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联系人体部位,在游戏中正确认读“眉毛、鼻子”等8个词语。
2.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人体其他的部位;自主识字,认识“眉、鼻”等8个生字。
3.读准“胆子、粽子”等9个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
4.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的顺序也不同”的笔顺规则。
5.熟读并背诵古诗《寻隐者不遇》,想象画面,体会古诗表现的美好意境。
6.正确、流利地朗读绕口令《妞妞赶牛》,读懂绕口令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熟练朗读绕口令,感受绕口令的情趣。
教学策略
1.识字加油站:通过归类识记,引导学生发现表示人体部位的字大多是月字旁这一规律,然后继续拓展同部首的字,拓宽其识字渠道。
2.书写提示: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分析带有“点”的字的笔顺规则,了解“点”在汉字中的笔顺规则;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自主练习写字。
3.和大人一起读:在教师范读、自由读的基础上,重点区分鼻音“n”和边音“l”;通过边拍手边诵读,先慢读后快读,享受亲子阅读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眉、鼻、嘴、脖、臂、肚、腿、脚”8个表示身体部位的汉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读准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提升学生的语感。
3.进一步掌握点在正上方、左上方或右上方的书写笔顺规则。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游戏互动,激趣导入
1.游戏互动,激发兴趣。
玩“鼻子鼻子眼睛”游戏:教师发口令,学生指部位。
课件出示:
游戏规则:将食指放在鼻子上,听到对方说“鼻子鼻子眼睛”时,立即将食指指向眼睛,以此类推。
2.小结导入。
教师小结:指身体部位的小游戏很好玩,表示这些身体部位的汉字也很有趣,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认识表示身体部位的汉字。
【设计意图】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教学情境。
板块二 趣味识字,拓展提升
1.读词语。
(1)学生浏览词语。
课件出示:
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脚尖
(2)先在小组内合作正确朗读词语,再比赛正确认读词语。
2.识记生字。
(1)教师引导:我们能够正确读出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记住它们呢?
(2)“眉”字的识记:眉毛是生长在眼睛之上的毛发,所以“眉”的下面是“目”。(课件出示:“眉”的字形演变图)
课件出示:
(3)“鼻”字的识记:人们常常指着自己的鼻子表示“自己”的意思,所以“鼻”字的上面是“自己”的“自”。
(4)“嘴”字的识记:提到嘴首先想到的是“口”,然后是“嘴角”的“角”,再加一个“此”,就是“嘴”了。
(5)“脖、臂”等字归类识记:
①表示人体部位的生字中,大多有“月”字,“脖、肚、腿、脚”是月字旁,“臂”是月字底,可发现规律,归类识记,提高识字效率。
②鼓励学生再说说其他身体部位的名称,如眼睛、脸、腰、手腕、膝盖等,教师适当进行板书,指名学生认读。
③发现规律:引导学生发现与身体部位有关的汉字(脸、脖、腿、脚、腰、腕、臂、膝)有什么共同之处。
④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小结:与身体部位有关的汉字,很多都有“月”字,以后我们只要看到带“月”的汉字,便可以推测这个字与身体部位有关。
3.游戏巩固:我来说,你来指。
(1)教师说出一个身体部位,学生对着自己的身体指出相应的部位。
(2)让两个学生站到讲台上,一人说,一人指。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此环节对生字的教学非常扎实,在识记字形等方面花了一番功夫,并且让学生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联系人体部位进行巩固识记,让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这些生字。
板块三 读读记记,书写提高
1.教师引导,读词语。
(1)学生自由读词语。
课件出示:
胆子 粽子 镜子
爸爸 妈妈 哥哥
故事 月亮 时候
(2)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3)指名交流:你们发现这几个词在读音方面有什么特点?
(4)教师适当小结:第一行词语最后一个字都是“子”;第二行都是人物称呼的叠词;每个词语的第二个字都读轻声,要读得短而轻。
(5)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如“dǎn zi”与“dǎn zǐ”)来感受轻声音节在朗读时的音韵之美。
(6)拓展:鼓励学生根据每一行词语的特点再说几个类似的词语。
课件出示:
第一行:鼻子、肚子、孩子……
第二行:姐姐、弟弟、妹妹……
第三行:事情、喜欢、头发……
(7)小组再读词语。
2.指导书写。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很神奇,不仅读音有趣,而且写法也很有趣!不信,你们观察这4个汉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主、门、书、我”)
(2)交流发现:这4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点”。
(3)总结带点的字的笔顺规则。
课件出示:
笔画“点”在字的正上方或者左上方,先写点;“点”在字的右上方,后写点。
(4)根据“点”的书写规则,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带点的字。
(5)教师巡视,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6)学生评价。
(7)拓展:鼓励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字的点在正上方、左上方、右上方,它们是否遵循这样的笔顺规则。(如“头、方、广、文、成”等)
3.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语文园地四”里认识了很多表示身体部位的汉字,还朗读了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学习了“点”在汉字不同位置时的笔顺规则,真是收获满满呀!希望同学们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这样你们的进步会更大!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读记记中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读音有所不同,在观察汉字中体会同一个笔画在不同的位置书写的顺序不同,使学生感受到了发现的喜悦,培养了读词写字的兴趣,提高了书写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并背诵古诗《寻隐者不遇》,大致理解古诗的意思。
2.熟练朗读绕口令《妞妞赶牛》,读懂绕口令的主要内容,感受绕口令的情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背诵古诗,谈话导入
1.师引导,背古诗。
(1)指名背诵学过的古诗。
(2)齐背《静夜思》《春晓》《赠汪伦》。
2.谈话导入:《静夜思》《赠汪伦》这两首诗的作者是李白,《春晓》这首诗的作者是孟浩然,他们都是唐代的大诗人,他们的诗直到今天还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诗。
3.板书课题:寻隐者不遇。向学生说明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设计意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联系之前学过的古诗,简洁快速地引入新诗的学习。
板块二 了解诗意,尝试背诵
1.读古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古诗。
(3)读好诗的题目:寻隐者不遇。解释题目的意思:到山上去寻找一位隐居的人,但是没有遇到他。朗读时注意根据意思标注出停顿:寻/隐者/不遇。
(4)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松、童”是后鼻音,“深”是前鼻音。
(5)正音后引导学生再次练读,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2.解诗意。
(1)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课文插图,想一想古诗的大致意思。
(2)指名交流古诗大意,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指导:我在松树下问一位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童子说师傅采药去了。只知道他在这座山中,但是山高云多,童子也不知道师父究竟在哪里。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次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诗句。
课件出示: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3.指名背诵古诗,然后全班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意的大致理解,把学生引入到诗的意境中和诗人的情绪里,引导学生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帮助学生熟读成诵。
板块三 指导朗读,感受乐趣
1.介绍绕口令。
导语:今天老师再和大家一起读一首小诗《妞妞赶牛》。这首小诗十分有意思,读起来绕过来绕过去,这样的小诗就叫绕口令。
课件出示:
绕口令是一种民间文字游戏,就是把声母、韵母或声调相似、容易混淆的字,组成反复、重叠、绕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出。
2.读绕口令。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并交流听后的感受。
(2)学生自主朗读绕口令,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引导学生发现这首绕口令中读音比较相似、较为难读的字词,教师相机出示难读的词语。(课件出示:妞妞、牛牛、河边柳、扭头、拗不过)
①指名认读这些词语,强调:这些词语当中只有“柳”读边音,其余都读鼻音,而且叠词“妞妞”“牛牛”中的第二个“妞、牛”都要读成轻声。
②齐读词语。
③学生再次轻声练读绕口令。
④再次指名朗读绕口令,引导学生按照“妞妞/赶牛/河边走”的节奏练习朗读。
⑤通过教师范读、指名读、竞赛读、拍手打节奏读等方法,进一步强化绕口令的朗读,帮助学生读熟、读顺绕口令,并适当加快语速读。
3.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到唐诗的王国,学习了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还知道了什么叫绕口令,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绕口令读得又快又准。课后希望同学们搜集更多的古诗和绕口令,和小伙伴们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既加强了绕口令的指导,又能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
作业设计
见“”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本单元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层次清晰,思路明确,具体的过程如下:
第一课时的设计主要分为三个环节,从认到读,从读到写,在活动中有规律地进行学习。第一环节以认读为主,并在认读中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根据总结的经验进行拓展练习。第二环节以读为主,在读的过程中对带有轻声字的词语有一定的认知,了解带有轻声字的词语的读法和规律,进行拓展练习。第三环节以写为主,在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的基础上发现汉字的书写规律:同一个笔画出现在不同位置,书写的笔顺不同。
第二课时的设计主要分为两个环节,都以读为主。第一环节不仅要求会读古诗,还要求熟读成诵。第二环节通过多种方式的练习,对读绕口令时的停顿、语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学生在认读汉字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善于发现、总结,把总结的方法运用到语文学习中,并且在读中感受,在读中认知,在读中体会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