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第4课《古代诗歌三首》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第4课《古代诗歌三首》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5 22:0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三首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不同诗歌体裁的韵律美,背诵古诗。
2. 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习俗或者神话传说,感受诗词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不同诗歌体裁的韵律美,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习俗或者神话传说,感受诗词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了解《古诗十九首》及牛郎织女的传说,体会《迢迢牵牛星》中叠词使用的妙处,学会分析诗歌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传说导入,揭示诗题
同学们听过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吗?(请学生讲述)他们的爱情传说也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对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以牛郎织女的传说为题材的诗歌:《迢迢牵牛星》。
设计意图:以熟悉的牛郎织女的传说切入,自然引出诗歌的题目,为解读诗歌补充背景知识。
二、初读诗歌,感受韵律
1. 作品介绍:《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的第十首,《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一组五言古诗。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2. 朗读课文
(1)给三分钟学生自我朗读,让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初步揣摩课文的意蕴。
(2)全班齐读课文,点拨字词和读法。注意掌握五言诗的朗诵节奏: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设计意图:诵读诗歌,反复品味,探寻诗歌语言的音韵之美。
三、探究诗歌,品味相思。
1.《古诗十九首》多为抒情诗,《迢迢牵牛星》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诗人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
2. 从诗中我们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织女形象?
(1)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札札”是象声词,是形容织布机工作时发出的响声。这句写出了织女的柔美与勤劳。
(2)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不成章”三字蕴含着一个“思”字,即织女的内心动态,“泣涕零如雨”更是织女悲苦内心世界的表露,因而神思恍惚、心不在焉,落得个终日勤劳作却终日不成章。
泣的本义是眼泪,特指无声流泪或低声地哭。涕也是眼泪。零是掉落。如雨水一般无法抑制的泪水,这是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塑造织女相思之苦。
织女是天上最能织布的人,而且那么忙碌,却织不成一匹布,表明她被思念折磨得没有心思织布,体现织女内心强烈的悲凄之感和悲痛之情。这句要读出伤心、悲痛的语气。
3. 织女如此悲伤的原因是什么呢?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指遥远。我们形容路途遥远,会说“千里迢迢”。 牵牛星在遥远的地方,这遥远的距离使得人内心起相思。
银河的另一端则是很白很亮的织女星,距离的旷远拉伸了主人公之间的相思之情。
(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银河清澈且水不深,他们相互之间的距离又能有多远呢?银河很清很浅,应该能自由往来,那为什么两人却不能见面呢?是有人压制了她的爱情。 这句朗读时应该读出什么语气?表现了怎样的感情?(反问的语气,表现了怨恨、痛苦的感情)
追问:这句与“迢迢”矛盾吗?
因为思念而觉得距离很远。空间距离上理应相去不远;然而情感的相思却又因无法传递显得非常遥远,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痛苦。
(3)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有情人隔水相望,用眼神表达情意,突出相思之情。
4.诗人如此细腻地表现织女形象,是想借此表达什么情感呢?
相思而不得的离恨之苦
5. 诗中多次出现叠音词,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组成的词语,又称复字、重言。这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方式。两字相叠被称为单叠,四字相叠被称为双叠。在古典诗词中,叠字的运动相当普遍。
这些叠字的运用细腻传神地描摹了种种情态,让人浮想联翩;同时都用在句首也使得诗作节奏鲜明,韵律优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作的内容,把握叠字的运用。
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诗作是让织女的深情通过她的活动、情态和这些活动引起的读者的想象表现出来的。比如,织女整日忙碌在织布机上却织不出布匹,表明她被思念折磨而无心织布,那么她又为什么要徒劳地上机呢?恐怕是为了转移、排遣苦闷。隔河相望,河汉的清浅和并不宽阔强化着见面的渴望,当然也就增加了见不了面的无奈。
诗篇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的愁苦心情,实际上是为了抒发思妇与游子的哀伤,抒发人间别离之感。
设计意图:总结课堂,提炼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业布置:
1. 背诵诗歌,抄写两遍,准备默写。
2. 完成作业单部分题目。
板书设计:
泣涕如雨 迢迢牵牛
迢迢牵牛星 相思 咫尺天涯
脉脉不语 盈盈一水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通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引入课题。
1. 交流课前搜集的与寒食节、中秋节相关的资料。
2.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两位唐代诗人所写的诗作,去看看当年寒食节和中秋节时的景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搜集有关这两首诗所描绘的节日资料,在了解节日特点和习俗的基础上体会诗歌意境。
二、初读诗歌,感受韵律
1. 通读全诗,读准字音。(明确体裁:七言绝句)
2. 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 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在朗读中感受诗歌韵律节奏之美。
三、再读诗歌,想象入境。
(一)《寒食》
1.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描写的是什么?你想象到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些景物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暮春的京城,柳絮漫空飘扬,落红四处曼舞,皇宫里的柳树在东风的吹拂下枝条摇曳、曼妙多姿。这是寒食节时的典型之景,洋溢着浓郁的春意。)
2. 品味“无处不”“飞”“斜”的表达效果。
“无处不”(双重否定);“飞”(明写花暗写风);“斜”(明写柳暗写风)
3.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两句写的是什么?你能感受到一种怎样的氛围?
(暮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轻烟袅袅,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表现出一派富贵承平的景象。)
4. 出示寒食节赐火习俗的资料,点拨: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寒食过后,由皇帝亲赐新火,这是贵戚近臣才能得到的恩典。再读这两句,你觉得诗人在表达一种什么情感? (用五侯受宠,讽刺天下只有权贵享有点火的特权)
5. 学生再读诗作,想象情境,感悟诗意。
(二)《十五夜望月》
1. 诗歌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一幅安静、凄清的秋夜景色,为秋思创造伤感的氛围)
①诗人写望月,却没有写到月光,从何处体现?
(“地白”:给人予积水空明、澄清清冷之感,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皎洁)
②“树栖鸦”是从什么角度来写?
(既是听觉也有视觉,烘托夜的寂静,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
③“冷露无声湿桂花”蕴含怎样的情感?
(用寒意、清冷烘托诗人寂寞凄清的心理。)
2.诗人通过描写中秋月色,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望月怀人、思念
3. 作者想表达的仅仅是一己之思吗?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份秋思是天下所有心怀牵挂的人们所共有的。
教师点拨: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境界高远;明明是自己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委婉蕴藉。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富有动感,形象新颖。
4. 小结:整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凄清的中秋月夜图,渲染了一种清幽、寂静、凄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诗中景物,想象情境,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课堂,拓展延伸
1. 这三首诗都借助习俗或传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在艺术手法方面有何不同?
点拨:
《迢迢牵牛星》,作者由牵牛星和织女星想到牛郎织女爱情悲剧的传说,并充分想象织女的形象,委婉表达诗人自己的忧思离愁。诗人的形象投射在织女的形象中,诗人的忧思寄寓于织女的哀愁中。
《寒食》,前两句以清丽之语写景,后两句以白描手法勾勒,无一处抒情和议论,但是联系寒食的习俗,读者从中能体会到对权贵豪门的讥讽。各种感受皆从诗人单纯描绘的景象中得以生发,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十五夜望月》,前两句写景,营造出清冷幽寂之境,为抒情蓄势;后两句抒情,先由己及人,由自我推广到普天之下,诗境开阔而悠远,又用一个疑问,将情感推向高潮,深沉的秋思铺天盖地而来,不知落入谁处,实则表现诗人的秋思最为深沉、凝重。这首诗景中含情, 情由景生,含蓄蕴藉,韵味悠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三首诗歌不同的艺术手法。
作业布置:
①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完成作业单
②除了《寒食》和《十五夜望月》,还有不少古诗词也写到了传统习俗,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王安石的《元日》等。找一些来读一读,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板书设计:
寒食
飞花 御柳斜
传蜡烛 轻烟散
十五夜望月
景 → 境 → 情
地白 安静 孤独寂寞
栖鸦 凄清 对亲人的
冷露 深切思念
桂花
反思:三首诗歌都是和神话传说或是传统节日相关,符合本单元的单元主题,在课堂的一开始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理解单元课文之间的联系,另外,学生对这些节日习俗的了解也有助于帮助课上理解诗歌主旨,但在教学中因为缺乏主问题的引领而显得比较零散,可以给学生出示核心问题:诗人通过写这首诗,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