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一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卷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B【解析】这个分支除“佯狂”形象及愤世嫉俗、不与黑暗现实合作的自然情绪,还有
“隐者”的因素。
2.D【解析】A项“精神上如出一辙”错,文章只是说“有点近于”;B项“更具叛逆性”
错,文中并未比较两个分支系统哪个更具叛逆性;C项“是因为他违背诺言抗周惨死
在太极图中”错。
3.C【解析】琵琶女嫁作商人妇是无奈的选择,而非反抗精神。
4,①首先由上古神话中诸多叛神的形象引出古代神话被后世赋予更多人文意义。②其次
分析叛逆思想在文学上衍化的两支系统的表现及其相互影响。③最后指出后世文学在
具体文化的规约下,逐步丧失了神话原初的隐喻和象征。(每点1分,三点4分)
5.同:两则材料都认同神话与文学的密切关系,神话对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异:①材料一侧重论述神话中叛逆思想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及这种思想在后世文学中的
演变。②材料二侧重论述神话是文学的起源,文学使神话光大、留存的同时也使之改
易、消歇。(每点2分,共6分)
6.C【解析】“希望能走慢些,与妻子女儿再多相聚片刻的心理”错误,应为表现水生对
安全的考虑。
7,B【解析】小说叙述水生请假回家,夫妻二人说话,女人送水生走的情节,情节缓和,
没有起伏跌宕、一波三折。
8.①丈夫突然至家,水生嫂初见水生,喜极而泣。②孩子熟睡后,水生嫂心中既涌起养
育孩子的不易之感,又满怀幸福和欣慰。③当听到水生说第二天早晨还要参加战斗时,
水生嫂惊讶、难过。④送水生回到部队继续参加战斗,表现了水生嫂对革命的理解与
支持,还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之情。(每点1分,共4分)
9.①补充交代故事内容。从人物对话中,读者可以了解水生抗战八年和女人在家的生活
情况。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水生说第二天要参加战斗,引出了下文的分别场景。
③折射出人物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如回到家中的对话表现了彼此深深的思念。(每点
2分,共6分)
10,D【解析】原句标点:待中裴耀卿与九龄善,林甫并疾之。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
奢欲,怠于政事。
11.C【解析】“祭祀科举”错,应为“户籍财政”。
12.B【解析】玄宗大怒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武惠妃诬陷太子“指斥至尊”。
13.(1)李林甫善于窥伺玄宗的意图,每天想着用来陷害中伤张九龄的办法。(伺,窥伺;
日,名词做状语,每天;所以,用来…的。每点1分,句意1分)
(2)张九龄斥责了牛贵儿,并把这些话告诉了玄宗,玄宗因此有所感悟,所以一直到
张九龄被罢相,太子的地位没有动摇。(叱,斥责;白,告诉;讫,直到。每点1分,
句意1分)
14,①直言不能因无根无据之语和一时愤怒废掉太子。(直言太子每日受到皇帝教诲,没
什么大错)②提出太子是天下的根本,地位不能轻易动摇,并以历史事实来证明。③
将武惠妃派人拉拢他的阴谋告诉玄宗。(每点1分,共3分)
15,D【解析】“虚实结合”错,这一句是对去年海棠花下相逢的回忆,属于“虚写”。
16.①借景抒情,通过写寒食节气的寒意未减、宫树嫩绿、所居小楼中熏香缭绕,用景物
的朦胧惆怅写出了女子伤春怀人的愁苦之情。②直接抒情,写等不到离人的书信而
“恨重重”,直抒胸臆,传达出对离人的无限思念和埋怨之意。③“幽梦雨声中”借梦
高一语文第1页2021一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卷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三:4
”。
在上古神话中,有一支西北大荒神话系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叛神的形象。:这里有偷
了天帝的“息壤”跑到人间治水的鲸,他后被天帝派出的火神祝融杀于羽郊,神话说他化
为黄熊而入于羽渊。这个板神有,点近于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不过有书说他不服
尧让位于年而率众造反。这里有人面蛇身而朱发的水神共工,他与火神祝融交战,不胜而
怒,头触不周之山,把支撑天地的天柱撞倒,所以才有女蜗炼石补天,积灰理水。这里有
敢和黄帝争战的刑天,失败后,被黄帝欣下脑袋。断头的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继续
拿着干减作战。部夹·密
在叛神的诸神中间,以环绕后羿的神话最有叛逆的特色。神话说当尧之时,天上十日
并出,草木不生,民无所食。后羿原是天神,奉帝命而降大地,以箭射落九日…后来他
爱上洛水之神密红,射略必妃文夫河伯的左眼,祓河伯上诉于天帝,这时的后异巴是叛神
之神了成为叛神的后羿不能自由正达天都,他西上昆仑取得不死之药,但是不死药带给
后界另一个更大的悲剧:他的妻子培娥因为不死的诱惑背板了他,偷吃不死之药,飞身入
月。后羿最后死在他最心爱的学生逢蒙的桃木校下。逢蒙认为天下能胜过自己的唯有老师
后界,所以设下理伏,杀了后羿。叛神、叛情、叛师,古代后羿的神话是由叛逆而组成的
悲刷。
古代神话中的诗情、悲剧、叛逆,构成了中国文化中的另一个人文意境,存在于后世
无数中国人的思想之中,个体自我的成长使它巴不再浮现神话所含有的原初隐喻和象征,
它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意义。
‘在这种人文特性的笼军下,这种叛递思想在文学上二较衍化为两支系统。一支是作为
“士”的知识阶层的情感流露,大都体现为诗词创作常以“徉在”的形象出现,流露出一
种愤世城俗、不与黑暗现实合作的白然情绪;而在具体的文化规约下,这种倾向文大部有
“隐者”的因素,回归自然是这批人所共同具有的美学理想。另一支主要体现了市民精神,
尤其是进入明代以后,这种市民精神又主要以爱情婚姻的题材出现,像“杜十娘怒沉百宝
箱”、许仙与白娘子的民间传说等。
当然,这只是一般而言,“士”的文化与市民文化一直处在相克影响之中,清代的
《红楼梦》哥以说是融合了当时中国的各种思想精神,其流露出的叛逆精神就很难用某一
简单的概念加以框定。
这种人文意义的逐步加强,国然明确子文学的特指内涵,但随着知性原理在思想方法
上占统治地位,·所观照出的世界也逐渐演化为一个价位的世界、个有序的世界、一个善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