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 狼
山东省东阿县第三中学 赵化智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顾”“暴”“止”“盖”“黠”等。
2、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3、领悟狼与屠户的形象,理解狼的狡诈与屠户的机智和勇敢,把握文章的思想意义。
学习重点 目标1、2
学习难点 目标2、3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点拨法 品评法
学习方法 诵读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 “前行路上有凶险,思考应对过难关”,这句话即体现这课的能容,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了解作者及对作者的评价 蒲松龄,字------,一字------,号--------,世称------,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他书房的名字,郭沫若曾在蒲松龄故居题联:“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目的】检查学生对作者的掌握情况
三、读——读顺句子
学习指导(6分钟左右)
认一认 读出加点字的拼音: 屠大窘 苫蔽成丘
弛担持刀 寐 眈眈相向 目似瞑 隧入 狼亦黠矣 尻
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
教师重点辅导两个句子的读法。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之”应轻读 ②其一犬坐于前。(在“其一”之后停顿)
【目的】一是着眼于读出味道,一是提醒句子不能读“破”。读得流畅还不行,要求自读并读出味道,
四、读——读懂词意
学习指导 (8分钟左右)
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
请同学们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
【目的】采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沿着文字,有声有色地走进故事。不仅读原文,而且读注释,意在用注释去扫清原文的文字及其它知识障碍。
课堂智能作业
1.请同学们进行联想,写出含“狼”的成语。【狼心狗肺 鬼哭狼嚎 狼吞虎咽 狼狈为奸 狼狈不堪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如狼似虎 声名狼藉 引狼入室 杯盘狼藉 …………】
2、加点字含义. a.一狼洞其中
b.狼不敢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意将隧入……
3、区别词义:去( ) 股( ) 盖( ) 耳( )
4、解释意思:少时( ) 顷刻( ) 变诈( ) 几何( )
5、辨析下面多义词的意思。
①意暇甚 (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
②恐前后受其敌( ) 盖以诱敌( )
6、写出下面一句话的意思,说明它在文中的作用。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1.引导学生积累与“狼”有关的四字成语,点明与狼有关的词多为贬义。此举因类联篇,举一反三。语文课要重视积累,但积累也应懂得“发散”,抓住机缘。
2. 教文言文,生字词怎么让学生熟悉、掌握,多读注释仍是每节课不容忽视的“常规动作”。
3、体会议论语句的作用,便于理解本文叙议结合的写法。
五、读——读评故事
学习指导(8分钟左右)
全班同学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自已写好的评点。同学们从屠户的角度、从狼的角度、从故事情节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把评点内容放在前四段,这样做:大家读第一段后,这个时候应该有个同学起来说:“这一段的大意是……”或“这一段的作用是……”我们每读一段,就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评点一下这一段说什么……。
【明确】第一段开门见山,二十个字就点明了记叙的要素。两狼跟踪逼人,写出了紧张的气氛,情景扣人心弦。
第二段描写细腻,“投”、“复投”写出了屠户的一再退让,“并驱如故”表现了狼的联合作战,这时候的情景是,强敌压境,不容乐观。
第三段动词用得非常好,“恐”、“顾”、“奔”、“倚”、“驰”、“持”一连串的动作写出了屠户的紧张,也写出了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奔”、“倚”、“驰”、“持”使这一段故事更加紧张。故事的危险性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第四段手法用得好,“一狼径去”给我们留下了悬念。“其一犬坐于前”也是一个悬念。这两个悬念其实写的是一个阴谋,“转视积薪后”写出屠户的警觉,“数刀毙之”写出了屠户的果断,故事到了这一段,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目的】“诵读品评”是整节课的重点及难点,采用先诵后评、多角度、易难相续的办法。品评角度要富于变化,又要分工明确:学生点评重在梳理故事情节,使学生乐于尝试。使赏要既细致入微,又内涵丰富,涉及文本的方方面面,学生获得“熏染”之后,也可得其“神髓”。
六、读——品读体味
学习指导(8分钟左右)
每位同学认真地找一个地方,或者找一个词,或者找一个句,或者找一个段,谈谈“这个地方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老师先举个例,比如,缀行甚远,“缀”说明当时狼很饥饿,也在试探虚实,同时也渲染出气氛。(同学们独立进行语言欣赏。)
【目的】让学生对“奔”、“缀行”、“止”、“至”、“暴起”等词语的赏析和若干句子品评,并能品出味道来。
七、读—演读情境
学习指导(3分钟左右)
趣味诵读,请同学试着在文中恰当的地方加一个“啊”字。
【目的】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课文适当的地方加个“啊”字,这能增强学生想象力,增加趣味性。一个“啊”字加到恰当的地方,能神彩毕现!让学生由此领略到古文的魅力,激发了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由怕到爱。八、课堂小结
九、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请同学们多角度、多方位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后归纳引导:
要敢于斗争,要善于斗争。
一味退缩,只会助长敌人气焰。
要冷静,利用有利地形和条件,予以反击。
害人害已,自取灭亡。
邪不胜正,正义必胜。
除恶务尽,不留后患。
……
【目的】让学生能从故事中懂的道理,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
十、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辩思狼性
“引发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是本单元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趣盎然。在今天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里,动物与人应该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那么同学们认为应该怎样面对象狼这样的动物呢?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们?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这篇文章的狼表现了狼狡诈的一面,其实现在的人类逐步认识到了狼的另一面,比如母爱、多情、凶猛等。那么人类一直对狼采取敌对态度对吗?人与动物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课后看一些文章后,再说说你的看法。”
如果找不到以下文章也可网上阅读:
1、《狼耶,人耶,本性耶,变性耶——解读<与狼共度>》中国网――文化星期五
2、《狼图腾》——天涯在线书库。3、贾平凹《怀念狼》——子午书院
4、 毕淑敏《母狼的智慧》——岳麓书院。5、《读者》2005年第8期《狼的另一面》
读完后把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写在阅读笔记上。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