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辅仁中学2012-2013学年第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初三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粼次栉比(zhì) 愚氓(máng) B.心无旁骛(wù) 瑕疵(cī)
C.明眸善睐(móu) 龟裂(jūn) D. 栩栩如生(xǔ) 摒弃(bì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让人另眼相看。
C.新的作家和作品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地涌现出来。
D. 易中天老师在演讲中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令同学们目不暇接。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A.被:同“披”,穿。 B.腰:挂在腰间。 C.臭:气味。 D.艳:艳丽。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张教授在某刊物上发表的那篇关于人身保险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B.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为发明电灯,曾做过数以千次,但都失败了。
C.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量改变自己能改变的部分。
D.森林面积的萎缩,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威胁人类生存,甚至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5.下列有关名著的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水浒传》《西游记》《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分别是施耐庵、罗贯中、乔纳森·斯威夫特和奥斯特洛夫斯基。
B.鲁智深三拳打死恶霸郑屠,为了避免官司,他一边骂郑屠诈死,一边拔腿就走。这些情节表现了鲁智深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
C.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集。其中有一篇文章选取了“猫”这一形象,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这篇文章就是《狗·猫·鼠》。
D.孙悟空经历曲折,菩提祖师传给他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观音菩萨规劝他改邪归正,皈依佛门;唐僧带领他去西天取经,修成正果。
6.对下面这则新闻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北京时间5月8日23点45分,万众期待的2012年欧洲杯开幕式拉开帷幕,亦如以往的欧洲杯一样,本次在波兰的开幕式延续了多年的一贯风格,简洁明快但富有文化气息。虽然开幕式仅有短短13分钟,但我们从中再次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震撼,或许欧洲杯的核心价值,对于每一个参与者来说都已经了然于心,那就是团结、竞争和激情。
A.波兰开幕式于5月8日23点45分举行。
B.2012年欧洲杯开幕式在波兰拉开帷幕。
C.欧洲杯的核心价值——团结、竞争和激情。
D.万众期待的2012年欧洲杯开幕式拉开帷幕。
二、阅读与赏析(49分)
(一)(12分)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①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时孙策已薨,(孙)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区区欲尊事义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而不获者,以项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为害也。今之曹操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犹昔项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②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竟长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曰:“今尽力—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③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权不以介意,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
注释:①囷:粮仓。②卒:同“猝”,猝然。③訾(zǐ):毁谤,非议。
7.下列句中的“以”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策之不以其道 B.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C.以塞忠谏之路也 D. 扶苏以数谏故
8.下列对文章内容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鲁肃为人仗义疏财,因此周瑜与他结下了深厚情谊,后来又把他推荐给孙权。
B.针对江东形势,鲁肃的“榻上策”颇有见地,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
C.鲁肃认为孙权无法与曹操相争,但只要占据长江天险,将来就可以跟齐桓公、晋文公一样,在诸侯纷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就一番霸业。
D. 孙权很欣赏鲁肃,而张昭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却认为鲁肃不够谦虚,多次非议、诋毁他,说他年轻不懂事,不能重用。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瑜因荐肃才宜佐时 佐:________ ②四方云扰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云:________
③肃窃料之 窃:_________ ④冀以辅汉耳 冀:________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4分)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1.“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5分)
①蜘蛛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人类祖先很早就知道蛛丝强韧耐用,可以用它织成渔网。今天,波利尼西亚、汤加等太平洋岛国的居民,仍在使用这种原始工具捕鱼。获得一张这样的网比人工编织要方便多了,只需把特制的模型木架放入蜘蛛聚集出没的树林里,用不了一个月,密密的蛛丝就会把它包裹的严严实实,将蛛丝从模型上轻轻褪下,就是一张实用的天然渔网。
②神奇的蛛丝也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
③科学家发现,蜘蛛腹部有六个丝腺,分泌着各不相同的蛋白质溶液或粘液。这些溶液或粘液,在蜘蛛腹下喷丝头的压力作用下产生六种丝。这当中最有韧性的一种是牵引丝,用来固定和支撑猎网。猎网上另一种一圈一圈的螺旋状蛛丝,具有很强的粘滞性,也极富弹性,将其拉长3倍后,仍然可以弹回原状。蛛丝的承受力和强度也是惊人的。专家实验证实,亚马逊密林里的游走蜘蛛吐的丝是同类中最强劲的,每一根细细的蛛丝可以经得住90克的拉力。假如能制造出一根铅笔粗的这样的蛛丝,它就能够勾住在航空母舰上降落的战斗机,其强度是同样粗细的合金钢缆的6倍,重量却轻得多。
④蜘蛛有吞食同类的习性,所以人工养殖蜘蛛几乎是不可能的。科学家便想到用转基因的方法获取“蛛丝”。遗憾的是,几经努力,科学家也没能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得到与蛛丝特性相同的纤维。经过研究,他们发现,蜘蛛在它的喷丝头里不知怎么地就把粘液变成了扯不断的细丝——不湿也不脆,而且相当坚韧和富有弹性。也就是说,模拟蜘蛛怎样吐丝是最难办的事。
13. 文章第①段从生活实例说起,有哪些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③段的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4分)
①读书是获得学问的重要途径。好读书还必须会读书,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读书呢 古今中外很多学者用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动笔墨不读书。
②“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摘录下来。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写出了一篇篇文章。接着,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③“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可以积累知识、练习写作。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者、诗人顾炎武,在大量阅读的同时,按经文、吏治、诗赋、史地一一摘录,编写,增改;几十年读书不辍,动笔不断,一部见解深刻、考证翔实的《日知录》也就随之问世了。其他关于读书的书,古的如《读书止观录》,近的如《书香信》、《耕堂读书记》——都是“边动笔墨边读书”结出的累累硕果。
④“不动笔墨不读书”还可以给后人留下绮丽的精神瑰宝。金圣叹精于批注,他在读书时将精辟的见解写在字里行间、书眉页脚,对后人阅读原著有莫大的帮助。他在读《水浒传》时所写的批注入情入理,深刻而独到,为我们鉴赏《水浒传》打开了一扇天窗。那些绛色的批文虽隐于原文旁侧,却犹如缀在锦缎上的红宝石,熠熠生辉!还有朱熹批注的《大学》、《诗经》,毛氏批注的《三国演义》,脂砚斋批注的《红楼梦》,无不给后世留下了丰厚而珍贵的财富,成为了我们精神的食粮,智慧的营养。
⑤然而,“动笔墨”也不能随心所欲。它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在认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做到忠实于原文内容,尊重作者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要对自己留下的墨迹做定期反思,总结修正。这样才能真正吸收作品精髓,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修养,增长才干。
⑥总之,“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建造自己学业大厦的良方,它能让读者更深入地领会书中的真谛,让书香飘得更远。
15.认真阅读文章,提炼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④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4分)
夜的尽头是家的灯光
⑴父亲在河南开封长大。父亲一直在奋斗,考上了武汉大学,留在武汉工作,结婚,生了我。他的奋斗,换来了理想的大学合适的职业和幸福的家庭。这也许就是别人眼中我平凡的父亲——离家游子。他的心也许一半是黄河,一半是长江。
⑵我仍记得,父亲接我放学后带我直奔前往开封的列车,夜色如墨,列车摇晃着我疲倦的神经,懵懂的我从未读懂过父亲那晚的表情,他一直看着窗外,眼里似乎闪烁着什么,但不是眼泪,是一种难于言说的情感……火车哀鸣着停止了摇晃,我从父亲的怀里惺忪醒来,又是一段颠簸的汽车行程后,父亲拽着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赶往乡村,黄河的风凉湿了父亲的手心。
⑶沉沉夜色,静默村庄,木门一开,黑漆漆的夜色瞬间被老屋里的灯光穿透,我有些晕眩,模糊的视线里烟雾缭绕,纸钱的火苗摇摆在黑红的棺材前,父亲嚎啕着,跪地不起……
⑷那时的我的确太小,奶奶去世,我竟没有一滴眼泪。长大了一点儿,我才明白,和自己深爱的人离别,心有多么痛。对于父亲也是,造就自己、牵着自己长大的人走了,并且是永远地走了……
⑸我一直单纯地认为这就是父亲全部的痛苦。
⑹现在我知道,其中还夹杂着一丝恐慌:他也许在奶奶身上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⑺奶奶是中秋节去世的。几年之后的一个中秋节,刚搬进新房不久,父亲在奶奶的照片前点了一炷香,慢慢的鞠了个躬,缓缓坐下,然后静静地注视着照片。良久,父亲看着我,轻轻地说:“今后别再让你妈生气了。”
⑻也许他在遗憾自己小的时候没有好好报答自己的母亲,现在没机会了。不知道天下有没有人不想出去闯一番事业然后衣锦还乡的?不知道最后的回家在终日等待面前是否显得渺小?不知道天下有多少父母再也等不到儿女回家的那一天?
⑼可是,谁又能改变这一切?也许最深的母子之情只能属于童年,因为那时,孩子一无所有。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离家后,天下将会有多少老无所依的父母。
⑽父亲那眼神中,也许还有责任。父亲的母亲已经将全部交给父亲,我懂得有一天,父亲也会将全部交给我,虽然我极不愿那一天的到来。但我知道,这个轮回终会由我接下去!
⑾那晚,窗外的夜色似乎被满月稀释过一般,我和父亲静静地坐在一起,我能感受到,他害怕失去的,不只是他的母亲,还有他的孩子。他知道,有一天他的孩子也会离家的。
⑿父亲一直在弥补,他总是一有时间就带我和母亲回开封看看,摇晃的火车不再让我疲倦,如墨的夜色早已被家的灯光照耀的温暖、明媚!父亲总是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我总是握着母亲还未衰老的手,渐渐意识到:该轮到我了!
17.通读全文,你认为文中“我”所领悟到的父亲表情和眼神中的“难于言说”的情感包括哪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分析下列划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①父亲拽着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赶往乡村,黄河的风凉湿了父亲的手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父亲在奶奶的照片前点了一炷香,慢慢的鞠了个躬,缓缓坐下,然后静静地注视着照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3)段划波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沉沉夜色,静默村庄,木门一开,黑漆漆的夜色瞬间被老屋里的灯光穿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简要分析文章结尾划线句在文章中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0分)
21.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
②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④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⑤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⑥________________,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⑦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⑧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⑨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⑩_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三、表达与交流(66分)
(一)(6分)
22. 从来都是提倡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但 3月15日上午,郑州市20多位老年志愿者,却手持“给年轻人让座”纸牌,倡议老年人应当让座给年轻人,引来众多关注。80岁的志愿者梁永祥说,老年人乘坐公交车,一般路程短、站点少,而年轻人上下班乘坐时间较长,工作一天也很辛苦,老年人应多加体谅。对于老年人的做法,市民反应不一,有人赞成,有人大呼“颠倒了”。
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1)要有明确的观点;(2)要作简要的论述;(3)字数不少于100字。
(二)作文(60分)
23. 成长的过程充满惊喜与感动,我的每一次收获、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你”的帮助!谢谢你,妈妈,是你给我关爱与呵护;谢谢你,爸爸,是你给我勇气和信心;谢谢你,老师,是你引领我漫步知识的殿堂;谢谢你,朋友,是你的鼓励和陪伴让我不畏惧风雨;谢谢你,我的对手,是你激发我的斗志,让我奋发向上;谢谢你,音乐,是你抚慰我的心灵,让我重新振作;谢谢你,文学,是你启迪我的心智,激励我不断向前;谢谢你,阳光;谢谢你,星空……
请以“谢谢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文题补充完整;(2)文中不得出现校名及自己的姓名;(3)不少于600字。
初三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A 2.C 3.D 4.C 5.A 6.B
二、阅读与赏析
7.B 8.C
9.①佐:辅佐。②云:像乌云一样。③窃:私下,私自。④冀:希望。
10.①鲁肃就指着一仓粮食给周瑜,周瑜更加了解了他的与众不同,于是与他结为好友。
②这样之后(将军您)打出帝王的旗号来谋取天下,这是汉高祖的功业啊!
译文:鲁肃,字子敬,是临淮东城(今安徽省定远县永康)人。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家中很有钱,他生性喜欢施舍钱财。当时周瑜担任居巢长,(听说了鲁肃之名),带几百人来拜访,请他资助一些粮食。鲁肃家里有两个圆形大粮仓,每仓装有三千斛米,(周瑜刚说出借粮之意),鲁肃毫不犹豫,立即手指其中一仓,赠给了他。周瑜更加了解鲁肃的与众不同,于是主动与他相交,结为好友。(不久,周瑜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东渡长江,投奔孙策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鲁肃与他同行,把家留在了曲阿。见到孙策后,孙策很赏识鲁肃。后来,鲁肃的祖母去世,他回东城去办理丧事。)当时孙策已经去世,孙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仍住在吴郡。周瑜就推荐鲁肃,说他才能可辅佐当世(或“当世君王”),应当广泛寻求鲁肃这类的人才,来成就功业,不要让他离开。孙权立即约见鲁肃,与其交谈,非常高兴。等在场宾客起身退出时,鲁肃也告辞而出。但不一会儿,鲁肃又被孙权悄悄领了回来,合榻对饮。孙权对鲁肃说:“现在汉王朝倾覆,天下纷乱,如同乌云翻涌,我继承父兄未完成的基业,想要效法齐桓公、晋文公,在诸侯间成就霸业。先生既然已经光临东吴,将凭什么来辅佐我?”鲁肃答:“从前汉高祖一心想拥戴义帝而不能如愿,是因为项羽从中破坏。现在曹操就象从前的项羽,将军怎么能成为当世的齐桓公、晋文公呢?我私下认为,汉朝不会再复兴,曹操也不能一下子除掉。先保持住这块地盘也就不错了。为将军打算,只有占据江东,(与曹操等人)形成鼎足之势,来观望天下的纷争。(然后等待北方多事,我们趁机消灭黄祖,进攻刘表),充分利用长江天险,将长江据为已有,然后打出帝王的旗号来谋取天下,这是汉高祖的功业啊!孙权说:“我现在先占住江东,希望能够辅佐汉室,你说的话太过了。””张昭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认为鲁肃不够谦虚,多次非议、诋毁他,说他年少粗疏,不可重用。孙权却对鲁肃另眼相看,非常器重。他厚赐鲁肃,赐给他母亲衣服和帐幔等物,还有平时用的东西,使鲁家的富有程度能够与从前时的水平相比。
11.答案示例:西风吹寒、梧桐叶落、淡月胧月、高楼雁鸣。
评分:两点1分,共2分。
12.答案示例: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苦思恋。
评分:2分,答出两点即可。
13.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蛛丝强韧耐用的特点。(每一点1分)
14.列数字,作比较(各0.5分)。准确地突出了蛛丝的承受力和强度是惊人的(1分)。
15.不动笔墨不读书。
16.比喻论证(1分)。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给后人留下绮丽的精神瑰宝,从而证明我们读书应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中心论点。(1分)
17.造就自己,牵着自己长大的母亲永远地走了,父亲深感心痛;意识到自己有一天也像母亲一样,没有儿子在身边,父亲感到恐慌;遗憾自己没来得及好好报答母亲;意识到承担母亲留下的责任。(每一点1分)
18.(1)“拽”突出用力大,“赶”突出速度快。这两个词生动地表现了父亲回家的迫切(1分)、内心的痛苦焦急(1分)。
(2)“慢慢地”表现动作缓慢,“静静地”体现心理的不平静。这两个词生动地写出父亲对奶奶的深深思念(1分),以及没有好好报答奶奶,甚至曾经让奶奶生气的愧疚(1分)。
19.环境描写(1分),生动地表现环境的寂静、压抑,营造了肃穆、哀伤的氛围(1分),表现父亲对奶奶辞世的痛苦、哀伤之情(1分)。
20.总结全文,点题,呼应开头,点明中心,升华主题,既表现父亲内心的遗憾和愧疚,也暗示“我”已经明白了父亲传递给我的责任。(每一点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