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五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共24分)
1.(2分)下列在数轴上最接近0的是( )
A.1 B. C.﹣ D.﹣1
2.(2分)比大且比小的分数有( )个。
A.1 B.2 C.无数
3.(2分)的分子加上1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A.2 B.10 C.24 D.45
4.(2分)分子与分母相差1的分数一定是( )
A.真分数 B.假分数 C.带分数 D.最简分数
5.(2分)把2米长的一根绳子对折3次,每段绳子占全长的( )
A. B. C. D.
6.(2分)在、、、四个分数中,分数单位最小的是( )
A. B. C. D.
7.(2分)异分母分数分子不能直接相加、减的原因是( )
A.分数的大小不同 B.分数单位不同
C.分数单位个数不同
8.(2分)一个火车车厢的容积约是60( )
A.立方米 B.毫升 C.立方分米 D.升
9.(2分)下面各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B. C. D.
10.(2分)将4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盒子包成一包,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2厘米,下面4种包装,( )种最省包装纸。
A. B.
C. D.
11.(2分)下面三个图形中(每格是正方形),不是立方体表面积展开图是( )
A. B. C.
12.(2分)一个长方体,若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所有棱长的和是12cm,则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
A.72cm B.48cm C.36cm D.24cm
二、判断(共6分)
13.(1分)1小时的相当于3小时的。
14.(1分)最简分数的分子一定小于分母. .
15.(1分)体积相等的长方体,表面积一定相等. .
16.(1分)约分时,分数值越来越小。
17.(1分)4个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人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6场.
18.(1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三、填空(26分)
19.(1分)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把零下12℃记作 ℃。
20.(2分)2020年3月,新冠疫情期间某加工厂计划用7天时间完成一批医用外科口罩的加工,平均每天加工这批口罩的 ,5天后还剩下这批口罩的 。
21.(3分)分母为9的分数中,最大的真分数是 ,最小的假分数是 它们相差 .
22.(3分)的分数单位是 ,它里面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最小的质数。
23.(2分)五(1)班有男生24人,比女生多4人,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人数的 ,这里的单位“1”是 。
24.(2分)a和b都是自然数,且a=8b,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
25.(4分)= ÷ ==0.6
26.(2分)4500毫升= 升;50dm2= m2
27.(1分)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米.
28.(1分)90多个鸡蛋,如果装进4个一排的蛋托中,正好装完;如果装进6个一排的蛋托中,也正好装完。这些鸡蛋一共有 个。
29.(1分)至少用 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30.(1分)如图所示,如果点Y的位置表示为(5,4),则点X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31.(1分)一包食盐的包装袋上标着:净重500±1克。表示什么意思? 。
32.(1分)在一次抗震救灾捐款活动中,小丽和小芳都捐了各自零花钱的,她们两人捐钱同样多吗?为什么? 。
四、计算(共26分)
33.(8分)直接写得数。
①﹣= ②﹣= ③﹣= ④1﹣=
⑤+= ⑥+= ⑦+= ⑧1﹣﹣=
34.(9分)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 ++ ﹣+﹣
35.(9分)解方程。
+x=1 x﹣= x+=
五、看图填一填、画一画(共9分)
36.(9分)(1)方华家在广场的 偏 °方向 米处。
(2)从广场出发向 偏 °方向走 米,就到达小南家。如果每分钟走60米,从广场到达小南家需要 分钟。
(3)强强家在广场南偏西30°方向750米处。请画出强强家的位置。
六、解决问题(共29分)
37.(5分)修一条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第二周修了全长的,第三周要把剩下的全修完。第三周要修全长的几分之几?
38.(5分)一个正方体鱼缸,从里面量棱长是60厘米,缸内水深30厘米。把一条鱼放入鱼缸后,水面上升到31厘米,这条鱼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9.(9分)全民健身中心新建了一个长50米、宽30米、深2.4米的露天游泳池。
(1)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在游泳池的底面和内壁贴上瓷砖,贴瓷砖的面积有多大?
(3)要在游泳池中注入2米深的水,需要多少立方米水?
40.(5分)五(6)班有四十多名同学,如果每6人分一组,就多3人,如果每7人分一组也多3人。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
41.(5分)(1)这是一幅 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不仅能反映数量的 ,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 。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城镇和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都呈 趋势。
(3)相对而言, 的学生患近视情况要好一些。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五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共24分)
1.【分析】数轴是规定了原点(0点)、方向和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原点的左边是负数,从原点向左的每个单位长度分别是﹣1、﹣2、﹣3.....,﹣1距离0是一个格;把0左边第一个单位长度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右边是正数,从原点向右每个单位长度分别是1、2、3......,1距离0一格,把第一个单位长度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距离0半格,画图表示,据此解答。
【解答】解:如图:
,通过数轴图可知,﹣距离0最近。
故选:C。
【点评】本题是考查数轴的认识,数轴是规定了原点(0点)、方向和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2.【分析】先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或若干倍,则在这两个新分数之间会有无数个分数,据此即可进行判断。
【解答】解:因为,=
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扩大到原来的20倍、30倍......,则比大且比小的分数有无数个。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分析】分子5加上10后是原来的几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分母也是原来的几倍,分数的大小才不变,据此计算解答。
【解答】解:分子:5+10=15,15÷5=3
分母:12×3=36,36﹣12=24
因此分母应加上24。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这一性质解答即可。
4.【分析】在分数中,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为假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为真分数.由此可知,分子与分母相差1的分数可能是真分数,也可能是假分数;在分数中,分子与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为最简分数.由于分子与分母相差1,即这两个自然数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自然数中,相邻的两个自然数(零除外)一定互质,则分子与分母相差1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解答】解:根据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可知,分子与分母相差1的分数可能是真分数,也可能是假分数;由于自然数中,相邻的两个自然数(零除外)一定互质,根据最简分数的意义可知,分子与分母相差1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故选:D.
【点评】明确自然数中,相邻的两个自然数(零除外)一定互质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5.【分析】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对折1次,被平均分成2段,每段占全长的;对折2次,被平均分成4段,每段占全长的;对折3次,被平均分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
【解答】解:把2米长的一根绳子对折3次,这条绳子被平均分成8段,每段绳子占全长的。
故选:B。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弄清这条绳子对折3次平均分成的段数是关键。
6.【分析】分数单位是一个数学学科术语。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即分子是1,分母是正整数的分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分数单位就越小,也就是分母越大,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解答】解:因为题目的几个分数的分母8>5>4>3,的分母8最大,因此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就是最小的。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根据分母的大小比较。
7.【分析】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即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加减。
【解答】解:异分母分数分子不能直接相加、减的原因是分数单位不同。
故选:B。
【点评】明确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是解题的关键。
8.【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容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即可。
【解答】解:一个火车车厢的容积约是60立方米。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9.【分析】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它的分母只含有2和5两种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解答】解:25=5×5,所以能化成有限小数。
16=2×2×2×2,所以能化成有限小数。
20=2×2×5,所以能化成有限小数。
,6=2×3,所以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判断方法,判断时要注意:这个分数必须是最简分数,还要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10.【分析】根据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可知,把4个长方体盒子的最大面重合摞起来,拼成一个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2×4)厘米的长方体,这样包装最省包装纸。据此解答。
【解答】解:把4个长方体盒子的最大面重合摞起来,拼成一个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2×4)厘米的长方体,这样包装最省包装纸。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及应用,关键是明确:把4个长方体盒子的最大面重合摞起来,这样包装最省包装纸。
11.【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11种特征,图B和图C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1﹣4﹣1”型,是正方体展开图;图A不属于正方体展开图.
【解答】解: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图B和图C是正方体展开图;图A不属于正方体展开图.
故选:A。
【点评】正方体展开图有11种特征,分四种类型,即:第一种:“1﹣4﹣1”结构,即第一行放1个,第二行放4个,第三行放1个;第二种:“2﹣2﹣2”结构,即每一行放2个正方形,此种结构只有一种展开图;第三种:“3﹣3”结构,即每一行放3个正方形,只有一种展开图;第四种:“1﹣3﹣2”结构,即第一行放1个正方形,第二行放3个正方形,第三行放2个正方形.
12.【分析】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四条棱长度相等,按长度可分为三组,每一组有4条棱,据此利用12乘4即可求出棱长总和。
【解答】解:12×4=48(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特征及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根据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二、判断(共6分)
13.【分析】因为1小时=60分钟,1小时的是60×=45(分钟),3小时=180分钟,3小时的是180×=45(分钟),时间相等。
【解答】解:1小时的相当于3小时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单位的换算和分数乘法的应用。
14.【分析】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或者说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如:、、,分子不一定小于分母;据此判断.
【解答】解:最简分数的分子一定小于分母,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最简分数的意义,最简分数不区分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即最简分数的分子可以大于分母.
15.【分析】若两个长方体形的箱子,它的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另一个的长是12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1厘米,分别算出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进行比较.据此解答.
【解答】解: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长方体的体积是:
5×4×3=60(立方厘米),
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5×4+5×3+4×3)×2,
=(20+15+12)×2,
=47×2,
=94( 平方厘米).
长12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1厘米的长方体的体积是:
12×5×1=60(立方厘米),
长12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1厘米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12×5+5×1+12×1)×2,
=(60+5+12)×2,
=77×2,
=154( 平方厘米).
它们的体积相等,表面积不相等.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通过举例验证体积相等的长方体,它们的表面积不一定相等.
16.【分析】约分是指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所以约分时,分数值大小不变。
【解答】解:根据约分的意义可知,约分时,分数值大小不变,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约分的意义,关键是知道约分时,分数值大小不变。
17.【分析】由于每个人都要和另外的3个人赛一场,一共要赛:3×4=12(场);又因为两个人只赛一场,去掉重复计算的情况,实际只赛:12÷2=6(场),据此解答.
【解答】解:4×(4﹣1)÷2
=4×3÷2
=12÷2
=6(场)
答:一共需要进行6场比赛.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握手问题的实际应用,要注意去掉重复计算的情况,如果班级比较少可以用枚举法解答,如果班级比较多可以用公式:比赛场数=n(n﹣1)÷2解答.
18.【分析】在数轴上“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解答】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答案√.
故答案为:√.
【点评】根据数轴的认识我们可以知道,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位于左边的数记作“﹣”,位于右边的数记作“+”,它既不是正数,也不同负数.
三、填空(26分)
19.【分析】气温高于0℃记作正,则低于0℃就记作负。
【解答】解: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把零下12℃记作﹣12℃。
故答案为:﹣1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看清规定哪一个为正,则和它意义相反的就为负。
20.【分析】根据题意,把这批口罩的总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7天加工,也就是把它平均分成7份,每一天加工的数量就占总数的,2天加工的数量就占这批口罩的,那么5天加工的数量就占这批口罩的,利用总数“1”减去加工完的,就表示剩下的这批口罩的几分之几。
【解答】解:1
5
1﹣=
答:平均每天加工这批口罩的,5天后还剩下这批口罩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及应用。
21.【分析】根据真分数的意义,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是真分数,分母为9的真分数的分子是可以是1至8的自然数,其中分子是8时的真分数最大;根据假分数的意义,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是假分数,在所有的假分数中,分子、分母相等的假分数是了小,即分母为9的假分数中,分子是9的假分数最小。根据同分母分数减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即可求出分母是9的最大真分数与最小假分数的差。
【解答】解:分母为9的分数中,最大的真分数是,最小的假分数是它们相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有真分数的意义、假分数的意义、简单的分数减法计算。
22.【分析】分数单位是一个数学学科术语。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即分子是1,分母是正整数的分数,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是2,化成假分数就是,求出两个分数的分子差即可。
【解答】解:的分数单位是,分子是6,也因此有6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22﹣6=16,因此再添上16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最小的质数。
故答案为:,6,16。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
23.【分析】根据题意,先用男生人数减去4求出女生人数,根据分数的意义,利用女生人数除以男生人数,这里的单位“1”表示把占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是单位“1”,本题是据此解答。
【解答】解:24﹣4=20(人)
20÷24=
是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
答: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人数的,这里的单位“1”是男生人数。
故答案为:,男生人数。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女生人数,利用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读方法解答。
24.【分析】如果a=8b,(a和b都是不为0自然数),则a÷b=8,即a是b的整数倍,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得,a÷b=8,可知a是b的倍数,所以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最小公倍数是a.
故答案为:b,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25.【分析】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因此0.6是一位小数,分母就是10,分子就是6,化成最简分数就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求出与它相等的分数即可;0.6是3除以5的商,据此解答。
【解答】解:0.6=3÷5(答案不唯一)
0.6===
故答案为:5,3,5,12(除法算式的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小数与除法算式的关系及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
26.【分析】低级单位毫升化高级单位升除以进率1000;
低级单位平方分米化高级单位平方米除以进率100。
【解答】解:4500毫升=4.5升;
50dm2=0.5m2。
故答案为:4.5,0.5。
【点评】本题是考查体积(容积)的单位换算、面积的单位换算。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
27.【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它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棱长总和除以12即可求出它的棱长,再利用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解答即可.
【解答】解:36÷12=3(米)
3×3×6=54(平方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54平方米.
故答案为:5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正方体棱长之和公式、正方体表面积公式的实际应用.
28.【分析】由装进4个一排的蛋托中,正好装完。如果装进6个一排的蛋托中,也正好装完,可知这些鸡蛋的个数是4和6的公倍数,因为是90多个鸡蛋,所以这些鸡蛋的个数是4和6的公倍数中大于90小于100的数。因此先求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然后乘自然数1、2、3、4…,从中找出在90~100的4和6的公倍数即可。
【解答】解:4=2×2,6=2×3,
所以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2×3=12
12×1=12,12×2=24,12×3=36,12×4=48,12×5=60,12×6=72,12×7=84,12×8=96,
一共有96个鸡蛋。
答:这些鸡蛋一共有96个。
故答案为:96。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由装进4个一排的蛋托中,正好装完。如果装进6个一排的蛋托中,也正好装完,可知这些鸡蛋的个数是4和6的公倍数。
29.【分析】假设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体积是1立方厘米,拼成的稍大的正方体棱长至少是2厘米,体积为8立方厘米,进一步求出个数.
【解答】解:假设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体积:1×1×1=1(立方厘米);
稍大的正方体棱长至少是2厘米,体积:2×2×2=8(立方厘米);
需要小正方体的个数:8÷1=8(个).
故答案为:8.
【点评】此题考查运用正方体的特征与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来解决问题.
30.【分析】根据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列数在前,行数在后。据此解答。
【解答】解:如果点Y的位置表示为(5,4),则点X的位置可以表示为(2,3)。
故答案为:(2,3)。
【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对的写法,即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
31.【分析】净重500±1克,也就是这包盐的实际重量最低(500﹣1)克,最高(500+1)克,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一包食盐的包装袋上标着:净重500±1克。表示:
499克≤这包盐的实际重量≤501克。
故答案为:499克≤这包盐的实际重量≤501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净含量范围的意义,要熟练掌握。
32.【分析】小丽和小芳的零花钱不一定一样多,也就是它们的单位“1”不一定相同,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因为的单位“1”不一定相同,所以小丽和小芳各自零花钱的不一定相同,所以小丽和小芳捐的零花钱不一定一样多。
故答案为:不一定,因为小丽和小芳的零花钱可能不一样多,所以各自的也就可能不一样多。
【点评】明确的单位“1”不一定相同是解题的关键。
四、计算(共26分)
33.【分析】根据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⑧1﹣﹣,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计算。
【解答】解:
①﹣= ②﹣= ③﹣= ④1﹣=
⑤+= ⑥+= ⑦+=1 ⑧1﹣﹣=
【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34.【分析】(1)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根据加法交换律计算;
(3)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性质计算。
【解答】解:(1)﹣+
=+
=
(2)++
=++
=1+
=1
(3)﹣+﹣
=(+)﹣(+)
=1﹣1
=0
【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律简便计算。
35.【分析】(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
(2)方程两边同时加上;
(3)方程两边同时减去。
【解答】解:(1)+x=1
+x﹣=1﹣
x=
(2)x﹣=
x﹣+=+
x=
(3)x+=
x+﹣=﹣
x=
【点评】熟练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五、看图填一填、画一画(共9分)
36.【分析】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00米,据此即可求出它们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进而依据它们之间的方向关系,即可描述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可以在图上标出它们的位置。
【解答】解:(1)300×2=600(米)
所以,方华家在广场的北偏西30°方向600米处。
(2)300×3=900(米)
900÷60=15(分钟)
所以,从广场出发向北偏东60°方向走900米,就到达小南家;如果每分钟走60米,从广场到达小南家需要15分钟。
(3)750÷300=2.5(厘米)
所以,强强家在广场南偏西30°方向,实际距离2.5厘米处,所以它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北,西,30,600;北,东,60,900,1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线段比例尺的意义,以及依据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六、解决问题(共29分)
37.【分析】把这段路全长看作单位“1”,全长“1”﹣第一周修的分率﹣第二周修的分率=第三周修的分率。
【解答】解:1﹣
=
=
答:第三周要修全长的。
【点评】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38.【分析】鱼的体积等于水面上升的体积,即等于底面是边长为60厘米、高是(31﹣30)厘米的长方体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解答】解:60×60×(31﹣30)
=3600×1
=3600(立方厘米)
答:这条鱼的体积是3600立方厘米。
【点评】明确鱼的体积等于水面上升的体积以及长方体体积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39.【分析】(1)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指这个游泳池上面的面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列式计算。
(2)贴瓷砖的面积是指这个长方形游泳池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五个面的面积和。
(3)根据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计算出游泳池里面水的体积,
【解答】解:(1)50×30=1500(平方米)
答: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1500平方米。
(2)(50×2.4+30×2.4)×2+50×30
=(120+72)×2+1500
=192×2+1500
=384+1500
=1884(平方米)
答:贴瓷砖的面积是1884平方米。
(3)1500×2=3000(立方米)
答:需要3000立方米水。
【点评】本题考查长方体表面积、体积的应用题,解题关键是理解占地面积、贴瓷砖面积应该计算哪些面,再根据长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列式计算。
40.【分析】只要求出6和7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再加上3,即可得解。
【解答】解:6和7是互质数,
所以6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6×7=42
42+3=45
答:这个班有45名同学。
【点评】灵活应用最小公倍数的求解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41.【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所以复式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又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2)从图中可看出,城镇学生患近视人数从一年级2人、二年级3人、三年级6人、四年级10人和五年级16人,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从一年级1人、二年级2人、三年级4人、四年级6人和五年级10人,随着年级的升高,患近视人数也是上升趋势。
(3)可从农村每个年级患近视人数比城镇要少,判断农村的学生患近视情况。
【解答】解:(1)这是一幅复式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不仅能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城镇和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都呈上升趋势。
(3)相对而言,农村的学生患近视情况要好一些。
【点评】灵活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