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但是团民们仍然挥舞着大刀长矛,高喊“义和拳!灯照!”向车站前进…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例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
——【俄】扬契维茨基《八国联军目击记》
1898年9月28日的一幕
1900年7月的一幕
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从一大早开始就被聚集群众围得水泄不通。当“六君子”人头落地,人群中有人叹息、也有人欢呼、嘲笑……
上集之问:吾民醒了乎?
福州 三坊七巷
林觉民故居
冰心故居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番外篇 林觉民,为民之觉醒】
【晚清炮火下的林则徐家族史】
第19课 辛亥革命
你能用教材中的语言作为论据,反驳这一观点吗?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
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
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1)是谁推翻了清王朝?(革命的领导阶级)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
林觉民
邹 容
徐锡麟
秋 瑾
1887年出生于福州三坊七巷一个书香家庭,1905年与大家闺秀陈意映结婚,1907年自费留学日本。
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2)为什么要推翻清王朝?(革命的必要性)
人心在甲午战争以前,未尝对清朝不利。曾国藩的“中兴”与李鸿章的“洋务”原已给清朝挽回了不少威望。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侮,也多多少少转移了民众的仇恨,不再恨清朝而改恨洋人。但是,中兴名臣曾国藩因天津教案而失民众的信仰,洋务专家李鸿章又因对日战败、对日求和而事业破产。爱国的志士由于对清朝失望而决心参加革命阵营的天比一天多。
——黎东方《细说清朝》
看清末新政内容,为何不能给清政府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2)为什么要推翻清王朝?(革命的必要性)
中国积弱,至今极矣!………乃以政治不修,纲维败坏,朝廷则鬻爵卖官,公行贿赂;官府则剥民刮地,暴过虎狼。盗贼横行,饥馑交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呜呼惨哉!
——1894年兴中会宣言
清政府的极端腐败无能!
是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要求改良未果
再看清末预备立宪,清政府“改过自新”了吗?
托克维尔: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凡识时务者皆能知之……潮流万派,皆趋共和。——立宪派代表张謇
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3)怎么才能推翻清王朝?(革命的可能性)
经济:
阶级:
理论:
组织:
军事:
民心: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广泛建立
由于《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设厂制造,清政府不得不放开民间办企业。甲午战争后,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起来,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由此产生。 ——教材P101学习拓展
建立革命组织
1894 兴中会
1904 华兴会
光复会
1905 同盟会
1906 日知会
1907 共进会
1909 文学社
美国檀香山
第一个革命团体
日本东京
第一个革命政党
发动武装起义
1895年 广州起义
1906 萍浏醴起义
1907 潮州黄冈起义
惠州七女湖起义
皖浙起义
钦廉防城起义
镇南关起义
1908 钦州起义
河口起义
1910 广州新军起义
1911 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被俘后的英勇不屈
黄花岗起义战士
福州人林文、林觉民及林觉民的堂兄林尹民,合称为黄花岗“三林”
(三人同年出生、同年牺牲,牺牲时年仅24岁)
史上最感人的情书——林觉民《与妻书》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 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因黄花岗起义失败,林家为避祸仓促将林宅卖给了冰心的祖父谢銮恩。
林觉民牺牲后不久,陈意映生下遗腹子,取名林仲新。一年后,终因思念亡夫过度,终日郁郁寡欢而病死。
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3)怎么才能推翻清王朝?(革命的可能性)
经济:
阶级:
理论:
组织:
军事:
民心: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广泛建立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之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序》
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革命形势发展
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3)怎么才能推翻清王朝?(革命的可能性)
经济:
阶级:
理论:
组织:
军事:
民心: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广泛建立
1911年5月长沙海关英籍税务司伟克非在信中这样写道:“毫无疑问,大多数老百姓是希望换个政府的,……我看在不久的将来,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
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革命形势发展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当初次之失败也(1895年兴中会领导的广州起义),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民众支持反清斗争
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4)清王朝是怎样被推翻的?(革命过程)
四川保路运动
川人之极端反对者,不在借款,而在丧失国权之款;不在路归国有,而在名则国有,实则为外国所有。
——《保路同志会宣言》
调湖北新军去四川镇压……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
8小时攻占湖广总督府
清朝官员逃离武汉
成立湖北军政府
推举黎元洪任都督
41天十几省宣告独立
11月3日,从贵州布政使升任贵州巡抚不到一年的沈瑜庆,在几经犹豫后放弃抵抗,承认贵州独立,将政权移交给革命派,此后以清朝遗老自称。
两图所示事件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东南互保,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根基
太平天国运动后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
2、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隆裕太后被迫宣布清帝退位
六岁的宣统帝
……是用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诏书》
辛亥革命以暴力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国,为2132年的历史打上了一个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公元前221年~公元1911年
3、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材料三: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材料一:
林徽因(林觉民兄长林长民之女),1904年生,1928年与梁思成结婚
材料二: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自觉觉些什么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根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还有哪些历史功绩?
1、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成果
据照片分析袁世凯能够篡夺革命成果的原因有哪些?
袁世凯… 列强…… 革命派…… 立宪派和旧官僚……
2、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案例一:民国三年,戴季陶在旅途中遇一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也”,老农“茫然惶然,连声曰: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案例二:“未庄人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但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人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鲁迅《阿Q正传》(1921年)
3、民众的觉醒程度有限
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化,而不是时代变更。
——费孝通《乡土中国 礼治秩序》
1、肯定其成功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以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可以说是“揖美追欧”的结果,是五四以前80年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几代人的奋斗而取得的最富深远意义的结果,是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实践的一块里程碑。
——陈旭麓《“揖美追欧,旧邦新造”——辛亥革命与王朝时代的终结》
从民主化进程来看,辛亥革命具有显著的进步性
2、理解其失败
要议会民主政治,就必须要有法制的传统。而要有法制传统,又必须要有个人权利意识。而要个人权利意识,又必须要有市场经济的发达。而市场经济的发达,又必须要有中产阶级的社会。要市民社会的发展,要需要知识的教育,要需要发达的那种信息的传播。……中国的情况是怎样的?就是在一个高度专制传统的农业社会上面,安放着一个高度西化的政治系统,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两者之间无法有机的结合。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从经济基础来看,辛亥革命的失败具有必然性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
1911年前,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
1912年1月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民主共和国)
1912年3月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915年 袁世凯称帝(83天后退位)
1917年 张勋拥戴溥仪复辟帝制(12天候退位)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 1640年前,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64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
1789年前,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
1789年7月14日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推翻波旁王朝,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称,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4年 波旁王朝复辟
1815年 拿破仑重返巴黎,推翻波旁王朝;百日之后,波旁王朝再次复辟。
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
……
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来看,辛亥革命所经历的曲折具有普遍性
3、辛亥英雄看成败
此举若败,死者比多,定能感动同胞。近日同胞非不知革命为救国唯一之手段。不可一日缓……故谓吾辈死而同胞尚不醒者,吾绝不信也。嗟呼,使吾同胞一旦尽奋而起,克复神州,重兴祖国,则吾辈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宁有憾哉?
——林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