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5 17:2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是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时所用的笔名。
走近作者
2022-06-15
作者作品集
小说集:
历史小说集:
散文集:
散文诗集:
杂文集:
《呐喊》《彷徨》
《故事新篇》
《朝花夕拾》
《野草》
《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而已集》 《伪自由书》《准风月谈》
拿来主义
鲁迅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说理的方法,学习运用驳论的写作方法;
2.领会鲁迅杂文语言的特点;
3.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
杂文:
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件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特点是“杂而有文”,短小、锋利、隽永,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剧烈的社会斗争中,杂文是战斗的利器;在和平建设年代,它也能起到针砭时弊的作用。
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1.战斗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2.论辩性、形象性的有机结合。
3.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
4.短小精悍。
2022-06-15
《且介亭杂文》缘起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写作背景
1.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清政府,到辛亥革命以后的北洋军阀政府,对外都奉行投降主义路线。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国民党统治集团依附于美、英帝国主义,为了讨好外国主子,从政治、经济到文化都奉行“送去主义”。
2.美、英等帝国主义操纵着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控制着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不断对中国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
3.20世纪30年代,当时国内文化界各种思潮泛滥,在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上,存在着一些混乱的认识。有的主张“封建复古”,有的鼓吹“全盘西化”,有的盲目排外,等等。
鲁迅正是针对这种现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口号。
2022-06-15
字词积累
孱头
自诩
蹩进
剔除
脑髓
犀利
给予
国萃
辩别
残羹冷灸
冠免堂皇
礼上往来
瞌头
拿来
càn

bié

suǐ








注音
改错
打破大门,碰钉子
落后挨打
1作者在第一段批判了哪两种主义
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2.作者对这两种主义分别是如何批判的
闭关主义
直接批判
自己不去
别人也不许来
闭关锁国
“别的”是指一系列媚外求荣的行为,如经济上的赔款,领土的丧失,国家主权的出卖等。作者虽然说“别的且不说罢”,但是当时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指什么。用闲来之笔讽刺“送去主义”。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明确:“不知后事如何”,古董“送去”之后有去无回,讽刺“送去主义”者用古董去讨好列强、媚外求荣。
(2)“捧”字表示尊敬、庄重、小心翼翼,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大师”们毕恭毕敬,谄媚讨好的奴性嘴脸。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明确:(1)“几位”“几张”说明“大师”不多,作品极少,几乎少到了可怜的地步。这说明这些“大师”其实名不副实,徒有虚名。
(3)“在欧洲各国一路的”和“挂”字则勾画出“大师”们大张旗鼓、自鸣得意的丑陋之态。
送去主义--崇洋媚外,毫无自信。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明确:“进步”运用反语,揭露了这种行为表面是一种进步,实则是学术的退步和文化的堕落。“算得”“显出一点”这些词语,则更加表现了作者对这种行为的不屑与不齿。
描绘形象,运用反语,闲笔提及。
感叹号饱含了作者对一系列“送去主义”行径的厌恶,对西方列强的文化侵略的痛恨,对实行拿来主义的强烈渴望。
仔细体会第2段中的“说道:拿来!”这句话的语气以及感叹号的作用。
“说道:拿来!”两个词单独成句,铿锵有力,正义凛然。
2.“送去主义”有什么危害
1.第1段已经写到了“送去主义”,第3段又写“送去主义”,这样矛盾吗 为什么
不矛盾。第1段主要描写“送去主义”的具体表现,揭露丑恶嘴脸。第3段主要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送去主义”的危害:国弱民贫,贻害子孙。
“丰富”和“大度”运用反语,讽刺“送去主义”者的自欺欺人,媚外求荣。
3.作者是如何论述“送去主义”危害的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作者是如何论述“送去主义”危害的
尼采 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发了疯
中国 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
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类比论证 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 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
5.这种区别说明了什么
4.“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抛来”有着较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你可以不接受。
“抛给”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即瞄准目标,专门“抛”过来“给”你,你必须接受。
这种区别说明了当时西方列强和我们的文化交往并不是平等的,而是一种文化侵略。
⑤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吝啬”本来是贬义词,作者贬词褒用,用“吝啬”与上文的“大度”相对照,意为“珍惜”,既再次讽刺了上文的“大度、丰富”,又表明了作者对我国经济、文化财富的正确态度。
1.西方国家当时“送来”了哪些东西 这些东西的背后隐藏着哪些历史
英国的鸦片
德国的废枪炮
法国的香粉
美国的电影
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
种小东西
鸦片战争
甲午海战
八国联军侵华
日本侵华战争
每一次的“送来”都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2.当时的人们对于这些“送来”的东西是什么态度 这种态度会导致什么结果
“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这种态度,要么会导致奴颜婢膝,毫无民族自信;要么又会导致故步自封,闭关自守。都是不可取的。
3.“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 送来的本质是什么
“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送来”是被动接受,而“拿来”是主动获取。
“送来”的是别人剩余的东西,而“拿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
“送来”的本质就是“抛给”,就是侵略。
本文结构特点:先破后立
破:对片面的、错误的、反动的观点进行批驳。
立:证明自己的观点、主张正确。
⑦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主题鲜明。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会思考。
“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能辨别。
“自己来拿”指要主动地亲自来拿--有自信。
1.大宅子指什么
“大宅子”就是文化遗产。
2.对待“大宅子”,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 其本质分别是什么
不敢进门 孱头 全盘否定
放火烧光 昏蛋 历史虚无主义
接受一切 废物 全盘接受
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生动地刻画出“昏蛋”蛮横而没有见识的形象。
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欣欣然”可见废物得意忘形,沾沾自喜之态。“蹩”是走路不稳的样子,形象地描绘出“废物”的病弱和见了鸦片之后的情急与贪婪。
“徘徊”,走来走去,犹豫不决,非常形象地刻画出“孱头”的胆小懦弱。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拿来”的
鱼翅
鸦片
烟枪和烟灯
姨太太
占有 拿来
挑选
吃掉
送药房治病
送博物馆
各自走散
精华
精华糟粕并存
旧形式
糟粕
吸收
去粗取精
反面教材
抛弃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吸收
比喻论证: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例)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
作用: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作者运用比喻论证,用具体的事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对待文化遗产中不同成分的态度,使抽象的论证过程浅显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⑩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
1.“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应该怎么办
2.“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怎样“拿来”
3.“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
会成为新宅子。” “拿来”有何意义
4.“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拿来”主义者的条件
5.“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
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有无别的途径
文章主旨:
文章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新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拿来主义 超时空意义
对洋节:
不崇尚,而是了解它的文化内涵,拿来作为振兴传统节日的借鉴。
对影视文化:
不陶醉于韩剧的唯美、美剧的曲折,而是学习他们输出影视剧时宣传民族文化的商业模式。
对科技:
不停留在购买,而是要学习、要创造,让中国制造变为中国“智造”。
对一切文化、对一切事物:
不故步自封,也不全盘接受,而是以智梦的眼光甄别、借鉴,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