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6.3、生活中的透镜(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6.3、生活中的透镜(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15 21:2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6.3、生活中的透镜
一、单选题
1.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一定要放在( )
A.大于二倍焦距的地方 B.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的地方
C.小于一倍焦距的地方 D.二倍焦距的地方
2.如图所示是疫情期间,送餐机器人工作时的情景,它虽然个头不高,却能包揽自动送餐、空盘回收等多项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端着餐盘行走过程中餐盘相对于机器人的手是运动的
B.机器人身上的探测雷达发出的是超声波
C.机器人的“眼晴”相当于两架摄像机,它是利用凸面镜成像原理工作的
D.机器人用标准的普通话与人交流,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3.某同学在郊游时,用照相机拍照时,一只苍蝇刚好落到镜头上,所拍出的照片(  )
A.不能成像 B.成苍蝇的像 C.成所拍的景物一半的像 D.成所拍的景物完整的像
4.小红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调节凸透镜与白纸间的距离,使阳光通过凸透镜在白纸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并测得凸透镜中心到光斑的距离L约为20cm。如果她想用该凸透镜看清微雕作品上较小的图案,则作品到凸透镜的距离应满足(  )
A.小于20cm B.等于20cm
C.大于20cm而小于40cm D.大于40cm
5.把图甲所示的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一倍至二倍焦距之间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无法确定
6.将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光屏上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B.此时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成像原理
C.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右移动蜡烛并调整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当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时,这个像一定是缩小的像
D.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左移动蜡烛,则光屏一定要向左调整位置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7.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使用,正确的是(  )
A.应将被拍照的物体放在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内
B.应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放大镜的焦点上
C.应把被放大的物体放在幻灯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D.物体远离照相机,胶片上的像变小
8.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
C.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应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如果用不透明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光屏上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
9.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敏所在的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0.0cm
B.烛焰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C.若烛焰从光具座30.0cm刻线处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小
D.烛焰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若用黑纸片将凸透镜遮挡一半,这时在光屏上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
1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敏所在的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了凸透镜的焦距,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0.0cm
B.烛焰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
C.若将蜡烛移到45.0cm刻度线处,适当移动光屏,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烛焰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若用黑纸片将凸透镜遮挡一半,这时在光屏上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
二、填空题
11.小明利用支付宝进行扫码支付时,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商家的收款二维码,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 _____(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 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镜制成的,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反光镜可以选用 _____(填“平面镜”或“凹面镜”)。
13.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成功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始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
(1)火箭升空瞬间的庞大白色气团是怎样形成的?______
(2)王亚平通过舷窗看到的太空星星非常明亮,不会“眨眼”,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眨眼”是由于发生了哪种光的传播规律?______
(3)水球可以看作透镜,这是水球没注入空气之前情景,它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相同。(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14.小明同学用一个凸透镜观察洗手液的商标,成像情况如图甲,若想再看到倒立、放大的像,应将凸透镜向 ______ 移动,图乙的成像原理可应用于 ______ 。(选填“照相机”或“放大镜”
   
15.小周在郑州东区游玩,他用调焦相机拍摄“大玉米”的照片,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__现象形成 __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小周站在原地不动,想照一张放大的照片,他应调节相机使镜头焦距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综合题
16.如图1所示是胶片式投影仪,其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将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将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清晰的像。
(1)在图2中标示出物距u;______
(2)画出图2中所示的两条光线经凸透镜之后的光线;______
(3)天花板上的像是 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该像相对于物是 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17.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选择______.(填序号)
①大光圈;②小光圈;③平面镜;④凹面镜.
(2)观察写有字母“b”的装片,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______.
(3)如图甲、乙是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载玻片时的视野,若视野甲转变成乙,则移动装片时,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这个要求______.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4)某显微镜目镜有和,物镜有和,用这台显微镜观察,要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择目镜为______,物镜为______.
(5)如图丙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和,如果此时将镜头换成和,那么在这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______个.
18.(1)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分别划一次,则图________(填“甲”或“乙”)声音尖利,图________(填“甲”或“乙”)音调低.
(2)在如图所示实验中,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小,说明________.
(3)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________处控制噪声;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按规定汽车通过120m小区,汽车在小区内至少需要________s:图中F是摄像头,它的内部有光学元件,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小区内的景物通过它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 的________像.
19.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如图甲所示,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担任“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带领同学们了解了很多太空中神奇的物理现象。
(1)航天员在空间站外工作时,哪怕离得再近,也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其原因是______;
(2)王亚平在太空中向水膜内注水做出了一个水球,当我们看到如图乙所示情景时,这个水球与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3)若保持王亚平和水球的位置不变,继续向水球的中间注水,使水球的中间比边缘更厚一些,此时王亚平通过水球所成的像将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丙所示的陀螺为“天宫课堂”拉开序幕,该陀螺从地球带到空间站,其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航天员在空间站可以看到的星星绝大部分是自身可以发光的恒星。空间站内的航天员透过玻璃舷窗看到的恒星是由于光的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D
4.A
5.C
6.D
7.D
8.C
9.C
10.B
11. 凸透镜 变大
12. 紫外线 凸透镜 凹面镜
13. 水蒸气液化 光的折射 照相机
14. 远离商标的方向 照相机
15. 反射 虚 变大
16. 实像 倒立
17. ②③ q C 2
18. 乙 甲 真空不能传声 声源 86.4 缩小 实
19. 真空不能传声 照相机 变小 不变 折射 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