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社会主义革命、改革与演变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梳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改造)、改革主要知识点,理顺相关知识及构建网络。
2、梳理十月革命主要知识点,构建十月革命的知识网络。
3、梳理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基础知识。
4、能运用本专题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梳理主要知识点】
一、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
2、改造对象: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3、改造方式:(1)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2)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等
4、意义: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 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 。
二、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1、重要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 的总方针。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坚持 前提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发展商品经济。(即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农村改革:实行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时间:1985年 (2)重点: 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形成了以 为主体, 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形成政府宏观调控、以间接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5、对外开放:(1)对外开放格局: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了 —— ——沿海经济开放区—— 这样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2)我国在2001年加入了 。
三、十月革命
1、二月革命:(1)1917年3月(俄历2月),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
统治。(2)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
2、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 和
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立局面。
3、十月革命:(1)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彼得格勒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在列宁的指挥下攻占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2)11月7日夜,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宣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选举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世界上第一个
国家诞生。(3) 意义:俄国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创建了
国家。它不仅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而且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它的胜利推动了 在全世界的传播,并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 的道路。十月革命是
开端。
四:苏联解体
⑴ 催化剂:“8.19”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⑵ 标志: 的发表(或独联体建立)。
⑶ 时间: 年底。
⑷ 原因:① 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②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消极影响。③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
战略的影响。
⑸ 苏联解体的影响:苏联解体结束了战后40多年来美苏对峙的局面,标志着
的彻底瓦解,标志着东西方 的结束。
五、东欧剧变
(1) 时间:1989年下半年起(2)概况:从1989年到1992年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急剧变化:短短的两三年间,执政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丧失政权,各国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3)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4)原因:① 历史原因: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模式,无独立自主权。② 内部原因: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的模式;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危机;执政党和政府脱离群众。③ 外部原因: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推动;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易错易混考点】
1、国家的演变:1917年十月革命前是“沙俄”;1917年十月革命后至1922年底,是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1922年底至1991年是“苏联”;1991年后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2、十月革命发生于一战期间,十月革命后苏俄退出一战。
3、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不是国际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而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知识拓展】
1、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的启示
①经济建设一定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②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僵化的经济模式。③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道路。④社会主义国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⑤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改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①中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定的优越性,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还经济妥善地解决了各种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实现了国家的团结和稳定。②苏联的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甚至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加重了经济困难,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
【基础检测】
1、引发“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统一”等现象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 华约建立 B 东欧巨变 C 苏联解体 D 美苏争霸
2、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的成果是
A 击退了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 B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D 平定了国内反革命叛乱
3、如果你穿越时空,来到了1917年11月6日的斯莫尔尼宫,这时正发生的是
A 二月革命 B 辛亥革命 C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 十月革命
4、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突起,东欧各国的最根本变化是
A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B 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文化观念发生变化 D 民族构成发生变化
5、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造成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 改革的失误 B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C 西方的干预 D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6、1991年12月25日晚,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职务。这位领导人是 A 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 戈尔巴乔夫 D 叶利钦
7、1991年12月25日,红蓝白三色旗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以此为标志的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A 67年 B 68年 C 69年 D 70年
8、东欧巨变后,一些国家的版图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这些国家中,一分为二的国家和合二为一的国家分别是
A波兰 德国 B捷克斯洛伐克 德国 C南斯拉夫 德国 D苏联 阿尔巴尼亚
9、在苏联宣告不复存在时,一个松散的国家联合体出现了。它是
A 欧盟 B 苏维埃 C 独联体 D 东盟
10、美国在西欧设立了两个大型广播电台——“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这两个电台公开承认,其主要目的是从美国利益出发,通过向苏联、东欧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及价值观念,促进苏联、东欧的“言论自由”和“人权原则受到尊重”。这种活动我们称之为
A 和平演变 B 新闻自由 C 自由民主 D 文化交流
11、如今你要去东欧国家旅游,你不可能去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捷克斯洛伐克
12、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建立在
A 法国 B 俄国 C 苏联 D 苏俄
13、《列宁在十月》是欧洲电影发展史上一步有较大影响的故事片,它展现的情节有
A 英国“宪章运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巴黎公社革命 D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4、有史学家称1917年是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年,其主要依据是
A 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B 俄国爆发二月革命
C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D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15、下列关于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标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 B 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C 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 标志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16、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 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17、新时期我国最明显的体制就是“改革开放”,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A 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 沿海开放城市的创立 D 内地的开放
18、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响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C 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开
B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十月革命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A 成立了巴黎公社 B 标志苏联解体
C 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D 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段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困农民手中”。
——列宁《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列宁所说的“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段转到资产阶级手里”指的是哪次斗争?哪次斗争“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困农民手中”?
21、(11年柳州)我国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5分)
(1)请观察小华设计的“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分别写出图中A、D两个阶段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2分)【(1)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曾在同盟会纲领中提出过怎样的解决办法 (2分) (12怀化)】
(2)在党和国家土地政策的法规指导下,B阶段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仔细观察“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指出A、B、C、D中哪一阶段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使农民的土地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2分)(12怀化)】
(3)从D阶段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来看,党和国家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1分)
【(3)党和国家在B阶段采取的哪一举措实现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2分) (4)C阶段我国的农业生产遭到了极大破坏,到D阶段实行的哪一政策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2分)(12怀化)】
(1)A阶段: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或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将封建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1分)
D阶段: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者实行包产到户) (1分)
(2)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2分)
(3)围绕有利于“三农”的角度回答:有利于解放农业生产力;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民得到实惠(答对其中之一即可,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