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史料记载:“黄金以镒(古代重量单位)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这种情况最可能出现于 ( )
A.原始社会末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2.(2021·鞍山高二检测)“梁初,唯京师及三吴、荆、郡、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之域,全以金银为货”。东晋南朝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并行,而且实物货币占主要地位。实物货币占主体的主要原因是 ( )
A.政治混乱,货币不一 B.政府为加强金银收藏
C.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3.(2021·锦州高二检测)《元史》载:“(至正)十一年(1351年)置宝泉提举司,掌鼓铸至正通宝钱、印造交钞,令民间通用。行之未久,物价腾踊,价逾十倍。”由此可知 ( )
A.文中的“交钞”是中国最早的纸币
B.元代纸币和铜钱已并行流通
C.纸币的发行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元代滥发纸币引发通货紧缩
4.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开始发行第一套统一的人民币。人民币发行后,逐步扩大流通区域,原各解放区的地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价逐步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 ( )
A.为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
B.结束物价连年暴涨局面
C.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D.适应了解放区建设的需要
5.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制,英镑汇率自由浮动,与黄金脱钩。到3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逐渐形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这表明 ( )
A.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
B.各国开始推行贸易保护政策
C.金融领域经济危机最为严重
D.英、美、法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6.(2021·丰台高二检测)法国前总统萨科奇称:“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布雷顿森林协议,我们不能一边是多极世界,另一边全球却只有单一储备货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法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倡导者
B.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C.萨科奇希望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改革
D.布雷顿森林体系至今作用巨大
二、非选择题(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下,世界白银价格大幅上涨。1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国民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被迫改革,于1935年11月公布了法币改革令。主要内容是: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美币1先令2.5便士,并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币制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伪中央储备银行顾问的日本人曾说:“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
——摘编自王巍《民国金融的大突破:
废两改元与法币建立》等
思考:根据材料,指出法币改革的目的。如何理解“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
【备选习题】
1.关于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图,最准确的解读是 ( )
A.青铜器物铸造以货币为主
B.钱文上镌刻的书法以隶书为主
C.货币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
D.货币的发行流通趋向相对统一
2.唐朝后期,在流通领域产生了“便换”,接近于现在的汇票,商人把款项交给某地的某机构或商家,领取票证,然后持票到所属道府,核对凭据无误后,提取款项。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
A.具有交易凭证功能的纸币产生
B.货币金融领域出现变革
C.完善的商业信用体系已经建立
D.重农抑商政策日益松动
3.(2021·徐汇高二检测)下表为明代经济发展简表(节选)。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
史料 出处
明中叶以后“夏税一概征银,实起于隆庆中” 赵翼《陔余丛考》
隆庆元年,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 胡我琨《钱通》
A.白银的货币地位被政府认可
B.赋役征银加重了百姓负担
C.银贵钱贱成为社会普遍现象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了松动
4.20世纪3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趁国民党政府准备实行币制改革之机,纷纷参与中国货币改革活动,美、日、英、法等国都提出了所谓币制改革方案,如美国提出中国实行金本位制,日本以巨款支持国民党,英国主张实行法币制等。列强此举目的在于 ( )
A.掠夺中国黄金 B.转嫁经济危机
C.控制中国货币 D.促进在华资本输出
5.下图形象地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本质内涵。据此判断,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本质内涵 ( )
A.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B.是世界经济实现了体系化制度化
C.是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D.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6.(2021·滨州高二检测)下表是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和对外美元债务变化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
年份 世界官方黄金持有量 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 美国尚未偿付的外国银行债务
1951 33.5 22.9 8.9
1968 38.7 10.9 38.5
分析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经济“滞胀”致使美国债务增长
B.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C.美国抛售黄金以稳定美元汇率
D.美国被迫放弃金本位制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末期,我国货币种类很多。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混乱的货币体系阻碍了经济发展和交流。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年)“初行钱”,秦国货币开始由王室铸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了战国时期流通的刀、布等大小、形制、重量和币值不一的六国货币。公元前210年,秦朝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规定“以秦币同天下之币”,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货币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朝确定下来的圆形方孔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货币改革的特点及其背景。(1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朝货币改革的意义。(12分)
PAGE十五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史料记载:“黄金以镒(古代重量单位)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这种情况最可能出现于 ( )
A.原始社会末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出现了半两钱,并对钱做上币和下币的归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货币,通行“半两钱”,故B正确。原始社会末期是实物货币,故A错误;唐朝是“开元通宝”,宋朝是铜铸币和交子,故C错误;明清流通白银货币,故D错误。
2.(2021·鞍山高二检测)“梁初,唯京师及三吴、荆、郡、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之域,全以金银为货”。东晋南朝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并行,而且实物货币占主要地位。实物货币占主体的主要原因是 ( )
A.政治混乱,货币不一 B.政府为加强金银收藏
C.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政治相对混乱时期;材料显示货币不一与政治混乱关系密切,故答案为A。材料不能体现政府加强金银收藏,排除B;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出现在近代鸦片战争后,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经济重心南移,排除D。
3.(2021·锦州高二检测)《元史》载:“(至正)十一年(1351年)置宝泉提举司,掌鼓铸至正通宝钱、印造交钞,令民间通用。行之未久,物价腾踊,价逾十倍。”由此可知 ( )
A.文中的“交钞”是中国最早的纸币
B.元代纸币和铜钱已并行流通
C.纸币的发行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元代滥发纸币引发通货紧缩
【解析】选B。从材料元朝“置宝泉提举司,掌鼓铸至正通宝钱、印造交钞,令民间通用”可以看出政府既铸造铜钱又印制纸币,故B正确;中国最早的纸币是宋朝的交子,A与史实不符,错误;从材料“行之未久,物价腾踊,价逾十倍”可知纸币发行引起了通货膨胀,并不能说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D错误。
4.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开始发行第一套统一的人民币。人民币发行后,逐步扩大流通区域,原各解放区的地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价逐步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 ( )
A.为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
B.结束物价连年暴涨局面
C.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D.适应了解放区建设的需要
【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1948年12月,大决战正在进行并不断取得胜利,解放区不断扩大,革命胜利在望,解放区经济建设提上日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D正确;战略反攻时间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结束物价连年暴涨局面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B错误;国民党对共产党的经济封锁出现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
5.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制,英镑汇率自由浮动,与黄金脱钩。到3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逐渐形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这表明 ( )
A.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
B.各国开始推行贸易保护政策
C.金融领域经济危机最为严重
D.英、美、法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解析】选A。材料中“几乎所有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逐渐形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说明传统的英镑世界货币体系瓦解,故A正确;各国开始推行贸易保护政策说法绝对,故B错误;材料不能说明金融领域经济危机最为严重,故C错误;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和苏联属于世界强国,英法逐渐落后,故D错误。
6.(2021·丰台高二检测)法国前总统萨科奇称:“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布雷顿森林协议,我们不能一边是多极世界,另一边全球却只有单一储备货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法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倡导者
B.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C.萨科奇希望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改革
D.布雷顿森林体系至今作用巨大
【解析】选B。据材料中“新的布雷顿森林协议”可得出此处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与之前的不同,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倡导者是美国,排除A;据“全球却只有单一储备货币”可知指的是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主导地位,说明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B正确;材料中“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布雷顿森林协议……”反映了法国前总统萨科奇对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不满,主张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贸易组织无关,排除C;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瓦解,排除D。
二、非选择题(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下,世界白银价格大幅上涨。1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国民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被迫改革,于1935年11月公布了法币改革令。主要内容是: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美币1先令2.5便士,并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币制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伪中央储备银行顾问的日本人曾说:“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
——摘编自王巍《民国金融的大突破:
废两改元与法币建立》等
思考:根据材料,指出法币改革的目的。如何理解“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分开作答。首先,法币改革的目的,可以在材料中找到,比如材料中“1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白银外流”就是一个答案要点。其次,“理解”需要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作答。
答案:目的:防止白银外流;缓解经济危机,巩固统治。
理解:遏制白银外流,稳定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成功集中国内资金,为抗战作了物质准备。
【备选习题】
1.关于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图,最准确的解读是 ( )
A.青铜器物铸造以货币为主
B.钱文上镌刻的书法以隶书为主
C.货币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
D.货币的发行流通趋向相对统一
【解析】选D。依据图片并结合先秦时期的商业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形状各异,随着秦国统一战争的发展,货币统一成圆形方孔钱,D正确;当时青铜器主要以乐器和兵器为主,排除A;隶书秦朝时期才出现,排除B;古代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而非货币经济,排除C。
2.唐朝后期,在流通领域产生了“便换”,接近于现在的汇票,商人把款项交给某地的某机构或商家,领取票证,然后持票到所属道府,核对凭据无误后,提取款项。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
A.具有交易凭证功能的纸币产生
B.货币金融领域出现变革
C.完善的商业信用体系已经建立
D.重农抑商政策日益松动
【解析】选B。唐代”便换”接近于现代的汇票,从其流通程序来看,显然突破了之前的货币流通形式,说明这一时期货币金融领域出现了变革,B正确;“便换”不等于纸币,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排除A;通过题干无法判断当时的商业信用体系是否完善,排除C;题干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D。
3.(2021·徐汇高二检测)下表为明代经济发展简表(节选)。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
史料 出处
明中叶以后“夏税一概征银,实起于隆庆中” 赵翼《陔余丛考》
隆庆元年,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 胡我琨《钱通》
A.白银的货币地位被政府认可
B.赋役征银加重了百姓负担
C.银贵钱贱成为社会普遍现象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了松动
【解析】选A。根据简表可知,明中叶以后在征税、买卖当中,白银已经成为官府确定的主流货币,这表明白银的货币地位被政府认可,故选择A;简表只是叙述了“夏税一概征银”这一现象,没有反映其影响,排除B;银贵钱贱是指银两与制钱并行流通下,银与钱在流通中的比价失衡,导致人民手中的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物价上涨,材料未体现,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出政府对商业的态度的变化,只是在规范货币的使用,排除D。
4.20世纪3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趁国民党政府准备实行币制改革之机,纷纷参与中国货币改革活动,美、日、英、法等国都提出了所谓币制改革方案,如美国提出中国实行金本位制,日本以巨款支持国民党,英国主张实行法币制等。列强此举目的在于 ( )
A.掠夺中国黄金 B.转嫁经济危机
C.控制中国货币 D.促进在华资本输出
【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强纷纷参与中国币制改革活动,其意在通过币制改革,变中国货币为本国货币的附庸,以控制中国的经济,C正确;中国当时实行的是银本位制,因此列强干预中国币制改革的目的不是掠夺中国的黄金,A排除;列强转嫁危机在历史上表现为输出商品,发动战争掠夺他国资源,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列强在华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是在中国修铁路、开矿和办厂等,排除D。
5.下图形象地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本质内涵。据此判断,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本质内涵 ( )
A.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B.是世界经济实现了体系化制度化
C.是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D.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解析】选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个机构,不是其本质,故A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世界经济实现了体系化制度化,这是它的作用,并不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故B错误;结合图片信息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将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建立美元的霸主地位,故C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是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才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故D错误。
6.(2021·滨州高二检测)下表是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和对外美元债务变化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
年份 世界官方黄金持有量 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 美国尚未偿付的外国银行债务
1951 33.5 22.9 8.9
1968 38.7 10.9 38.5
分析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经济“滞胀”致使美国债务增长
B.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C.美国抛售黄金以稳定美元汇率
D.美国被迫放弃金本位制
【解析】选C。由表格信息可知,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减少,美国尚未偿付的外国银行债务增多,说明20世纪60年代美国抛售黄金以稳定美元汇率,故选C;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材料未体现美国放弃金本位制,排除D。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末期,我国货币种类很多。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混乱的货币体系阻碍了经济发展和交流。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年)“初行钱”,秦国货币开始由王室铸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了战国时期流通的刀、布等大小、形制、重量和币值不一的六国货币。公元前210年,秦朝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规定“以秦币同天下之币”,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货币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朝确定下来的圆形方孔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货币改革的特点及其背景。(1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朝货币改革的意义。(12分)
【解析】第(1)题特点:根据材料“以秦币同天下之币”“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可知秦朝的币制改革统一币制,货币具有称量属性,半两钱在全国流通。背景: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混乱的货币体系阻碍了经济发展和交流;秦朝进行币制改革的政治前提是秦朝的统一;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后面临的是巩固政权、征收赋税、发展经济的现实问题,因此客观形势需要对混乱的币制进行统一。第(2)题意义:根据上一问推导本题答案要点。币制的统一有利于地区间商品交换,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全国流通的货币使得政府在征收赋税和经济管理方面更加便利;从巩固政权角度来看,币制统一密切了各地区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从材料“秦朝确定下来的圆形方孔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可知秦朝币制改革中确立的圆形方孔钱奠定了中国古代金属货币形制。
答案:(1)特点:统一币制;货币具有称量属性;半两钱在全国流通。背景:战国时期货币混乱,阻碍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秦朝完成统一;经济发展和赋税征收的需要;巩固政权的需要。
(2)意义:便利了地区间商品交换,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便利了经济管理和赋税征收;密切地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奠定了中国古代金属货币形制。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