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优质课件---7 诗三首--归园田居(其一)(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优质课件---7 诗三首--归园田居(其一)(共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5 22:4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陶渊明
田园诗人
五柳先生
靖节先生
隐逸诗人
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挚,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其创作有饮酒诗、田园诗、隐逸诗三大类。其中成就最高的是田园诗,且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代表作:《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饮酒》等。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领悟陶渊明诗意田园的内涵;
2.感受诗人的隐士情怀,领悟其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与人生境界。
*
[学习目标]
1、以“归”为线索,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黑暗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
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感觉如何?
朗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
整体感知
田园
首先:3、归向何处?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自由 安逸 喜悦
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4、归去如何?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远近结合
情景交融
以动衬静
和谐恬静
*
诗中的每一句诗都能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图片,请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
*
*
*
*
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把农村中最
常见的事物,描绘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近景
远景


有声衬无声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
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
官场生活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
1、从何而归?
*
*
2、


而归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1.社会动荡,时局不稳
3个朝代,10个皇帝
2.政治黑暗,门阀森严
虽出身仕宦,但家道衰微
3.官场结党营私,勾心斗角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 泰伯》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尽心上》
*
29至42岁
五次出仕 四次归隐
首次出仕任州祭酒
第二次出仕桓玄军幕
第三次出仕刘裕参军
第四次出仕刘敬宣参军
第五次出仕为彭泽令
归隐过程
*
我们常常说文如其人,那么你从诗中你感受到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清高孤傲、与世不合
洁身自好、甘于清贫
向往田园、淡泊名利
返璞归真、忠于内心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苏轼
*
有人说陶渊明弃官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选择,也有人说他的选择是勇敢高洁的,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的这种弃官归隐的人生选择的?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值得赞赏?
扩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