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 章末提升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 章末提升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15 21:2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提升
美国←西




家→巴西
   极


区    
重难知识突破
一、美国与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对比
美国 巴西
地理 位置 美国全部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跨寒、温、热三带。其中,美国本土西邻太平洋,东邻大西洋;阿拉斯加州北邻北冰洋,南邻太平洋;夏威夷州位于太平洋中 巴西全部位于西半球,主体位于南半球,部分位于北半球;位于南美洲大陆东部,东临大西洋;绝大部分位于热带,部分位于南温带
地形 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东部为山地、丘陵,中部为大平原,西部为高原山地,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北部是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南部是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地势南高北低
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气候相对单一,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河湖 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美国与加拿大交界处有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流经巴西北部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流域内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
典例1 读美国本土和巴西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两国所处纬度位置,美国主要位于    (温度带),巴西主要位于    (温度带)。受所处纬度和地形的影响,美国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巴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气候分布区。
(2)从气候条件分析,密西西比河与亚马孙河相比,径流量稳定的是    河。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3)美国从巴西进口的农产品可能是 (  )(双选)
A.大豆 B.甘蔗
C.天然橡胶 D.小麦
【解析】第(1)问,根据图示经纬度可知,美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巴西主要位于热带。美国主要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受东、西两侧山脉的阻挡,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地形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的深入,且东部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因此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第(2)问,密西西比河主要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有明显的丰枯期,亚马孙河流经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径流量稳定;植被破坏的影响,可从加剧水土流失、破坏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回答。第(3)问,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强国,主要出口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等农产品;巴西的咖啡、甘蔗、天然橡胶、柑橘、香蕉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答案】 (1)北温带 热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雨林
(2)亚马孙 造成巴西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全球气候
(3)BC
二、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比较
地区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纬度位置 南极圈及其以南 北极圈及其以北
位置、范围 以南极大陆为主体,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所包围 以北冰洋为主体,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所包围
气候 酷寒、干燥、烈风 温度比南极高,降水比南极多,风速比南极小
资源 矿产(煤、石油)、生物(企鹅)、固体淡水资源 矿产(石油、天然气、煤、铁)、生物(北极熊)
科学考察 每年的1~2月(南半球夏季) 每年的7~8月(北半球夏季)
环境问题 滥杀极地动物、臭氧层空洞
典例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地时间2018年2月7日,我国在南极大陆上举行了第五个考察站罗斯海新站选址奠基仪式。
材料二
(1)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最    (大/小)的大洋。
(2)北极地区的主要居民因纽特人是    人种,南极四个现有科考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南极的代表性动物是    。
(3)分析图乙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两极地区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其中更寒冷的地区是    地区,原因是 
 。
【解析】第(1)问,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洋。第(2)问,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南极四个现有科考站中,只有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企鹅是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第(3)问,根据图文资料可以看出两极地区的共同气候特征是寒冷,相较而言南极地区更冷,可从两极地区的海陆差异、地形因素以及地表特征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1)小
(2)黄色 长城站 企鹅
(3)寒冷(酷寒) 南极 海陆差异,南极主要是陆地,北极主要是海洋;地形因素,南极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高;地表特征,南极地表冰雪覆盖,对太阳光有很强的反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