同。
看着天上的月亮,小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以下探究,请完成下列问题。
37. 下图是两个不同星球的局部画面,观察分析A星球应该是( )。
A. 太阳 B. 月球 C. 地球
38. A星球表面坑坑洼洼的地形我们把它叫做( )。
A. 盆地 B. 环形山 C. 月海
【答案】37. B 38. B
【解析】
【分析】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月亮的正面有明、暗两个区域,明亮的部分是山区和高地,暗灰的部分则是月海。此外,月亮上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背面的山地和环形山比正面多,尤其是撞击坑最多。
【37题详解】
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A星球应该是月球,因为有很多的环形山和撞击坑;
【38题详解】
A星球表面坑坑洼洼的地形我们把它叫做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39. “天似穹炉,笼盖四野”,古时候绝大多数人认为地球( )。
A. 是方的 B. 是球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盖天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宇宙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所以“天似穹炉,笼盖四野”,古时候绝大多数人认为地球是方的。
40. 人们根据( )和( ),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
A.看远方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 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C.北极星始终不动 D.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答案】 ①. A ②. D
【解析】
【详解】地球有充足的空气、自身不会发光、是一个球体、表面有海洋和陆地、生活着形态多样的动植物。人们根据看远方的来船,总先看到帆顶和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总是圆形的,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
41. 我们可以来做个模拟实验:先制作一艘帆船,再观察它在球面和平面上移动。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观察到了整艘帆船,说明帆船是在_______上移动(填“球面”或“平面”);如果一开始只能看到帆船桅杆,后来才逐渐观察到整艘帆船,说明帆船是在_______上移动(填“球面”或“平面”)。
【答案】 ①. 平面 ②. 球面
【解析】
【详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通过应用遥感技术,能够精确的计算出地球形状的各种数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略扁的球体。生活中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例子有:一开始只能看到帆船的桅杆,后来才逐渐观察到整艘帆船,说明帆船是在球面上移动;但是我们一开始就观察到了整艘帆船,说明帆船是在平面上移动。
42. 直到1519年,航海家( )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完成了环球航行,人们才接受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A. 麦哲伦 B. 伽利略 C. 牛顿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16世纪至17世纪,航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通过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43. 西方人航海使用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 )。
A 指南针 B. 火药 C. 造纸
【答案】A
【解析】
【详解】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应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里的指示针上标有红色或其它特殊标记的一端是N极,指向北方,因此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西方人航海使用了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指南针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