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对立 交融 共生
——长城视角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胡 焕 庸 线
第一篇
华夷峻防——秦汉与匈奴
1、秦为什么要修长城?
抵御匈奴等游牧民族南下侵扰
2、秦为什么能修长城?
国家统一、国力强盛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北击匈奴、收回河套
3、汉长城与秦长城相比有何特点?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休养生息后国力空前强盛;
反击匈奴,夺河套地区,占河西走廊,打通丝绸之路。
太初元年(前104年),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设田官,斥塞卒六十万戍田之。
----《史记》
长城堪称世界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迹。请选择回答:
①长城能有效抵御匈奴袭扰,结合所学从长城军事防御角度加以论证。
②仅凭长城不能有效抵御匈奴进攻,结合材料及所学以西汉加强北方边防的其他措施加以论证。
选择①长城作为综合性军事防御工程,以烽燧为报警系统,城墙为前沿阵地,敌台为前线战斗据点,关城为区域防线的支撑点,后方城障为纵深防线,并以军事道路互相联系沟通,具有强大的防御能力。
太初元年(前104年),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设田官,斥塞卒六十万戍田之。
----《史记》
②仅凭长城不能有效抵御匈奴进攻,结合材料及所学以西汉加强北方边防的其他措施加以论证。
选择②
设河西四郡;
驻军屯田、
移民实边
第二篇
四夷自服——唐与突厥
626年 东突厥颉利可汗率兵进逼长安,太宗领兵隔渭水而阵,突厥退兵。
629年 以兵部尚书李靖和行并州都督李勣等为首统军十余万众出击突厥。
630年 李靖大败东突厥,颉利可汗被俘虏,东突厥灭亡。
各族尊称太宗为“天可汗”。
唐分其故地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右置云中都督以统之。
635年 太宗命李靖统率军队进击吐谷浑,解除吐谷浑对河西走廊的威胁。
636年 太宗命进击高昌,高昌王投降,唐以其地为西州,置安西都护府。
644年 攻下龟兹城,移安西都护府至龟兹,有效控制了广大西部边疆。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整理
根据大事年表,结合所学,概括唐太宗针对突厥采取的措施。
武力征伐;
在东突厥故地设羁縻府州
征服西突厥后设立安西都护府
战而后和,允许一部分东突厥降众迁入内地
对归附的边族地区,唐朝创造性地实施宽松怀柔的“羁縻”政策。
中央政府遵循“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原则,在内附各族部落中设置一种不同于内地的特殊行政区划,分为羁縻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羁縻州的长官多由原先的部落首领担任,可以世袭,朝廷则颁发印信予以确认。部落首领保持其原有的称号与权力,统领原先的部众,自理内部事务,依照本族习俗生活,中央政府不加干预。
——《大学中国史》
概括唐朝羁縻府州制度的特点。
不改变部落原有社会组织和风俗
部落列置州县,分级管理;
长官由原部落首领担任,可以世袭;
中央间接管理,加以节制。
开明团结的民族政策
统治者开放宽容的心态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
——《旧唐书》
贞观之治 国力强盛
“四夷自服”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入
鼎盛时期
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
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据考古发现,西域焉耆地区发现小米、高粱、麦粉、胡麻及铁犁、铁镰等生产工具……一些民族受汉族影响,逐渐改变了原先的生活方式,如回纥人从游牧生活向半定居、定居生活转变,开始营建城市,修建宫殿。
——《大学中国史》
敦煌莫高窟壁画《胡旋舞》
“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 较长城更为坚固。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宁,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康熙帝
“中国(此指汉族地区)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雍正帝
第三篇
塞外一统——清与蒙古
康熙初期的东亚格局
康熙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自汉唐宋至明,历代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未之有也。”
康熙帝是如何“宣威蒙古,并令归心”的?
康熙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自汉唐宋至明,历代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未之有也。”
康熙帝是如何“宣威蒙古,并令归心”的?
康熙帝对蒙古的措施(人物)
平定噶尔丹叛乱。
多伦会盟。
尊崇喇嘛教,册封活佛。
怀柔笼络蒙古上层贵族。
(木兰围场、除夕夜宴、联姻等)
清初面对复杂的北部边疆
局势,康熙帝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来拓展和巩固北部边疆,
请将下列相关事件进行排序( )
①乌兰布通战役
②多伦会盟
③签订《尼布楚条约》
④昭莫多战役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②①④
D ①③④②
B
史书记载乌兰布通战役中清军“左翼军则以优势火器击破噶尔丹用万驼围成的‘驼城’,噶尔丹军遂大败。” 主力被消灭大半,此次战役发生了左图中的( )位置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B
平定噶尔丹叛乱的斗争
①
②
③
④
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清初,西藏最有影响的佛教格鲁派领袖达赖五世来京朝贺,清政府册封以“达赖喇嘛”尊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驻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权。
——《中外历史纲要上》
1、依据材料,分析清朝处理蒙藏地区的原则。
2、与唐相比,清朝对边疆的管理有何重大突破?
1、笼络蒙藏上层人士
因地制宜
尊重蒙藏地区文化和宗教信仰
2、由间接管理到直接管理
基本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请列举长城抗战的史实。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
敬请各位同仁
批评指正!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