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2022年
6月13日16:00前
重庆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
历史试题(A卷)
(开卷本卷共两个大题,满分50分,与道德与法治半科共用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策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1.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黄帝、尧、舜等远古传说。有学者指出,司
马迁对五帝关系的记述不一定准确,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期我国部落集团
逐渐融合的历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远古传说纯属后人主观臆造
B.司马迁的记述完全符合事实
C.考古材料是了解古史的唯一依据
D.远古传说可为探究历史提供参考
2.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
容是
“战国七雄”
各国谋求富国强兵
各国变法改革
多方面大变苹
加速社会进步
①
地主阶级势力增强
A.周平王迁都洛邑
B.社会生产力发展
C.齐桓公称霸中原
D.百家争鸣的出现
3.汉武帝设《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后又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官
职名)一律罢黜,形成循家独尊局面:还建立太学,培养儒生官僚。这些举措
A.适应了大一统王朝的需要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
C.解除了诸侯对朝廷的威胁
D.延续了“无为而治”思想
4.北魏后期,一位到过北方的南朝大臣在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
象后,心叹当时中原“礼仪盛富,人物股阜”,表示不可轻视。这反映出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
C.民族隔闵完全消除
D.分裂脚据局面已经结束
历史试愿(A卷)第1页(共6页)
5.隋唐时期,江都(今扬州)发展较快,经济
地位日益亚要。据右图可知,江都地位的上
升得益于
A.其为隋朝都城之一
B.大运河以其为中心
C.位于运河与长江交汇之地
D.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长
所奶大运河示意图
6.右图所示历史人物率兵进军台湾时,正告荷兰殖民者,台湾和澎
湖列岛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
地”,这些地区应由中国政府管辖。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康熙帝统一台湾
C.清朝设凰台湾府
D.消朝建立台湾省
7、有学者认为,奕诉、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以变应变,开展挽救清王朝的自强活动,
他们实际上“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洋务派
A.解决了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
B.自发地进行了政治制度的变革
C.实现了“自强”“求富”目标
D.客观上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8.下列图片所示史料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趋势是
-,用:
武中
国平
咸時约法
济帝逃位招书
《中华民国临时釣法》部分条文
A.从分裂走向统一
B.从屈辱走向独立
C.从专制走向民主
D.从封闭走向开放
9.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有关“重庆大轰炸”的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从1938年2月18日开始,日本对重庆的大轰炸持续了6年又10个月
B.1940年8月19日至20日,304架次日本飞机向重庆投弹900多枚
C.大轰炸造成重庆直接伤亡人口32829人,其中死亡16376人
D.大轰炸次数之多,历时之长,范围之广,造成损失之惨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罕见
历史试题(A卷)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