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黄晕(yūn) 蜿蜒(wān) 飞窜(cuàn) 舐吮(shǔn)
B.纤弱(xiān) 蠕动(rú) 寒噤 (jìn) 恪守(kè)
C.愠怒(yùn) 喧嚣(xiè) 孱弱(chán) 惩罚(chéng)
D.憎恨(zēng) 倒戈(gē) 哂笑(shěng) 祈祷(qí)
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划出来,并依次改正在下面横线上。(没有划出就改正不得分)。
穿流不息 舍生取义 一愁莫展 呕心沥血 心驰神往
别出心裁 拙拙逼人 侃侃而谈 融汇贯通 戛然而止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媵人持汤沃灌( )⑵同舍生皆被绮绣( )
⑶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5)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 (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8)年且九十( )
(9)汝之不惠( )(10)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 B、弗之怠(指代抄书)
C、走送之(指代藏书之家) D、益慕圣贤之道(的)
5. 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
D、烨然/若神人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的)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
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
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近)
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
C.冀之南、汉之阴(阴:〈汉水的〉北岸)
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8.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环而攻之而不胜
A、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 B、之 杜少府之任蜀州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C、于 曹操比于袁绍 D、而 择其善者而从之
9、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10.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原指 里的“国风”和屈原的 。这里代指文采、才情。
(2)请根据你在《愚公移山》中所学的“阴”和“阳”的有关知识,指出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江(长江)阴: 洛(洛水)阳: 衡(衡山)阳: 华(华山)阴:
(3)、绿杨烟外晓寒轻, 。
(4)、 ,春在溪头荠菜花
(5)、《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直接论证 “死于安乐”的语句是:
, ,国恒亡。
(6)、 ,绝胜烟柳满皇都。
7)、写出《春夜喜雨》一诗的颔联联: , 。
(8)、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中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 。
(9)在汶川地震抢险救援过程中,十五名伞兵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坚定地持有“ , 。”(《过零丁洋》)的人生信念,毅然决然地高空勇跳,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 ( ) (2)空乏其身( )
(3)衡于虑( ) (4)而后喻( )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译:
(2)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
9、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 (3分)
10、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甲】《愚公移山》(节选)《列子》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小儿不畏虎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①〔浣衣〕洗衣服 ②〔庶几〕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③〔意〕估计
16.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惩山北之塞( ) (2)固不可彻( )
(3)甚矣,汝之不惠( ) (4)虎亦寻卒去( )
17.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18.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在后面括号内分别打“∨”或“Ⅹ”(2分)
A、甲文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对移山持否定态度。( )
B、乙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映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令人称赞。
C、甲乙两文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甲文中的“遗男”和乙文中的“二小儿”均阅世不多,天真可爱。
19.甲文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2分)
答:
四、深层阅读赏析(28分)
(一)读《假币》,完成后面题目(16分)
①人有时一犹豫就错过了良机。辰这样想,此时老教授正在滔滔不绝地和新生们沟通感情,辰就没办法把那两千元钱交上,而早上乘乱交这笔钱再好没有,可那时辰就是犹豫了一下,错过了,辰为此如坐针毡。
②终于熬到了下课,辰遥盯住围在一群叽叽喳喳的女同学中的老教授,好歹带女娃们散尽,他才跨前一步,把钱递上,这时,辰脑字嗡的一声,大片空白,他感到一种灭顶之灾的将临。还好还好,老教授点了点,装进上衣兜。
③ 辰这一夜没合眼,那钱是单独交的,万一老教授发现呢?为了进京到这家文学院深造,他卖光了全部药材,没想到该死的药贩子在交款时夹了三张假币!他曾想到市场上买点东西零碎花出去,可小贩们不收这假钱。他已没有更多的钱了,逼急了才出此下策。但他又怕被识破。假币的事抖落出来,他如何混得下去?
④辰决定主动坦白,就说不小心夹带了,求老教授容他宽限些日子借来补上,这样总比被当众揭穿好。第二天,辰就恭候在老教授上班必经之路上,见到他说:“老师,我昨天交的钱……”老教授的脸立刻板起来:“别提你那钱!”辰魂飞魄散!却听老教授说:“早不交晚不交,偏让我揣了你的钱,在市场上走,被小偷割了兜。” 啊呀,谢天谢地!辰一边陪小心,一边回到教室,这贼其实是帮了我的忙呢。辰想。
⑤兴奋之后,辰又陷入了苦恼。毕竟老教授损失了那么多钱,并且直接怪他学费交得迟,想到教授总穿一件皱巴衣服的寒酸样,他心里就凉了。辰想,好好努力吧,非出人头地不可,有朝一日我加倍报偿这位善良无辜的老人。辰勤学苦作,不断写出好文章,连《人民文学》这样的刊物也有他一席之地,老教授时常当众夸赞他,每当这时,辰就暗自道:等着,老师。
⑥ 学习期满,辰直接成了市文联干部,又一年他又成为省作协聘任的专业作家。辰一步登天,阔步文坛,名声大得吓人,辰从此再不愁没钱。
⑦辰依然惦记着可怜兮兮的老教授,该彻底了结这块心病了。他为老教授准备了1万元现金,专程来京。
⑧老教授高兴:“学生出了大名,不忘师德,这就好。”坚持设家宴款待高足。酒前,辰鼓足全部气力,向教授认错:“老师我交您那2000元学费中,混着三张该死的假币。”他眼圈红了,并哽咽起来。老教授哈哈大笑:“三张假币你还没忘哪?在,我留着呢,如今集什么的都有,我集几张假币玩玩有何不可?”说着,从一本影集内拿出张玩意儿。“老师,那您说让人偷了,”辰目瞪口呆。“假话。兴你假币就不兴我假话?”“为什么?您当时完全可以揭穿。” 老教授的脸色立刻严峻起来:“揭穿容易,但我更知道一个山里出来的孩子该多艰难,那样做对他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为区区300元钱,扼杀一个人才,吾不肖为之也。”
⑨“老师!”辰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泪流满面,“不回去了,我还要跟您学几年,您一定要收留我!”(有删节)
20.本文叙事主要写了两个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① ②
21.第③自然段划线句能不能去掉?说说你的理由。(2分)
22.第⑦段辰觉得老教授“可怜兮兮”的原因有:① ;② ;
③ 。(3分);第⑧段写老教授在影集中留下那三张假币的原因是:
(2分)
23.假如你是文中的辰或者老教授,在假币交出之后,你采取什么方式妥善处理这件事情?说说你的处理方式和理由。(3分)
24.研读第⑨段,再自拟一道题目并给出答案。(4分)
题目:
答案:
)
答案
B2.川 筹 咄3.(1)热水 (2)穿着 (3)因为 (4)这 (5)被举用选拔 (6)通“横”,梗塞不顺 (7)在外面,指国外 (8将近 (9)通“惠”,聪明 (10)用箕畚盛装土石
4.C 5.B 6.D 7.C 8.D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