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2课 寓言四则(蚊子和狮子)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的有关文学常识。
2.从蚊子的成功与失败中得到人生启示。
【学习重点、难点】
1.更进一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体裁。
2.领悟到盲目自高自大的可笑性。
【自主突破】
1、文学常识填空
⑴寓言是___________的一种体裁。用具有_________或_________的假托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给人以启示。
⑵《蚊子和狮子》选自《___________》,作者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作家________。
2、给加点字注音
较( ) 量 凯( )歌 粘( )住
3、解释下列词语
⑴较量:
⑵凯歌:
⑶骄兵必败:
⑷扬长避短:
【合作探究】
1、蚊子是怎样打败狮子的?为什么能打败狮子?
2、蚊子是怎样败给蜘蛛的?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3、这则的寓言有什么寓意?
4、试比较本文和《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在结构和写法上的异同。
【课后练习】
㈠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 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 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1.这则寓言的标题是《 》,选自《 》一书,相传为古希腊寓言作家 所作。
2.文中“粘”的读者是__________;“不料”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点的“这样”一词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么”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叹息”一词写出了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5.蚊子对狮子说这样长的一番话,是因为( )。
A.蚊子说话太罗嗦。 B.意思复杂,没有这多话说不清楚。
C.为了激怒狮子。 D.为了刺激狮子,炫耀自己。
6.文中两次写“蚊子吹着喇叭”,对其正确的理解是( )。
A.两次描写作用都是一样的,表现了蚊子敢于向狮子进攻的无畏气慨。
B.两次描写作用是不一样的,第一次表现蚊子的无畏、果敢;第二次表现蚊子的洋洋自得,不可一世。两相对比,巧妙地点出了蚊子先胜后败的原因。
C.两次描写作用都是一样的,表现了蚊子骄傲自大、洋洋自得的心态。
7.用一则成语来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恰当的一个是( )。
A.骄兵必败 B.夸夸其谈 C.自食其果 D.纸上谈兵
㈡阅读课外语段,回答问题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勿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责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之朝,乐官传视,皆日:“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 莫不然矣。” (选自刘基《郁离子》)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⑴期年出之 ⑵易之以百金
2.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类的是( )
A.自以为天下之美也 B.期年出之
C.献之朝 D.工之侨闻之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岂独一琴哉 莫不然矣。
4.工之侨的琴最初不被国工认可,后来为什么又被众人视为珍宝 这一故事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
参考答案
【自主突破】
1、⑴文学作品 讽刺性 哲理性⑵伊索寓言 伊索
2、jiào kǎi zhān
3、⑴通过比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⑵打了胜仗所唱的歌。⑶骄傲的军队必定打败仗。。
⑷发挥或发扬优点或有利条件,克服或回避缺点或不利条件。
【合作探究】
1、蚊子:冲、咬;狮子:抓。扬长避短打败狮子。
2、蚊子:吹、唱;蜘蛛:粘。骄傲自满败给蜘蛛。
3、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当它得意忘形时却被蜘蛛吃掉了。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4、相同点:结构相同,都是第一段讲故事,第二段议论并得出道理。
不同点:⑴表现方法不同,《赫》把神当作人来写,而《蚊》则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人的情感和性格。⑵描写方法不同,《赫》主要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蚊》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⑶寓意不同,《赫》讽刺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蚊》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就得意忘形的人。
【课后练习】
㈠1.蚊子和狮子 伊索寓言 伊索
2.zhān 意想不到,表现蚊子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折
3.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用爪子抓,用牙齿咬
4.懊悔而又无可奈何
5.D 6.B 7.A
㈡1.⑴周年,满一年 ⑵买 2.A 3. 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4.⑴原因:工之侨把他的琴仿古化制作了,他人以为此琴为古珍⑵揭示现象:很多人都习惯从事物外表判定事物好坏,而不看本质。
译文:工之侨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树,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像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不古老。”便把琴退还回来。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第二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