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备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备课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5 22:1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16) 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单元整体备课 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指南
-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活动探究单元,学习本单元,我们将跟随演讲者,走进演讲的现场,感受不同的风格,学习撰写演讲稿,举办参加演讲比赛。
《最后一次讲演》是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演讲。在演讲中闻一多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也代表了闻一多的决心。
《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篇课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1991年《瞭望》周刊为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情系中华》征文颁奖大会,丁先生便以此文进行演讲,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中的一部分。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是王选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发表的一篇演讲稿。“我”表明文章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写的是关于自己的事情。“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表明了这些抉择对作者一生的重要影响。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顾拜旦在1919年4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 单元目标 -
学习演讲词。阅读教材提供的四篇演讲词,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把握演讲词的特点;在了解作者和演讲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模拟演讲。
撰写演讲稿。在把握演讲词特点的基础上, 学习演讲稿的写法,自己撰写一篇演讲稿。
举办演讲比赛。课外搜集视频或音频资料,了解演讲的基本技巧。以“任务二”撰写的演讲稿为基础,举办一次班级演讲比赛。
单元整体规划
一、 阅读篇目
《最后一次讲演》《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写作主题:撰写演讲稿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单元导语
在公共场合,有的人说话旁征博引,幽默风趣,魅力四射,能牢牢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有的人则结结巴巴, 紧张不已,甚至
词不达意。其实,这种当众讲话的能力,便是演讲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本单元,我们将跟随演讲者,走入演讲的现场,去感受他们不同的风格,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在此基础上,学习撰写演讲稿,举办演讲比赛。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任务人学习演讲词。
本单元重点学习默读。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还要学会在阅读中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都是阅读中需要重点关注的。
三、学习目标
学习演讲词。阅读教材提供的四篇演讲词,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把握演讲词的特点;在了解作者和演讲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模拟演讲。
撰写演讲稿。在把握演讲词特点的基础上, 学习演讲稿的写法,自己撰写一篇演讲稿。
举办演讲比赛。课外搜集视频或音频资料,了解 演讲的基本技巧。以“任务二”撰写的演讲稿为基础,举办一次班级演讲比赛。
四、读写联动:
1.学写演讲稿:明确自己的诉求,从开头、结尾、目标达成和语言上学到技法。
2.参加一次演讲比赛。
五、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单元预习课
【教材分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以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稿和举办演讲比赛三大任务为轴心,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体系。本单元选取了四篇演讲词,各有特点。《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诠释责任与担当最壮丽的文章,也是一篇典型的即兴演讲词,有着极强的现实性。整篇演讲词语言慷慨激昂,情感爱憎分明,极富号召力和感染力。《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围绕“格物致知”的含义嬗变和当代价值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是在庄重场合的正式演讲,语言准确严谨,知识性、逻辑性较强。《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北大方正的创始人王选读自己“人生的选择”。课文选的是第六个重要抉择,即扶植年轻人的事。用语亲切自然,幽默风趣。《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一篇阐述奥运精神内涵的优秀演讲词,格局宏大,立意深远,气象宏伟。
学习这四篇演讲词,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把握演讲词的特点,为后面的写作与演讲比赛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单元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2.通读课文,积累生字新词。
3.积累文学常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公共场合,有的人说话幽默风趣,魅力四射,能牢牢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有的人则结结巴巴,紧张不已,甚至词不达意。其实,这种当众讲话的能力,便是演讲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今天我们走进第四单元,将跟随演讲者走入演讲的现场,去感受他们不同的风格,汲取自己的营养。
(二)整体感知,夯实基础
1.默读四篇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2.自学生字词
(对照“读读写写”和课下注释,在文中圈出你觉得难读、难写、难理解的词语,可对个别字词进行重点指导)
3. 识记文学常识
自读每篇课文的注释①,边画边记,并浏览老师出示的课件内容,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增补在课下注释①旁边。
(1)《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留学美国,学习美术、文学,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著有诗集《红烛》《死水》。1943年后,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投身反对内战的民主运动,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3)《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王选(1937—2006),江苏无锡人,生于上海,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被誉为“当代毕昇”。200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他领导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业普及推广中文计算机排版做出了重大贡献。
(4)《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三)完成自测
1.给加点字注音
卑劣( ) 诬蔑( ) 卑鄙( )蛮横( ) 赋予( )
埋没( ) 特地( ) 彷徨( )堕落( ) 襁褓( )
萦绕( ) 绚丽 ( ) 枷锁( )拙劣 ( ) 目睹 ( )
奠定( ) 挚爱( ) 祈祷( )湛蓝( ) 浩劫( )
挑拨离间( ) 出类拔萃( ) 强词夺理(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chuí( )击 恐bù( ) liào( )望 miǎn( )怀 探chá( )
júe( )择 阻ài( ) gāo( )药 指zhāi( ) 狡biàn(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
②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 )
③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抗。( )
④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 )
④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 )
⑤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
⑥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 ( )
⑦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 )
⑧来势急速而猛烈的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
(四)布置作业
必做:自测题改错,背诵文学常识。
选做: 理解每一篇演讲词的思想观点。
【板书设计】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板书易错字音、字形。重点词语。
第二课时
精读引领课
【教材分析】
《最后一次演讲》是闻一-多先生一篇演讲稿。演讲稿辞真意切,极有鼓动性,感染性。这是一篇即兴讲演,是特殊背景下所作。这充满昂扬的战斗激情、富有极大鼓动性、震憾力的讲演,绝不是书桌前冥思苦想的产物,不是写作技巧的产物,而 是对反动派恨之深,对人民、对祖国爱之切的结果。
【学情分析】
学生从小学起就已经对讲演有所接触,进入初中以后,课后练习、综合性学习,虽有提及,都仅仅是与讲演有关的零零散散的内容,本课可算第- -次系统学习讲演词,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学习积极性高,但深刻领悟讲演词需要有一个过程。
【学习目标】
1. 把握作者的观点,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怀,体会演讲词观点鲜明的特点。
2.赏析语言,感受句式,修辞、人称变化在演讲中的作用。
3.还原现场,模拟演讲,感受激昂型的演讲艺术。
【学习过程】
一、导人新课
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沟通。”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回到1946年,还原演讲现场进行模拟演讲,在演讲中来缅怀为争取民主和平进步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李公朴先生、闻一多先生,感受闻一多先生这位优秀的诗人、卓越的学者、大勇的民主战士,为争取民主和平、反对独裁的行动中所表现出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 ,感悟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情怀。
二、把握观点,体会演讲词观点鲜明的特点
1. 了解文体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针对性。第二,观点集中、鲜明。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闽述;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 或提出希望和祝感,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2.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能体现作者演讲观点的句子,如果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观点,你会怎么说
参考示例:
《最后一次讲演》中能体现演讲观点的句子:第2段中“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第5段中“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第10段中“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第11段中“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用自己的话概括为:作者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行径,赞颂烈士们的斗争精神和牺牲的意义,鼓舞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继续与恶势力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三、赏析语言,做好演讲前的情感铺垫
1.《最后一次讲演》一文,语言具有强烈的感彩,义愤填膺,慷慨激昂。这种情感是如何让表达出来的 根据提示,谈谈你的观点。
(1)对比下面句子,说说原文与改文在表达情感方面有哪些不同。
原文: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 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改文:李先生只不过用笔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是一个没有共良心的中国人的话,李先生没有罪。
原文: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 你们完了,快完了!
改文: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没有几天了,你们快完了!
参考示例:
第一个句子:原文采用设问句,便于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增强演讲的感染力,使听众产生思想的共鸣。修改后的句子直接表达作者观点,不容易激发听众的思考,不容易引起思想上的共鸣。
第二个句子:原文将反问旬和感叹句连用,指出了特务们的可耻下场,便于表达更强烈的僧恨感情。改句运用陈述句,语气平淡,情感表达力度不如原句好。
(2)赏析下面句子,说说它们的精彩之处。
①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②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
参考示例:
①运用短句、反复修辞、贬义词,直抒胸臆,痛骂特务们及国民党反动派,流露出极其愤怒的情感。同时“无耻”和“光荣”形成对比,增强了语言的感影、表达了对敌人的痛恨和对李先生的赞美,凸显了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的感情。
②连续运用正义人士被杀害的典型事件,有理有据地赞扬李先生和昆明青年的伟大献身精神,揭露反动源的反革命、反人民、搞谋杀的险险企图,挫败敌人的阴谋,激发听众的爱国热情,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2.本文依本文依据表达特定感情的需要,人称不断变换,试分析不同人称各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对敌人正面指斥、揭露,用“你”“你们”,表明演讲者毫无畏惧,直面敌人,向敌人发起攻击。
(2)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或揭穿其险恶用心时,用“他们”,流露出演讲者极其愤怒的感情和轻蔑的态度。
(3)鼓舞人民团结斗争时用“我们”,表现出演讲者与群众亲密的、战友般的感情。特别是把“我们”与“你们”相连相对地使用时,更显出演讲者情感的鲜明,立场的坚定。如:“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四、还原现场,模拟演讲
1.还原现场,如果你是闻一多先生,你会有怎样的表情及动作
参考示例:
对待敌人时,脸上充满了嘲讽和愤怒,并时不时地捶击桌子或单指指向反动派。对待昆明人民及青年时,会满含期待,并代表他们振臂高呼,发出誓言。根据演讲内容及时调整语气、语调,对敌人要以怒骂的语气,对待昆明人民及青年要同仇敌气,以鼓动和号召的语调。
2.组内模拟演讲,组员提出修改意见,并推荐代表在班内演讲。
3.学生代表在班内模拟演讲,感受激情型的演讲艺术。
五、布置作业
安排学生阅读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丛书文章《胡适毕业赠言两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并勾画出能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
六、板书设计
这篇演讲词的特色: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
在行文上所用方法:句式,人称多变,富有感彩的词语,修辞。
第三课时
精读引领课
【教材分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这个单元是一个演讲词单元。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和有关知识。并且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科学、社会、人生等的有益启示,培养学生的能力。
本文是丁肇中一个报告中的一个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的中国教育状况,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联系现实和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论点: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本文主要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理透彻,语言准确。
【学情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课中,首先应在学生读课文时找出阐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引导学生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其次再让学生找出为了阐明观点作者所摆出的几个事实,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辨析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体会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说理的表达效果;第三,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反观自我,培养实验的精神。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整体把握演讲词内容。
2.探究课文,理解本文论证方法,初步把握演讲词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1991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演讲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二、认识作者,整体把握演讲词内容。
1.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后来有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本文是他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2. 把握内容。
(1)速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全文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通读文章,说说这篇演讲词表达了什么,打动听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明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证了“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号召中国学生努力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说服力强,颇具理性之美。
三、探究课文,把握演讲词的特点。
1.理清本文的论述思路。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提出问题,即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该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第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从传统教育里引出“格物致知”,阐述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十分清晰。
2.解析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
明确:举例论证,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验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3.参考课本78页“任务一”中的提示,细读课文后,结合具体篇章、句段谈收获。
(1)小组交流讨论。
(2)各组展示,教师点拨。
明确:
1. 针对性。演讲词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同时,演讲还要注意环境气氛,既要注意当时的时代气氛,又要了解演讲的具体场合: 是庄严的会议或重大集会,还是同志间的座谈和讨论问题。
2. 鲜明性。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
3. 条理性。提出论题(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分析问题(首先引出“格物致知”的观点及含义,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然后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4. 语言得体。严谨理性,说理性强。
四、升华拓展,深入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1.默读丛书文章《读书与革命》,用提纲呈现文章思路,概括各部分内容,体会演讲词的条理性。
2.学生自主阅读,完成任务。
3.各组展示交流。
参考示例:以孙中山先生的遗志激励学子,鼓励他们承担起“革命”和“读书”的双重责任。
以进化论为依据,论述“革命”乃是青年的本性,呼吁青年学生不忘革命本性。
阐述读书与革命的关系,鼓励青年多读进步书籍,少读“古书”。
讲述当前青年学生的使命,呼吁青年们以扩大革命伟力为己任,阔步前行。
4.研读,再探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论证思路,结合《读书与革命》的思路,思考你对演讲词的特点又有了哪些更深的理解。
参考示例:
1. 演讲要表达个人的观点。
2. 演讲的开头方式多样:拉近距离,引发思考等。
3. 演讲的结束语有很多种:重申观点,提出号召等。
4. 演讲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
五、布置作业
1. 依自己喜好,从课本或丛书中任选一篇演讲词,在家里进行模拟演讲。
2. 选择演讲过程中自己最满意的片段录成视频发至班级群交流。
【板书设计】
演讲词特点 注意问题
针对性 演讲要表达个人的观点
鲜明性 开头:拉近距离,引发思考等
条理性 结语:重申观点,提出号召等
语言得体 演讲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
第四课时
读写联动课
【教材分析】
《最后--次讲演》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以活动任务为核心,通过对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活动的整合,形成- -个带有活动性、综合性和交际性的自主学习体系。
以本文为读的载体,主要从学生的感受和疑问入手,通过品味语言,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爱憎感情,进而学习本文的演讲技巧,让学生模拟演讲,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单元目标是学习演讲词,理解其观点,感受其风格,获取有益的启示,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了解写作演讲稿的常见技法,运用阅读所得,学习撰写演讲稿。
【学情分析】
学生从小学起就已经对演讲有所接触,进入初中以来,教材的课后练习、综合性学习中,都有与演讲相关的内容。八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更集中安排了围绕“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举办- -次小型演讲会的活动,并给出了演讲的具体技巧。上述有关演讲的学习内容,基本是将演讲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的目标指向是语文的其他内容,本单元却是将演讲本身作为学习对象,以演讲的方式学习演讲并撰写演讲稿。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课文,了解演讲词的结构和特点。
2.明确写作演讲稿的要求,懂得什么是好的演讲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想要分享你的生活收获、经验、观点和态度,最好的方式就是演讲,演讲往往是需要演讲稿的,这两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演讲稿的写作问题。
二、研读课文,分析特色。
活动一:再读文章,分析本单元课文,研讨演讲稿特色。
明确:
演讲稿在结构上分开场白主体、结尾三部分。开场白是演讲稿中很重要的部分。常用的开场白有点明主题、交代背景提出问题等。不论哪种开场白,目的都是使听众立即了解演讲主题引人正文引起思考等。
活动二:任务二撰写演讲稿”和丛书中的《演讲稿的写作》,联系读过的文章,明确撰写演讲稿的方法:
1. 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
2. 注意写好开头,吸引听众的关注。
3. 明确表达观点,把思路展现出来。
4. 精心设计结语,提升演讲的效果。
5. 着力锤炼语言,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活动三:再读《最后一次讲演》研讨演讲稿的写作通常包括哪几部分?什么样的演讲稿是精彩的演讲稿?
切合演讲的场合和对象、简短有力没有长句、有真情实感、重视口语化。
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
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以此来确定演讲的主题、内容和语言风格,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闻一多先生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呢?
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烈士追悼会的现场,从讲演内容看,闻先生把听讲对象分为两类。
一类是特务:闻先生针锋相对,以热情似火,尖锐如匕首、投枪的语言,痛斥反动派卑劣行径,揭露其无耻阴谋,给特务的嚣张气焰迎头痛击,充分体现了这位民主斗士的大无畏气概和斗争精神。
一类是青年学生:闻先生就以精辟透彻的分析指出反动派外强中干的虚弱本质,同时,又满怀激情,吹响了号召青年们起来斗争的战斗号角。让学生们看清斗争的前途,增添继续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第五课时
读写联动课
【教材分析】
《最后--次讲演》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以活动任务为核心,通过对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活动的整合,形成- -个带有活动性、综合性和交际性的自主学习体系。
以本文为读的载体,主要从学生的感受和疑问入手,通过品味语言,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爱憎感情,进而学习本文的演讲技巧,让学生模拟演讲,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单元目标是学习演讲词,理解其观点,感受其风格,获取有益的启示,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了解写作演讲稿的常见技法,运用阅读所得,学习撰写演讲稿。
【学情分析】
学生从小学起就已经对演讲有所接触,进入初中以来,教材的课后练习、综合性学习中,都有与演讲相关的内容。八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更集中安排了围绕“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举办- -次小型演讲会的活动,并给出了演讲的具体技巧。上述有关演讲的学习内容,基本是将演讲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的目标指向是语文的其他内容,本单元却是将演讲本身作为学习对象,以演讲的方式学习演讲并撰写演讲稿。
【学习目标】
能根据命题写作演讲稿,培养对演讲及语言表达的兴趣,充满自信,乐观地对待生活。
【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通过研讨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鉴赏好的演讲稿,初步了解了演讲稿的特色,对演讲稿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演讲稿的写作。
活动一:研读开头,学习技法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辽阳人孙玉刚在调任抚顺商检局局长时,有一篇精彩的就职演说,他是这样开头的:省局把我交流到抚顺,我坚决服从。能容入你们的火炉,我感到荣幸,但我要说明:辽阳产的这块煤,灰分肯定不少,尽了努力,“热值”也不一定很高,靠大家帮助了!
研讨明确:演讲开头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从问候或感谢语开始,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可以由演讲的缘起、现场的氛围等引入正题;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还可以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活动二:研读《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明确观点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再次点明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提出希望。
明确表达观点,把思路展现出来
听现场演讲与读文章的不同在于,听众无法像读者那样反复阅读,慢慢思考。因此,写演讲稿时要注意提高自己观点和思路的“辨识度”,除了观点要明确外,尤其要注意用提示性词语、关联词和过渡性语句来提示自己的思路,将其更直接、更清晰的呈现出来,不要过多的让听众去揣摩、分析。
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活动三:精心设计结语,提升演讲的效果
在演讲稿的最后,可以重申观点,加深印象;也可以提出号召,鼓舞人心;还可以幽默调侃,逗大家一笑。好的结语能有效调动听众的情绪,或将他们的思考引向深入。
最后,求大家送我一样东西。
活动四:限时写讲稿
1. 当堂写作,一气呵成。
2. 自主修改,完善整理。
活动五:修改待参赛
1. 修改讲稿。
2. 反复练习。
3. 脱稿备战。
板书设计:
精炼开头,提出主旨。
观点明确,脉络清晰。
结语有力,气势磅礴。
第六课时
略读实践课
【教材分析】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以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稿和举办演讲比赛为三大任务,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体系。本单元任务一-“学习演讲词”共选取了四篇演讲词,这四篇各有特点。《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是1988年10月在北京大学发表的一篇演讲稿,在选入教材时编者将题目改为《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并对文章做了部分删改。这篇演讲词针对性很强,鼓励大学生认真学习,投身到科技创造事业中去。
【学情分析】
本文是八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的一篇演讲稿,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应该已经学过两篇演讲稿,对演讲稿这一-问题有 -一个基本的认识。但录课使用的学生是八上学生,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演讲稿,对这一文体比较陌生。因此,在学习之前带领学生观看了《开讲啦》、《我是演说家》的节目片段,让学生对演讲有一个直观、具体的认识。由于八年级学生没有接触过议论文体,因此教学中并没有涉及议论的文体知识,而是从演讲稿的特点入手,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了解演讲稿的特点,为下一步撰写演讲稿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句,理解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境界。
2.体会这篇演讲稿风趣幽默的语言特色。
3.学习王选先生抉择的智慧,专注于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么?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于1986年投资创办。三十多年来,方正集团坚持技术创新,在中国IT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们知道北大方正的创建者王选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做出了怎样智慧的抉择吗?从今天的学习中你会找出答案的。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介绍背景知识及作者
1.背景知识介绍。
本文是1998年10月王选在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面临很多抉择,每一次重大的抉择都预示着一个人未来要走的路,面对抉择时,要有智慧和勇气。本文作者王选的每次抉择,都把他的人生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2.作者介绍。
王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他也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又被誉为“当代的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先驱”。2002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目标导学二:理解内容,概括重要抉择
1.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引出演讲的话题: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过来的体会,一生中的重要的抉择。
第二部分(第2-7段):分析论述第六个重要抉择,花大力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一代出来逐步取代自己的作用,早出成果。
第三部分(第8段):总结全文,将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公式送给青年学生,希望青年学生把自己溶在大集体里,体现自我价值。
2.细读第1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讲述《荧屏连着我和你》这一电视节目。
明确:由李素丽对自己的形容引出作者对自己的形容:“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表现了作者的谦虚。
3.作者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太阳来比喻不同的人群,好在哪里?
明确:比喻贴切形象,语言幽默,引出演讲的中心话题——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作者即景设喻,拉近了作者与听众的距离,又给青年人以极大的鼓舞。
4.细读第2-7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论“第六个重要抉择”的。
明确:花大力气扶植年轻人;如何看待权威;倡导老师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分析名人和凡人的特点。
5.第2段作者列举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多个事例有什么作用?
明确:充分论证了花大力气扶植年轻人是历史规律,强调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意义。
6.作者在结尾为什么称自己的演讲为“狗皮膏药”式的?
明确:作者认为自己已经脱离第一线,创造的高峰已过去,并非站在行业的最前沿。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的体会,而不是科技含量最高的,对大家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当然这是作者自谦而诙谐的说法,显得幽默风趣。
7.这篇演讲是围绕什么中心来展开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大力扶植年轻人。因为本文是作者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作者面对的是北大的学生们。演讲的目的是鼓励最富创造力的年轻人努力奋斗,早出成果。
目标导学三:品味写作特点
1.这篇演讲稿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结合第2-6段分析逻辑严密性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第2段提出观点——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第3、4段阐明自己对“权威”的认识,这是扶植年轻人的理由;第5、6段举例分析创业的都是年轻人,要为年轻人创业创造条件,即怎样扶植。这几段是按层层深入的顺序安排的,逻辑严密。
2.这篇演讲口语与科学术语相结合,语言通俗易懂,真挚感人,结合下列句子分析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讲过:“让一个60岁的老者来领导微软公司,这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
(2)我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假如人家说我是权威,也许还马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我也在第一线。
(3)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
明确:(1)“不可设想”意思是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这里指发展迅速的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需要不断创新,需要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
(2)“马马虎虎”意思是勉强,凑合。表现作者的谦虚,幽默。
(3)“风口浪尖”比喻重要的岗位或市场的前沿。运用比喻,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目标导学四:提升认识谈启示
作者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取得了成功。读完本文后,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明确:年轻人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力,所以要抓住现在,勤奋努力;科学发展日新月异,要培养自己的创造力,要跟上时代步伐。
课堂小结:这篇演讲稿的特点:①主题鲜明,逻辑严密;②层次清楚,详略得当;③诙谐幽默,真挚感人。
【板书设计】
我一生中的
重要抉择引出话题:谈奋斗体会,重要抉择
大力扶植年轻人
总结全文:把自己融入集体 鼓励年轻人
勤奋创造
体现自我价值
第七课时
略读实践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编选了四篇经典演讲。学习这篇演讲词,主要涉及以下任务:从最近发生的冬奥会比赛新闻中探讨和平与自信的奥林匹克精神。阅读梳理演讲稿的层次,在小组演讲的练习中感悟精神。
【学情分析】
本文是篇演讲稿,讲回顾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史,阐明了全新的奥林匹克理念和近代奥林匹克精神的真正内涵,表达了对奥林匹克运动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初三学生对奥林匹克精神了解深度不够,很难感同身受。一些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渴求进步但又常常因夸大某种正确思想而误入歧途的人类精神, 开始致力于将青少年从这种状态中挣脱出来。本课重在使每一位学生对奥林匹克精神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与个人成长、健康生活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追求发展。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2.抓住关键句,理清课文的思路,把握演讲的语言特点。
3.热爱体育,用体育精神来激发自己生活、学习的激情。
【教学重点】
通过作者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诠释,培养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公平竞争的意识。
【教学难点】
用演讲的方式加深理解,掌握演讲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丰富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其就任宣言中指出:“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精神让我们振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倾听他对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的阐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熟悉背景知识
1.背景知识介绍。
顾拜旦在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立与发展的奋斗生涯中,发表了1200多篇著作和演说,内容涉及教育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和美学等方面,其中闪烁着他的体育思想。《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2.作者名片。
顾拜旦,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少年时代酷爱体育,对古希腊灿烂文化饶有兴趣。1896年创办现代奥运会,开始了体育活动家的生涯。他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之职长达28年之久,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1.“5年前”具体是哪一年?这一年有什么重大的事件发生?
明确:具体指1914年,这一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第1自然段中提到了“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主要体现在第5自然段中。一是:现在,我们正处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人类渴望进步,但又常常误入歧途。二是: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
3.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主义与一般的体育运动有什么区别?
明确: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一是运动员非常享受努力拼搏的乐趣,二是体育带给人的是美感,三是体育能振奋人心。
4.“奥林匹克主义的完美实现”具体指什么而言?
明确:必须要面向大众,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达到强身健体的乐趣。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5.请你用一句话,结合全文概括一下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明确:奥林匹克精神包括又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它可以给人带来愉悦感,带来美感和荣誉感,它可以让大众参与,促进社会和平、公平,推动社会的进步。
目标导学三:理清思路,体会语言特色
1.这篇演讲稿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请你梳理文章的思路。
明确:第1自然段,总领全文,指出奥林匹克主义在经历战争后即将扮演崭新的角色。第2—3自然段,指出平和与自信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有力支撑;第4—5自然段,说明奥林匹克主义与一般体育运动的不同之处及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原因;第6—7自然段指出如何将奥林匹克精神变成现实——大众参与;第8—10自然段,畅想美好前景,确信奥林匹克精神必将如阳光普照大地,必将拥有沉甸甸的收获。
2.演讲稿的语言特点有哪些?
明确:①准确性。演讲使用的语言一定要确切、清晰地表现出所要讲述的事实和思想。②简洁性。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③通俗性。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演讲的语言要个性化;要说自己的话。④语言要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应该是生动感人的。要使语言生动感人,必须做到用形象化的语言。⑤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打动听众,富有感召力。
3.请学生再朗读课文,说说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试举例说明。
明确:①用词准确。如第1自然段,“这凸显了它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崭新角色”把“奥林匹克”当作人来写,准确阐明了奥林匹克主义在当今的意义与以往不同。
②表达生动感人,富有感召力。如:第4自然段描述奥林匹克主义带给参与者的快乐,“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会是怎样的情景”,最后一段,畅想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未来:“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4.细读揣摩 请你用一句,结合全文概括一下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5. 奥林匹克精神包括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它可以给人带来愉悦感,带来美感和荣誉感,它可以让大众参与,促进社会和平、公平、教育,推动社会的进步。总括奥林匹克精神内涵 训练概括能力,领悟奥林匹克内涵
6. 巩固提升 演讲稿的语言特点有哪些?
7. 准确性:确切、清晰表现自己的观点。
8. 简洁性:用最少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含。可适当多用短句。
9. 通俗性:语言要口语化,更利于听众理解。
10. 生动感人、幽默风趣:更能打动听众,富有感召力。回忆所学几篇演讲词,体会演讲词特色
11. 回忆所学几篇演讲词,体会演讲词特色
12.作业布置 收集奥运会的口号(或会徽),进一步了解奥运会。
13.①更快、更高、更强;
②点燃你的激情;
③激情冰火属于你;
④ 永不燃烧的火焰;
⑤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⑥ 让世界凝集成一朵花。进一步了解奥运会 进一步了解奥运会
【板书设计】
第八课时
读写联动课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实践探究课,举办演讲比赛,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任务,此前,学生已经通过学习本单元四篇演讲稿,从中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撰写了“书香,伴我成长”的演讲稿。学生也从四篇演讲稿中感受到了名家们不同的演讲风格,在此基础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演讲风格。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较之前有很大的提升,大部分学生上课发言积极,也有不少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不愿意动脑、动口,不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举办此次演讲比赛,可以鼓励学生走上台,大胆展示自我,在提升他们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学习了四篇各具风格的演讲稿,也撰写了适合自己风格的演讲稿,通过举办演讲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丰富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思辨能力有所提升。
【学习内容】
教材:“任务三举办演讲比赛”
主题:“书香,伴我成长”主题演讲比赛
【学习目标】
1. 按教材“任务三”的要求,组织班级演讲比赛。
2. 运用习得的演讲技巧进行演讲,或参照自己学到的演讲技 巧、了解的注意事项评价同学的演讲内容、过程、效果。
【活动过程】
活动一 赛前准备
(一)个人准备。
将在本单元课文和丛书篇目中学到的演讲技巧, 运用到演讲实践中反复演练。
参考提示:
1.搜集历史名人演讲的视频或者音频资料,也可以关注网络和电视上热门的演说类节目。
2.重点关注演讲技巧,如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的调配,表情的处理,体态语的运用等。
3.自己演练时注意借鉴他人的演讲技巧,并熟记演讲词,脱稿演练。
(二)小组选拔。
选择同一题目撰写演讲稿的同学自由组成小组, 先在小组内进行选拔赛, 每组选出一到两名同学参加班级演讲比赛。
注意:
1.小组选拔时,要注意两方面,一是要重视演讲的内容,另一方面要考虑演讲技巧的运用(如声音、语气、表情、动作等),通过综合评价,推举优秀代表。
2.被推举出来的同学,正式比赛前要反复演练。不妨在小组内再演讲一次,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改进提高。
(三)推选主持人,撰写串场词,安排演讲顺序。
(四)推选评委,设置奖项,制定评选细则。
参考示例:
满分100分,评分细则如下:
1.演讲内容:40分
要求演讲内容紧扣主题,主题鲜明、深 刻,格调积极向上, 语言自然流畅,富有真情实感。
2.语言表现:30分
要求脱稿演讲,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语速适当, 表达流畅,激情昂扬,讲究演讲技巧。
3.形象风度:20分
要求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体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上下场致意,答谢。
4.综合印象:10分
由评委根据演讲选手的临场表现做出演讲综合素质的评价。
活动二 现场比赛
(一)安排各组推荐选手现场抽签。
(二)主持人读开场白,宣布“书香,伴我成长”演讲比赛正式开始。
主持人: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好书,似导师,循循善诱;好书,如朋友,心心相印。读书,让人积累语言,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受益终生。下面就让我们开启初三1班“书香,伴我成长”演讲比赛!
(三)参赛选手按照顺序选手逐一演讲。
(四)评委根据评选细则打分,评出一、二、三等奖。
活动三 颁奖仪式
(一)评委公布获奖名单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二)获奖的选手发表获奖感言,评委做精要点评。
(三)主持人与其他选手和观众互动,各自发表评论或参赛感言。
【板书设计】
“书香,伴我成长”演讲比赛
规则
评分标准
第九课时
组文阅读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材属于演讲稿,其观点鲜明,显示着演讲者对一种理性认识的肯定,显示着演讲者对客观事物见解的透辟程度,能给人以可信性和可靠感。演讲稿观点不鲜明,就缺乏说服力,就失去了演讲的作用。而且,演讲之所以最容易激发听众的情感,使听众的思想为之震动,精神为之振奋,情绪为之激昂,热血为之沸腾,就在于演讲内容的鼓动性。因此,同学们写作时要在表达上注意感彩,把说理和抒情结合起来。既有冷静的分析,又有热情的鼓动;既有所怒,又有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爱。当然这种深厚动人的感情不应是“挤”出来的,而要发自肺腑,就像泉水喷涌而出。
【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平时写作经常习惯运用一些修辞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到演讲稿中,使演讲稿增加很强的生动性,比如:排比可以用来增加气势,比喻,拟人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顶真可以使语言更有推动和逻辑性,通感可以让抽象的理论和事物具象化。演讲话题的选择很重要,选择听众想听的话题一开始就能吸引听众注意,由话题自然引出观点,让学生的表达变得更自信,更阳光。
【学习内容】
教材:《最后一次讲演》《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学习目标】
1. 速读,了解四篇演讲词的主要内容。
2. 探究,初步把握演讲词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演讲,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演讲所用的文稿就是演讲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四篇演讲词,认识一下演讲词。
二、活动一:通读,把握内容
通读四篇文章,说说这四篇演讲词分别表达了什么,打动听众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用一个关键词概括)
教师给出参考示例,为学生搭建思考阶梯:
《最后一次讲演》:这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的演讲。它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行径,赞颂烈士们的斗争精神和牺牲的意义,鼓舞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继续与恶势力斗争的信心和勇气。闻一多先生言辞中贯注的坚持正义、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信念和气概极具感染力。关键词——激情。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证了“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号召中国学生努力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说服力强,颇具理性之美。关键词——理性。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王选讲述了自己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人逐步取代自己。王选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和虚怀若谷的人生态度通过平静的述说和幽默的调侃自然表露出来,令听众倍感亲切。关键词——幽默。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顾拜旦回顾了奥林匹克的发展历史,展望了奥林匹克的美好前景,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并表明对奥林匹克的未来充满信心。全文庄重典雅,令读者肃然起敬。关键词——典雅。
三、活动二:细读,梳理共性
(一)参考教材78页“任务一”中的提示,细读四篇演讲词后,结合具体篇章、句段谈收获。
(二)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回稍加点拨。
(三)各组展示,教师点拨精彩之处和稍逊之词。
参考示例:
1. 针对性。演讲词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同时,演讲还要注意环境气氛,既要注意当时的时代气氛,又要了解演讲的具体场合: 是庄严的会议或重大集会,还是同志间的座谈和讨论问题。
2. 鲜明性。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
3. 条理性。《最后一次讲演》:指出敌人卑劣行径—分析事件形势(反动派必败,人民、真理必胜)—表明决心,号召反抗。《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提出论题(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分析问题(首先引出“格物致知”的观点及含义,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然后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引用名人名言,引出话题—阐述大力扶植年轻人的观点—引用公式提出希望。《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回顾历史—展望前景—阐述奥林匹克精神的特点及精神内涵—表明对未来的信心。
4. 语言得体。《最后一次讲演》:慷慨激昂,褒贬分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严谨理性,说理性强;《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轻松活泼,风趣幽默;《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语言优美,庄重典雅。
四、布置作业
阅读丛书《思想光芒》第一单元文章,勾画体现演讲词特点的词、句、段,并用上述参考示例中的关键词进行批注。
【板书设计】
演讲词
针对性
鲜明性
条理性
语言得体
第十课时
组文阅读课
【教材分析】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演讲稿是为演讲者准备的书面材料,一篇好的演讲稿,可以帮助演讲者提前理清演讲的思路,完善演讲的内容,对演讲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敏感,和害羞是他们的代名词,而演讲稿是在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演讲话题的选择很重要,选择听众想听的话题一开始就能吸引听众注意,由话题自然引出观点,让学生的表达变得更自信,更阳光。
【学习内容】
丛书:《读书与革命》《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梦想,让人生绽放光芒——在2016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
【学习目标】
1. 逐篇读,理清思路,体会演讲词的条理性。
2. 读多篇,发现共性,全面把握演讲词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演讲的世界,深入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二、活动一
默读,理清思路
(一)教师明确阅读篇目及学习任务。
丛书文章:《读书与革命》《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梦想,让人生绽放光芒——在2016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
任务:用提纲呈现文章思路,概括各部分内容,体会演讲词的条理性。
(二)学生自主阅读,完成阅读任务。
(三)各组展示交流。
参考示例:
1.《读书与革命》
以孙中山先生的遗志激励学子,鼓励他们承担起“革命”和“读书”的双重责任。
以进化论为依据,论述“革命”乃是青年的本性,呼吁青年学生不忘革命本性。
阐述读书与革命的关系,鼓励青年多读进步书籍,少读“古书”。
讲述当前青年学生的使命,呼吁青年们以扩大革命伟力为己任,阔步前行。
2.《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
赠言——不要抛弃学问。
论述做学问的重要性。
论述如何做学问。
表达希望和祝愿。
3.《梦想,让人生绽放光芒——在2016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提出观点——只有梦想才能让人生绽放光芒,乐在其中,坚不可摧,终有所成。
分别从“快乐”“坚强”“有成”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希望大家以卢燕学长为榜样,始终珍视自己内心深处的梦想,勇敢地追求真正的快乐,收获内心的富足与充盈。
4.《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
赞颂女作家萧红“一生为解放事业而奔走”的精神。
由萧红的精神引出“年轻人”的话题。
阐明“年轻人”的概念。
论述三个年轻精神的品质特征。
指出“要向‘年轻精神’饱满的青年朋友们学习,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
三、活动二
研读,再探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最后一次讲演》《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四篇文章的论证思路,结合本节课所读文章的思路,思考你对演讲词的特点又有了哪些更深的理解。
参考示例:
1. 演讲要表达个人的观点。
2. 演讲的开头方式多样:拉近距离,引发思考等。
3. 演讲的结束语有很多种:重申观点,提出号召等。
4. 演讲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
四、布置作业
1. 依自己喜好,从课本或丛书中任选一篇演讲词,在家里进行模拟演讲。
2. 选择演讲过程中自己最满意的片段录成视频发至班级群交流。
【板书设计】
演讲词的特点
演讲要表达个人的观点
开头:拉近距离,引发思考等
结语:重申观点,提出号召等
演讲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
第十一课时
名著导读课
【作品分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中的一部名著,作品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艺术典型。作者在刻画这一人物形象时严格地遵循生活的真实,并不把保尔的坚强意志和刚强的性格看成是天生的,而认为是在英勇的战斗和艰苦的劳动中,在刻苦的学习和严格的律己中锻炼出来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生动而又富于生活气息的语言、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和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使得该书备受广大读者喜爱 。这种唯有真实才能产生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使得读者能完全融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和他的作品。所以,当他以一个战士的超人毅力奋起反抗无情的命运的时候,平凡的生命就在与命运的激烈撞击中迸射出非凡的光芒。这种光芒是永恒的,永远能给苍白的心灵带来光明和力量。
【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经过两年的名者阅读与练习,对名著阅读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虽是外国名著,但叙事性强,他们阅读文本并没有多大难度。在读书方法指导上,本篇名著轻摘抄和笔记,重在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初三的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正在慢慢形成,意志品质的丰满、信念的支撑对于他们来说尤为重要。
【学习内容】
教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
丛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学习目标】
1. 掌握两种读书方法:摘抄和做笔记。
2. 了解故事情节,把握名著内容。
3. 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4. 感知人物形象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 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这段话曾经鼓舞了多少青少年为革命事业奉献一生。它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今天,让我们走进这本名著,走进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世界。
二、活动一:了解作者和作品
(一)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上的名著导读,了解奥斯特洛夫斯基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读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了解到的作家情况和作品主要内容。
参考示例: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6岁参加红军,20岁加入俄共(布)。在苏联国内战争中受伤,身体逐渐恶化,最后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在病榻上写成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三、活动二:学习阅读方法
(一)教师提示学生用教材推荐的两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摘抄:就是选摘、抄录原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等。摘录的内容可以是原作的典故、数据、警句等。
做笔记:主要有写提要和写心得两大类。写提要, 就是用精练的语言准确概括全书的基本内容或要点。写心得, 则是记录自己阅读时产生的体验、感想,写自己对于作品的内容(人物、情节、情感、思想等)和形式(写作技巧、行文风格、艺术特色等)的看法和评价,以及自己在阅读中生发的新认识、新观点。
(二)教师出示自己的摘抄和阅读笔记供学生传阅参考。
(三)学生自主阅读丛书“整本书阅读”板块的“交流平台”,参看其中的摘抄、笔记示例。
四、活动三:自主阅读实践
(一)教师安排学生阅读丛书中的精彩选篇
(二)学生读后自选内容仿照“交流平台”中的示例完成词、句、段摘抄和阅读笔记。
五、活动四:自选探究专题
(一)梳理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画出思维导图。
操作提示:
(1)先初步略读全书,再读相关内容,画出思维导图。
(2)小组展示交流并补充。
(3)形成定稿,班内展示。
(二)摘录一些能够体现保尔·柯察金性格不同侧面的句子和段落,结合这些具体描写和保尔的成长史为他写一篇小传。
操作提示:
(1)依据给人物所画的思维导图,再读有关片段确定写作重点。
(2)列出写作提纲,完成写作。
(3)装订成册,班内传阅。
(三)探究“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操作提示:
(1)通读小说,详细批注心得体会。
(2)整理心得,形成文章。
(3)设计插图,贴于班级文化长廊进行展览。
六、作业巩固
1、背诵名言。
2、摘录优美文句、段落,做3~5张读书卡片,加一个标题,注明作者、出处并背诵。
3、从报纸、杂志、书籍或网上收集资料,参照书上附录,写一篇短小的书评。
板书设计
名著《钢协是怎样炼成的》阅读
摘抄+做笔记
读题目,思考含义;
读作者,了解背景;
读故事,梳理情节;
读人物,分析形象;
第十二课时
读中推进课
【教材分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教材推荐给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名著之一。这部小说是原苏联作家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出版后对全世界一代的青年产生了巨大影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 奥斯特各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所走过的道各,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其小说形象超越时空,超越国界,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震动着数代人的心弦。小说问世不久,便被改编成电影和舞台,并在世界各地流传开来。
【学情分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长篇小说,而且是一部外国作家作品,小说中涉及到的一些人名地名都比较长,开始时学生很难记住,在加上小说叙写的事件时间入远,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又不是很强,因而学生的阅读兴趣很淡,甚至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这些作为老师要给予充分的理解,积极的鼓励带动,要让学生明白这本书所表现的崇高的理想、勇敢、坚持、执着等优秀品质,对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见形成期的中学生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我想,这也是教材编写者们推荐这本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督促、检查学生完整地阅读这本书地情况,尤成为这一堂课的第一个目标。使用竞赛的方式是想激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课堂收果较好。名著的阅读,教师对学生只能是一种引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节课,我旨在教给学生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读书心得从何而来,基于这两点,课堂教学中就设计了这样两个环节,在解读中有意识的带领学生总结读书心得和课前略读、课堂上小组合作精读重点段落的环节设计。我试图让学生明白:名著的阅读,不仅要有浏览,还要有精读,有对语言文字和思想精髓的富有个性化的、深刻的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名著的魅力,才能从名著阅读中
汲取营养。
【学习内容】
教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
丛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多角度评价作者。
2.评价人物,感受人物形象。
3.细读故事情节精彩片段,品味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4.引导学生畅谈读后收获,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开卷有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半部论语治天下”;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现代人则认为“不锻炼便没有体能,不读书便没有智能”;“不阅读的民族便谈不上有民族精神、民族之魂”。
这都强调了读书的好处。是啊,捧-帧书册,看史事五千;品一壶清茗,行通途八百。无须走马塞上,你便可看楚汉交兵:无须程门立雪,你便可听师长谆谆教诲。莘莘学子,自幼苦读经书不惜为此头悬梁,锥刺骨,为的是什么 没有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又怎能成“红楼巨著”:没有纪晓岚“饱览群书,徜徉书海",又何得“天下第一才子”的美称。
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使人摆脱平庸。有人说: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交换过来还是一个苹果,你一种思想我-种思想交换过来就是两种思想。今天老师给大家创设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来说一说你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收获与感受。
(二)活动一:话说作者
(1)让学生从“人、时、地、事、评”五个方面说说作者。
(2)然后让学生以“奥斯特洛夫斯基,我想对你说,你是一个 人,你给我的启示是 ”的形式直抒胸臆,说说心里话。( 小组交流)
(3)了解了他的经历你还会想起那些人 (孙膑、 孙武、司马迁、张海迪、海伦......你还会想起那些名言警句
(例如:一分耕耘- -分收获。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如此传奇的人、可敬的人,他又给我们创造了怎样的不朽人物呢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著中人物进行交流。)
(三)活动二:评论人物
1.让大家说说作品中你最喜欢或者最厌恶或者印象最深刻等等的人物是谁?
2.以“你是我最的人,因为你 ”的形式,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地来说你选择的人物。
3.梳理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画出思维导图。
4.摘录一些能够体现保尔·柯察金性格不同侧面的句子和段落,结合这些具体描写和保尔的成长史为他写一篇小传。
(四)活动三:细读情节
1.同学们在读书时会遇到让你或痛苦或激动或愤慨或感动....的情节(片断),请同学们以“让我感到 _的情节(片段)是 _”的形式娓娓道来。
2.小组交流,师生分享。
(五)活动四:品味语言
1.从自己所作的批注里选择最精彩、最得意的一两处, 以“我最喜欢的字(词、旬)是 _对此,我点评如下_ ”的句式来说说。
(六)活动五:聊侃心得
1.通过“话作者、述情节、评人物”三个环节后,我们引导学生把心中洋溢着的某种情感,某种感悟,某种震撼......说说聊聊,一吐为快。
2.探究“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操作提示:
(1)通读小说,详细批注心得体会。
(2)整理心得,形成文章。
(3)设计插图,贴于班级文化长廊进行展览。
(七)活动六:学以致用
1.让学生围绕“主题确定、题材选取、人物刻画、语言使用、手法.....等几个方面,从小处着手,各抒已见谈谈如何借鉴运用。主要从以后的写作中对自己的借鉴的角度去说。
【例如:(1)“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成为最坚硬的,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 更是需要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自己,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2)小说中的许多故事都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因此读来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今后写作要写真实的事例。(3)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为 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2.小结:读书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提高人生精神境界。一纸豪迈,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轼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是当之无愧的“精神贵族”;“啼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李易安编织着“婉约”一族的羞涩与怅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诉说王维“入禅式的境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唱出了爱国的热......浩荡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用精神激起了朵朵浪花,我们只需徜徉其中,便可感同身受。
结束语:借用冰心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好。
【板书设计】
名著推进
话说作者------众多人物
评论人物------人物形象
细读情节------精彩片段
品味语言------描写方法
聊侃心得------感悟收获
学以致用------指导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