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单县希望初级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素质测评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单县希望初级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素质测评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5-21 18:4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基础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雍(yōng)容 夸父(fǔ) 逮(dài)捕 老牛舐(shì)犊
B.愠(wēn)怒 水藻(zǎo) 箕(qī)畚 讨敌檄(xí)文
C.旌(jǐng)旗 孱(cán)弱 郁悒(yì) 稍逊(sùn)风骚
D.咳嗽(sou) 抽屉(tì) 窘(jiǒng)迫 隔三差(chā)五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马革裹尸 食不裹腹 司空见惯 锲而不舍
B.妇孺皆知 义愤填膺 慷慨淋漓 心无旁鹜
C.娇揉造作 中流砥柱 疑窦释然 意气用事
D.黯然失色 咄咄逼人 踉踉跄跄 铤而走险
3、诗词名句填空。(每空6分)
(1) ,小扣柴扉久不开。(叶绍翁《游园不值》)
(2)横眉冷对千夫指 , (鲁迅《自嘲》)
(3)《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直接论证 “死于安乐”的语句是:
, ,国恒亡。
(4)《自嘲》诗中最能体现鲁迅爱憎分明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 (4分)
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劈下去。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
“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高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
这两段话选自古典小说《 》,段中的“胖大和尚”是 。
5、语文活动(4分)
手机短信以一种新的文本形式、交流方式、娱乐手段走进我们的生活。为此,我们学校计划举办一次语文实践活动。
(1)请你拟一副对联为这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2分)
上联:
下联:
(2)活动中,老师要求大家品味短信。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一则短信,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解读它的妙处。(2分)
蚂蚁懒洋洋地躺在土里,伸出一条腿,朋友问:你干嘛呢?蚂蚁说:待会儿大象
来了,绊他一跟头
二、阅读
(一)【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于。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寻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6.指出斜体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甚矣,汝之不惠( )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 (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7.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以残年余力/以是人多以书假余B.告之于帝/录毕,走送之
C.其如土石何 /门人弟子填其室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
舜发于畎亩之中…… 而死于安乐 也。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2分)
10、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困于心衡于虑 。(2分)
曾益其所不能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_6分)
 动心忍性(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空乏其身 ( )
1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13、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6分)
14、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15、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4分)
16、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4分)
(三)
落葵
简媜
在最荒废的角落,也可能照见小小的美好,那丛野落葵就是如此。在最荒废的角落,也可能照见小小的美好。
人总是企求圆满;寻常人情如此,平凡的生活事物也用心营造,期待在众物皆备的情境下, 开始释放情感,使人与物相王交融而享有关好。
所以好花需配以好瓶,直于斤堂中最好的位直,又讲究地铺设娟秀的桌巾作为底衬,如此, 才放心赏花。这固然是人的本性,精心去实践一份关,但牵涉的细节有些非人能控制。小处瓶花如此,扩及人情世故亦是如此,往往可得者十分不及三,美无法圆满地被实现,人也在缺憾中 惊心度日了。
或许行年渐晚,深知在劳碌的世间,能完整实践理想中的关,愈来愈不可得,触目所见多是无法拼凑完全的碎片。再要苦苦怨忿世间不提供,徒然跟自己倒戈而已。想开了,反而有一份随兴的心情,走到哪里,赏到哪里。不问从何而来,不贪求更多,也不思索第一次相逢是否最后一次相别。
遇见那丛野落葵就是如此。
去夏台风季节,菜价翻了好几次筋斗。我们决定自力放济,到那块六十多碎的荒地上找去 年种的地瓜叶。空地挨着屋舍,平常多余的花籽、树苗随手乱种,长得最好的当然是五节芒、杂 草。还好,地瓜命攻,勉勉强强夺了一方土地,叶子又瘦又小,摘不到几回,束手无策了。 后花园鱼池畔,搭着的一面网墙上,落葵任劳任怨爬出半壁江山,由于阳光不足,倒像一队 老兵残将,仗还没打完,个个病慷慨地躺在路旁呻吟。我打量了半天,该下山买菜认输呢,还是 再撑几天尊严 落葵是民间常见的草药之一,据说有利肠胃亦能降火,抬眼一看,它又像背医 箱行吟江湖的大夫,顺着墙根网壁爬,一路悬壶济世。春日结紫珠果时,曾摘了一碗,捏破珠 果,滤出紫液用来染素棉纸,倒也没雅。早知落葵的叶可食,平日太平盛世没机会吃它,不知味道如何 想必比王宝勿II苦守寒窑摘食的马齿克要好吧。
呆然香嫌滑口,也可能心理因素,愈是缺菜愈渴望食蔬,吃起来添了珍贵之惑。采荒解除前,那棵落葵早先了。恢复菠菜、小白菜、水涯的日子后,偶尔食署之际,还想起落葵的救命之息,它的香嫩是真的滑入记忆了。
没想到还有一次缘。某日上山,原想找一棵去年发现的惹哉,却意外在杂树间看到丰饶的 落葵丛,赶紧跑回家叫人手,拿个大篓子去摘落葵。那条路是荒径,虽人边来往,恐怕认得落葵的人不多,就算看到,也不晓得它是鲜美的野菜。
我们摘到日暮黄昏才歇手,欢愉地像诗经时代的女人背一大篓野菜田家,连续几天,餐餐有一盘快炒蒜爆的葵叶,它特有的嫩液也成为舌瘾了。吃光最后一把落葵,相约再采。才几天不见,那条荒径已被全部清除,想必是附近那位勤劳的老妇,她常常开垦废地,撒菜籽、搭瓜棚,用红塑胶绳围出一哇哇菜圆。诗经时代人人可采的野菜一下子变成现代老妇的私人田园。她,并不知道镰刀扫倒的,除了落葵还有很多可以用来烹茶桂署的青草。至少,她不知道落葵有多好。
我仍记得那丛丰饶的落葵,野外第一次相逢也是相别,但在记忆里,第一次变成最好的一次。
17.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2分)
A.寻常人情总是企求圆满,但圆满往往无法实现,因此人生总是充满了遗憾。
B.人生有了一定的阅历,便能想开,不再追求完美,美好反而会不期而至。
c.作者喜欢落葵纯属偶然,只因夏季台风遇到菜荒,渴望食蔬,吃起来添了珍贵之感。
D.作者写落葵的药用价值,写它紫珠果的染色功用,是为了表现她遇见那丛野落葵的惊喜。
E.第二次遇到落葵是因为它特有的嫩液已成为舌瘾了,它给作者的美好回忆挥之不去。
18.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在最荒废的角落,也可能照见小小的美好" (4分)
19. ..野外第一次相逢也是相别,但在记忆里,第一次变成最好的一次",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三、作文(50分)
以“文明美得伴我行”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
(2)字体工整,不少于600字
语文题参考答案
10拂通弼,辅弼衡通横,梗塞,不顺曾能增,增加
11、使……坚韧 、
奋起,有所作为 、
被举用,被选拔、
在外面,指国外、
给 、
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指被任用
18)
反复强调是为了表达见到那丛野落葵的强烈感受,为下文伏笔。突出表现平凡的生活中有遗憾也有美好的人生哲理。 (意思对即可)
19
示例:①我与那丛丰饶的落葵,野外第一次相逢,在特定的情境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野外第一次相逢也是相别,这唯一的一次显得特别珍贵。②缺憾也是一种美,使人遗憾,也使人珍惜。③人生不必苦苦追求完美,随兴、随缘,不贪求更多,珍惜自己能够拥有的,珍藏美好的记忆。( (意思对即可)
三、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