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猫 导学案(学习目标+自主突破+合作探究+课后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猫 导学案(学习目标+自主突破+合作探究+课后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5 17:2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课 猫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
2.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在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4.学会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感受作者对三只猫的不同情感和态度。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人生哲理。
【自主突破】
1.作者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 、 ,我国 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 》《 》等。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污涩( ) 怂恿( ) 怅然( ) 蜷伏( ) 惩戒( ) 妄语( )
3.解释下列词语
(1) 污涩:
(2)怂恿:
(3)提心吊胆:
(4)畏罪潜逃:
【合作探究】
1.为什么最后“我”对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又要“更难过得多”
2.找出文中表现“我”对第三只猫的感情态度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饱含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3.作者通过写第三只猫的遭遇想告诉我们什么
4.假如你就是那只猫,当时你会怎样为自己辩护呢?(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语言要符合身份和地位。)

【课后练习】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诅咒(jǔ)  相称(chèn)  预警 安详
B.倚靠(yǐ) 怂恿(sǒng) 懒惰冤枉
C.蜷伏(quán) 惩戒(chěng) 消耗悲楚
D.虐待(nüè) 污涩(sè) 辨诉断语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它似乎太______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2)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______着。
(3)我很想______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A.活泼 凝望 补救B.大胆 张望 弥补
C.活泼 张望 补救D.大胆 凝望 弥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李老师关切地叮嘱我们天气冷了,要多穿点衣服,免得受凉了。
B.在反腐高压下,一些贪官纷纷畏罪潜逃,但最终还是被抓获归案。
C.小区内的电梯年久失修,频繁地出故障,居民们终日都提心吊胆的。
D.他为社会做了很多贡献,人们都很钦佩他这种默默无闻的精神。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B.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完全取决于他有理想抱负,受到良好教育和自身的刻苦努力。
C.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芯片制造最终会达到发达国家。
D.“上海合作组织”的倡议得到各成员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②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③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④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⑤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⑥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⑦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A.⑦⑤①④⑥③②B.③①⑦⑤②⑥④
C.④①③⑥②⑦⑤D.④⑥③⑦⑤①②
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目前至少有200支新冠疫苗正处于研发中,约有10支疫苗已进入人体实验阶段。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似的跑了进去了。
7.下列各句中,数词或量词表达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患者在接受治疗后2到4周内,体内病毒数量就可迅速下降1千至1万倍。
B.那天下午,栏目摄制组来了一位涉嫌抢劫罪的外国籍男子。
C.水上乐园的瀑布落差高达十六多米。
D.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省部分地区发生的水灾和塌方已造成200多人死亡,300多人下落不明。
8.动物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请根据示例,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动物,仿写句子。
[示例]从小猫的悲鸣中,我们读出了被误解的委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至文末,回答问题。
9.梳理选文中“我”的情感变化过程,每空用两个字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1)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为什么“我”明明不甚喜欢第三只猫,却在它亡失之后“更难过得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是全文的结尾,它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选文,简要评价“我”的形象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自主突破】
1.作家 翻译家 新文化运动《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海燕》《山中杂记》
2. sè sǒnɡ yǒnɡ chànɡ quán chénɡ wànɡ
3. 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畏罪潜逃:犯罪后害怕受制裁而逃走。
【合作探究】
1.对第三只猫的死更难过,是因为它的死,责任在“我”。我因为不喜欢它而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用木棒打它,它是被“我”打伤而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又因为这种负罪感不能消失,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所以“永不养猫”。
2.“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表现了作者对亡失了第三只小猫的愧疚、难过之情。“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痛苦、深深的自责和遗憾之情。
3.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4.略
【课后练习】
1.B 2.A 3.D 4.D 5.C 6.B 7.B
8.(示例)从鸣蝉的欢唱中,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热烈。
9.愤怒 悔恨 悲痛 
10.(1)“畏罪潜逃”一词将猫人格化,赋予它以人的动作,形象生动,让人更容易理解,更具幽默感;同时也表达了“我”的自以为是的心理,与下文写“我”的自责形成鲜明的对比。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我”的悔恨和自责程度之深,生动形象。 
11.①第三只猫是因“我”的误解而亡失的。②“我”永无改正错误的机会了。
12.①结构上,首尾呼应,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果,以永不养猫结尾,呼应开头,总结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②内容上,体现了作者误认为第三只猫是凶手后的自责,由于愧疚和良心的谴责,作者从此永不养猫。 
13.①仅凭表面现象判断是非,说明做事太过武断。②大力惩戒邪恶,表明具有很强的正义感。③发现冤枉无辜后又后悔自责,表明其内心善良、严于自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