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二册第八课《瓢虫的花衣裳》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二册第八课《瓢虫的花衣裳》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3-05-21 09:3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瓢虫的花衣裳说课稿
今天我向大家展示的是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本第二册第八课《瓢虫的花衣裳.》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瓢虫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世界里瓢虫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
看动画片,猜谜语,动一动手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尝试用彩色笔、彩色纸,橡皮泥等多种材料制作
色彩斑斓的瓢虫。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各种瓢虫,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瓢虫的花衣裳》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本节课前面
安排了《有趣的半圆形》《摸一摸、画一画》《小挂饰》等课,已经让学生接触到了物体的性状,用彩笔进行绘画,用彩纸等手工材料来表现画面,而《瓢虫的花衣裳》这节课是在此基础上用剪纸、绘画、综合材料等综合材料来表现画面,复习运用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而本节课又为后面课程安排打下了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颜色的瓢虫,感知瓢虫的外形和色彩,感受瓢虫的美,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装饰瓢虫。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用绘画、剪纸、泥塑等多种方法表现瓢虫的美,尤其利用废旧材料和彩泥等综合材料来做瓢虫,并注重色彩的搭。拓展学生对瓢虫的表现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孩子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相形丰富,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而《瓢虫的花衣裳》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的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的理解和学生请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1、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中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通过观察瓢虫和废旧材料的利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意识。
3、通过观察、分析、尝试、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瓢虫资料、半圆形物品、彩纸、橡皮泥、绘画工具等。
2、教师准备:实物投影、课件、瓢虫图片,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的范作。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动画引人,激发审美期待。
“小朋友们,想不想猜谜语呀?”这时播放动画,吸引学生的听觉、视觉,使他们进人情境,让学生说说在哪见过瓢虫,都见过什么颜色的瓢虫。学生争先恐后将课堂推向第一个高潮,这时老师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瓢虫的花衣裳》。从学生兴趣、到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2、观察发现,感知瓢虫的外形及色彩美。
用课件展示不同颜色的瓢虫,以突出瓢虫的花,让学生感受一下色彩的美,为下一步才会创作打下基础。接着在欣赏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比如它是什么性状?都有哪部分组成?这是本课的重点。通过让学生直观掌握绘制瓢虫的方法把观察到的外形稍作裁剪或装饰,在给它们穿上美丽的花衣裳就能创造出许多美丽的瓢虫来,儿童的造型方法生动、变形、夸张、甚至抽象,鼓励小朋友大胆用色,以儿童特有的天性,绘画语言会更生动、更具表现力接下来出示教师反作,分组欣赏,说一说老师使用了那些材料?是怎样做出来的?你准备用哪些材料去做?最后,小组交流:怎样用自己的材料做成一只漂亮的瓢虫?(通过欣赏教师作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分析制作材料和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达对事物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以及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