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皇帝的新装 导学案(学习目标+自主突破+合作探究+课后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皇帝的新装 导学案(学习目标+自主突破+合作探究+课后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5 17:2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课 皇帝的新装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童话体裁的特点,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2. 通过语言和心理的描写来把握人物形象,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3.培养学生的诚实美德。
【学习重点、难点】
1.通过语言和心理的描写来把握人物形象,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2.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自主突破】
1.给加点字注音
滑稽(   )陛下( ) 头衔( )
骇人听闻(  ) 钦差大臣(  )
随声附和( )  炫耀( ) 
勋章(  )  称职(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不可救药:
②骇人听闻:
③随声附和:
④称职:
⑤炫耀:
3.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 (国家)作家 ,本文选自《 》。他的代表作有童话《
》 《 》《 》等。
4.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
、 和 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 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
【合作探究】
1.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为什么骗术能步步行通?
2.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
3.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4. 写大臣、官员和皇帝三次察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场面相同,但写法各不相同,试就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进行比较。
5.文中的皇帝、大臣、骗子、百姓、孩子各是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课后练习】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爵士(jué)   称职(chènɡ)   御聘(pìn)   妥当(tuǒ)
B. 钦差(qīn) 骇人(hài) 圈定(quān) 愚蠢(yú)
C. 赏赐(cì) 滑稽(jì) 头衔(xián) 呈报(chěnɡ)
D. 炫耀(xuán) 现款(kuǎn) 附和(hè) 陛下(bì)
2. 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这布是华丽的!精至的!无双的!
B. 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幅精神织布,但是一根线的影子也看不见。
C. 他们装作是在把布料从织布机上取下来,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
D.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娇傲的神气。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明的缺点虽然不少,但也不是不可救药。
B. 他经常故意说些骇人听闻的话,我们都习以为常了。
C. 任何时候,我们都得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不能随声附和。
D. 我被故宫富丽堂皇的宫殿深深地吸引了。
成功的试验
①两个大学生乘车来到一个小城市,在一家旅馆投宿,店主像通常所做的那样,问他们姓名、职业、要在此住多久。这两个外地人说:“我们是格芬克城的著名医生。大约要在这儿住三个星期。但您不要将这告诉任何人,因为我们要在这里做一个试验,我们需要安静。”
②好奇的店主问:“究竟做什么试验 ”
③“在格芬克城我们创造了一个奇迹:将死人重新搞活起来。这种试验,我们在那里用了三个星期时间。现在我们要在这里,在另一种条件下重做。”
④显然,店主立即将这奇怪的故事传开了。开始人们对此只是一笑了之,但这两个外地人的行动却渐渐地引人注意了。他俩经常到公墓去,久久地停留在一些坟墓前,其中包括一个富商的年轻妻子的墓。他们同人们交谈,询问有关这个年轻太太和其他葬于此公墓的死人的情况。
⑤整个小城渐渐地处于一种奇异的不安之中。首先是那商人,他真的相信这种神奇的试验会成功,他同城里的医生交谈,现在连医生的脸也严肃起来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快要过去了,肯定要发生什么事了。
⑥第三个星期的周末,这两个外地人收到了商人的一封信。“我曾有过一个像天使一般的妻子,”他写道,“但她重病缠身。我很爱她,也正因为如此,我不希望她重返病体。你们别扰乱她的安宁吧!”信封里放了一大笔标明是作为酬谢的钱。
⑦在第一封信之后,其他的信接踵而来。
⑧一个侄子继承了他叔叔的遗产,很为他死去的叔叔再复活而担忧,一个在其丈夫死后改嫁的女人写道:“我的丈夫很老了,他不想再活了。他已得到了他的安宁。”……这些信的信封里也都放着一笔钱。
⑨两个外地人对此一言不发,夜里继续着他们的公墓之行。这时,小城的市长进行干预了。他当市长才不久,而且很想长期当下去,不愿再跟死去的前任市长会面。他向这两个大学生提供了一大笔钱。“我们的条件是,”他写道,“你们不要再继续试验下去了。我们相信你们能将死人搞活,还可以给你们一份证明。我们这里不想要奇迹,你们立刻离开这个城市吧!”
⑩这两个外地人拿了钱和证明,收拾起他们的行装,离开了这城市。“试验”成功了。
4 文章第④段中加点的“这奇怪的故事”指的是什么
 
5 商人、侄子、女人、市长给两个大学生写信寄钱,让他们停止试验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1)商人的目的: 
(2)侄子的目的: 
(3)女人的目的: 
(4)市长的目的: 
6 第①段中的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7 文章题目“成功的试验”有何深刻含义
 
 
8 第⑤段中“现在连医生的脸也严肃起来了”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9 本文和课文《皇帝的新装》相比较,有何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
【自主突破】
1.jī bì xián hài qīn hè xuàn
xūn chèn
2. ①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
②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③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④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
⑤在别人面前夸大自己。
3.丹麦 安徒生 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卖火柴的小女孩 丑小鸭 海的女儿
4.丰富的想象 幻想 夸张 拟人
【合作探究】
1.(1)“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2)骗子胡说那件衣服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无能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而阿谀奉承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
2. 童话一开头就对皇帝嗜好新衣成癖极尽渲染,两个 骗子毫无顾忌、大胆行骗,竟在皇帝身上施展拳脚,正是抓住了皇帝的致命弱点。赋予奇怪特性的新装,不但迎合皇帝的虚荣,而且用以检验臣民,巩固统治,这样对皇帝就更具吸引力,骗局和皇权就结合起来。
3. 因为骗子说“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大臣们怕人说自己不称职,老百姓怕人说自己愚蠢,皇帝既怕被人说不称职,又怕被人说愚蠢,所以都不敢说真话了。
4.三个场面类似而不同,情趣横生,刻画了皇帝和他的臣属丑恶可笑的嘴脸。
①老大臣和官员察看织布的神态、动作各有不同。老大臣在惊奇之余,先是“把眼睛睁得特别大”,然后又一边称赞,“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最后则“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而那个官员只是“看了又看”,并没进一步的动作。
②心理描写也各有不同。写老大臣用祈使句,表示他的可怜和哀叹;写皇帝则多用疑问句,表示吃惊和怀疑;官员用疑问句,年轻得志自我怀疑。
③语言描写 也各有特色。老大臣不仅反复称赞,而且答应要呈报皇上,表现了他的虚伪、自欺欺人,也再现他当时惶恐的心态。总之,三个人中对老大臣用了较多的笔墨描述。而对大臣的描述则是对皇帝的陪衬和烘托,揭露出整个宫廷,乃至整个社会说假话、互相欺骗、随声附和的恶习。
5皇帝:愚蠢昏庸、穷奢极欲、荒唐虚伪、自欺欺人、极端奢侈、不务正业。
大臣:虚伪奸诈,自欺欺人,明哲保身。
骗子:狡猾、善钻空子、行骗有术。
百姓:胆小怕事,人云亦云。
孩子:天真无邪、敢说真话。
【课后练习】
1. B 2. C 3 B
4个外地人在格芬克城里用三个星期的时间将死人重新搞活起来。
5.1)不希望重病而死的妻子重返人间。
(2)不希望叔叔复活拿回他的财产。
(3)不想和她的前夫生活。
(4)不愿跟死去的前任市长见面。
6 设置悬念,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7 “成功”二字是反语,通过记叙这场虚无试验的成功,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讽刺了小城上到市长、下到普通市民的愚蠢、自私自利。
8 这一神态描写说明两个外地人的实验引起了小城的人的注意,表现了小城的人的愚蠢,同时渲染气氛,引出下文。
9 都讽刺了人们的愚蠢,都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瞒与骗的世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