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4.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ASA)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4.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ASA)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16 09:2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ASA)》
教 学 设 计
使用教材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4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索三角形全等“角边角(ASA)”的判定方法.
2.能运用“角边角”的判定方法进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画图、实验理解和掌握“角边角”的判定方法.
2.通过“角边角”的判定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识图和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全等三角形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通过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在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全等形和实际操作中获得全等三角形的体验,在探究和运用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三角形全等“角边角”的判定方法.
【难点】
三角形全等“角边角”的判定方法的探究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第1个方法,同学们还记得它的内容吗?【在黑板展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纸片】
生:记得.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边角边”或“SAS”.
师:很好!除了这个方法,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呢?这一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问题.先看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将纸片取下,“无意中”将一张纸片撕坏】
不好!老师刚才不小心,将三角形纸片撕坏了一个角,成了一大一小两个部分,影响上课了。你能帮老师一个忙,制作一张和原来完全一样的纸片吗?
用只有一个角的小纸片能做到吗?用含有两个角的大纸片呢?
二、共同探究,获取新知
师:请同学们任意作一个△ABC,然后作一个△A'B'C',使∠B'=∠B,B'C'=BC,∠C'=∠C.
【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作法】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参与引导.
【给出教材中的作法】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作图,边操作边讲解:
(1)作线段B'C'=BC;
(2)在B'C'的同侧,分别以B'、C'为顶点作∠MB'C'=∠B,∠NC'B'=∠C,B'M与C'N交于点A',则△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图后得到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联系,能完全重合吗?
生:【把作好的△A'B'C'剪下,放到△ABC上,得出结论】△A'B'C'和△ABC完全重合.
师:完全重合说明了这样作出的△A'B'C'和△ABC是全等的.
师生共同得到结论:
判定三角形全等的第2个方法: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角边角”或“ASA”.
三、合作交流,深化理解
教师多媒体出示:
【例3】已知:如图,∠1=∠2,∠3=∠4.求证:DB=CB.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然后我提问.
学生交流讨论.
师:DB和CB在哪两个三角形中?
生:DB在△ADB中,CB在△ACB中.
师:要证DB=CB,应证出什么?
生:先证△ADB≌△ACB.
师:怎样证呢?有哪些相等的条件?用什么判定方法?
生甲:∠1和∠2相等是已知的.
生乙:AB=AB是公共边.
生丙:∠3和∠4相等,根据“等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到∠ABD=∠ABC.
师:大家分析得很好.
教师找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下面做,然后集体订正.
证明:∵∠ABD与∠3互为邻补角,∠ABC与∠4互为邻补角(已知),
又∵∠3=∠4,(已知)
∴∠ABD=∠ABC.(等角的补角相等)
在△ADB和△ACB中,
∠1=∠2,(已知)
∵ AB=AB,(公共边)
∠ABD=∠ABC,(已证)
∴△ADB≌△ACB.(ASA)
∴DB=C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四、共同分析,巩固练习
【练习1】已知:如图,∠1=∠2,∠ABC=∠DCB.
求证:△ABC≌△DCB.
【分析】引导学生画出2个分离图形△ABC和△DCB,将已知条件里2组相等的角分别用不同的弧线标注.
及时带领学生再次回顾:
师:判定三角形全等的第2个方法的内容是什么?
生:判定三角形全等的第2个方法是“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师:要证明2个三角形全等,已经具备了几个条件,是“边”方面的还是“角”方面的?
生:已经知道了2组角相等.
师:还少什么条件?
生:还少1组边相等.
师:在什么位置,在每个三角形中是哪一条边?
生:是2组等角的“夹边”,在△ABC中是BC,在△DCB中也是BC.
师:这2条边是什么关系?
生:是公共边BC.
师:这2条边相等吗,是怎么对应的?
生:公共边当然相等,对应关系“BC=CB”.
师:很好!这2个三角形是通过翻转重合的,所以BC的对应边是CB,请同学们注意这一点.
证明:在△ABC和△ACB中,
∠2=∠1,(已知)
∵ BC=CB,(公共边)
∠ABC=∠DCB,(已证)
∴△ADB≌△ACB.(ASA)
【练习2】已知:如图,∠BAD=∠CAD,AD⊥BC,点D为垂足.
求证:△ABD≌△ACD.
【分析】引导学生画出2个分离图形△ABD和△ACD,将已知条件里1组相等的角用弧线标注,由垂直得到的2个直角在原图中已经标注,这2个直角相等学生易于理解.
师:要证明2个三角形全等,已经具备了几个条件,是边方面的还是角方面的?
生:已经知道了2组角相等.一组是∠BAD=∠CAD,另一组是∠ADB=∠ADC.
师:∠BAD=∠CAD是已知的,∠ADB=∠ADC是怎么得到的?
生:是由AD⊥BC得到的.
师:这个要先证明出来.那么根据“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还少什么条件?
生:还少1组夹边相等,也就是AD,还是公共边.
师:这2条边是怎么对应的?
生:AD=AD.
师:很好!这2个三角形是沿AD折叠重合的,所以AD的对应边还是AD.
证明:∵AD⊥BC,(已知)
∴∠ADB=∠ADC,(垂直的定义)
在△ABC和△ACB中,
∠BAD=∠CAD,(已知)
∵ AD=AD,(公共边)
∠ADB=∠ADC,(已证)
∴△ABD≌△ACD.(ASA)
五、一课一结,理清思路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答.
师:你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设计思路: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必然归宿.】
六、布置作业,延伸新知
1.教材P.112习题14.2:第5、7题;
2.《同步练习》P.75基础练习14.2(二):第1-9题.
【设计思路:作业是深化知识、巩固知识、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板书设计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第2种方法: 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记:“角边角”或“ASA” 例3. 学生练习1 课题: 14.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 复习(利用三角形纸片):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第1种方法: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记:“边角边”或“SAS” 已知:△ABC. 求作:△A'B'C',使∠B' =∠B,B'C'=BC,∠C'=∠C. 学生练习2 作业:
“班班通”电脑屏幕 (PPT课件展示)
教学反思
在学生具备了“边角边”基本事实的探究经历的基础上,本课“角边角”基本事实的探究活动就能很顺利地展开.教学意图是:根据要求能唯一地作出一个三角形,能够作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在教学中,通过设计一个三角形纸片动手操作和一个作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比较,发现它们是重合的,得到“角边角”的判定方法,加深他们对这个判定方法的理解和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