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16 13:5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危机·救亡·启蒙》
课程标准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及意义。
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教学分析
一 教学目标
本课力图以梁启超在1895-1902年主要活动为主线,帮助学生认识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产生的深刻影响;知晓维新派、统治阶层、农民群众为了反抗外来侵略所作努力与不足。在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中国近代史上危机、救亡、启蒙的关系。
在探究危机、救亡、启蒙关系问题中,学生初步学习辩证、全面认识历史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增强时空素养和历史解释素养。
课程中,学生感受到那段激荡岁月仁人志士挽救危机的爱国之情之行之意,提升家国情怀。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戊戌维新运动性质与意义
难点:评价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危机、救亡、启蒙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展示梁启超图片引起学生猜测他是谁?提供梁启超的名言“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他是梁启超。
师: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有学者说“读懂梁启超,就可以读懂中国近代史!”提出本课将跟随梁启超一起回顾那段激荡的岁月(1895——1902),一起探究危机、救亡、启蒙的关系。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危机要求救亡。
关键词:维新思想、公车上书
师:梁启超1873年在广东新会出生,1884年中秀才,1889年中举。少年中举可谓是天才少年。据梁启超自己回忆年少时,家人常给他讲“亡宋 亡明国难之事”,使他成长为一名热忱的爱国少年。1890年,梁启超遇到了他一生中(政治生涯)中影响很大的男人。他是谁?康有为。
展示图片:梁启超 17举人 康有为 33秀才引起学生疑惑。
Q:为什么出现举人学生、秀才老师的奇特现象
材料一:“先生乃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取其所挟持之数百年无用之学,更端驳诘,悉举而催陷廓清之”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材料二:“冷水浇背,当头一棒,一旦尽失其故垒,惘惘然不知所从事”——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师生合作解读无用之学,有用之学
梁启超想要借助西学挽救民族危亡。
师 :梁启超师从康有为,学什么?西学。
展示材料,显示悖论。学中学+西学。
结论:康梁维新思想是在民族危机的背景下,对中学、西学、早期维新思想加以改造形成。
师讲述:遇见康有为后,梁启超主要跟随康有为学习。在1895年,康梁组织各省举人“公车上书”。
师 简单介绍“公车上书”。
Q:举人为什么要上书
Q:举人为什么敢上书完成教学目的。
结论:危机要求救亡。此时面对巨大的民族危机维新派与当权者选择救亡。
目标导学 救亡唤起启蒙
关键词:戊戌变法
过渡承接:”公车上书”并未送达光绪皇帝之手,康梁为鼓吹变法奔走呼号,不断努力。办报纸、创办学会。梁启超在《万国公报》、《时务报》上发表许多文章。材料一:“三代以后,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地者积人而成,国者积权而立,故全权之国强,缺权之国殃,无权之国亡。何谓全权,国人各行其固有之权”。
材料二:“昔者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
Q:致弱的根源是什么?怎么办?如何做?
引出 “启蒙”。
展现此时期维新派开启民智的其他做法以及戊戌变法中相关措施。
结论:救亡唤起启蒙。
结论: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新文化运动。
Q:面对启蒙各方的态度如何呢?
材料一:“当时会试举人辇彀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凡被殴击。”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对于变法诏令,两江总督刘坤一给手下指示:“可办办之,否则静候参处。”——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文悌(注:清末官吏,满洲正黄旗人)告康有为,谓:“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於度外。”是时满人反对变法之意态极鲜明。
——钱穆《国史纲要》
结论:
学生探究: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推荐书目: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初集、二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后浪出版社 2006年版)
黄彰建《戊戌变法事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年版)
目标导学:救亡深化启蒙
关键词: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
承接过渡:戊戌变法失败了,梁启超东渡日本。在日本创办了《清议报》并担任主编。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救亡并未停歇。大幅报道另一场救亡运动——义和团运动。
Q:开始,梁启超称义和团为莠民招乱”、“暴徒窃发”,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师总结:梁启超用启蒙来救亡,而义和团在运动过程中反对学习西方。同为救亡,但是方式路线不同。
Q:后来梁启超对义和团运动评价发生变化。你认为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学者认为救亡压倒启蒙。
Q:救亡真的压倒启蒙了吗?
展示义和团运动形势图。提出三个问题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中的态度如何?目的如何?有没有成功
A:东南互保,清政府统治根基动摇。《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Q:为什么没有成功 (从危机、救亡、启蒙出发)
对清政府而言,既有中华民族的大危机,也有自身的统治危机。它的救亡将挽救自身危机置于民族危机之上,因而也排斥启蒙。
从《新民丛报》入手,康有为希望中国像猛狮一样崛起于世界。他怎么做呢?
材料一:“不甘为奴隶,则必无能奴隶我者”——梁启超《饮冰室自由书》
材料二:‘“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梁启超《饮冰室自由书》
结论:救亡深化启蒙。
三、 课堂总结:
Q:梁启超成功了吗?
短时间看梁启超未能成功。
Q:长时间呢?
梁启超们在继续努力。梁启超成功了。
结论:启蒙促进救亡挽救危机。
四、 课堂升华
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与危机。我们应当如何做呢?有学者呼吁当代中国需要一场启蒙运动。最后师生齐声朗诵《少年中国说》。
课后总结与反思
在近代中国,救亡和图存一直是两个突出的课题。李泽厚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曾提出“救亡压倒启蒙”。观点提出后,不同的声音不绝于耳。本课力图对这一关系作浅显的探究。
本课程内容量大。如何在40分钟内有密度、有效度、有温度的进行教学,我还存有很大困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