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原县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制作葡萄果酒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 B.葡萄应该先去除枝梗在冲洗
C.最适宜的发酵温度在18-25℃ D.装入葡萄汁后要封闭充气口
2.正在进行发酵的豆腐块表面长出的“白毛”是( )
A.毛霉 B.乳酸菌 C.醋酸菌 D.酵母菌
3.下列哪种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
A.氧气、糖源充足 B.氧气充足、缺少糖源
C.缺少氧气、糖源充足 D.氧气、糖源都缺少
4.下图所示灼烧接种环后的划线操作,规范的是( )
A. B.
C. D.
5.配置好的培养基灭菌的方法是( )
A.灼烧灭菌 B.紫外线 C.干热灭菌 D.高压蒸汽灭菌
6.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是( )
A.水,琼脂,碳源 B.水,碳源,氮源,
C.水,碳源,氮源,无机盐 D.水,无机盐
7.统计菌落数目范围是( )
A.300~400 B.30~40 C.30~300 D.200~300
8.下列关于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少于实际的活菌数
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一个活菌往往会形成一个菌落
C.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采用菌落密度较大的平板进行计数
D.在某一浓度下涂布三个平板,若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差别不大,则应以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
9.发酵工程的正确操作过程是( )
①发酵罐内发酵②培养基的配制③灭菌④产品的分离与提纯⑤菌种的选育⑥扩大培养⑦接种
A.⑤②⑥⑦①③④ B.⑤⑥②③⑦①④
C.②⑤③⑦①⑥④ D.⑦⑥⑤②③①④
10.在进行发酵生产时,发酵罐在接种之前必须加入培养基,而为了保证发酵的成功,培养基在加入发酵罐之前,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即对培养基进行( )
A.除水 B.浓缩 C.灭菌 D.粉碎
11.胡萝卜根单个细胞经体外培养,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其根本原因是胡萝卜根细胞( )
A.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B.能合成胡萝卜所需的酶
C.通过有丝分裂形成了植株 D.具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
12.在进行植物细胞融合实验时,要除去细胞壁,最好应选择( )
A.淀粉酶和果胶酶 B.蛋白酶和纤维素酶
C.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D.盐酸
13.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中,最基础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 B.动物细胞融合
C.动物组织培养 D.胚胎细胞核移植
14.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 )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内的膜可相互转变 D.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分子组成
15.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我国诞生。克隆动物一般是指将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培育成的新个体,该技术主要是利用了动物细胞核的( )
A.全能性 B.复杂性 C.多样性 D.统一性
16.培育英国克隆羊“多利”、培育番茄—马铃薯、制备单克隆抗体所用的生物工程技术依次为( )
A.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细胞工程、细胞工程
C.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细胞工程
D.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基因工程
17.受精过程的顺序为( )
①第一次卵裂开始②释放第二极体③顶体反应④穿越透明带 ⑤雌、雄原核的形成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④⑤⑥①
C.④⑤②①③⑥ D.③④②⑤⑥①
18.将来能发育为胎儿的胎膜和胎盘的结构是( )
A.桑椹胚内的一部分细胞 B.原肠胚的胚层
C.胚泡 D.滋养层
19.对供体母牛进行胚胎收集时,胚胎应发育到( )
A.桑椹胚或囊胚 B.囊胚或原肠胚 C.原肠胚 D.8细胞或16细胞
20.精子获能常用的物质是( )
A.氯化钙溶液 B.肝脏提取液
C.肝素溶液 D.聚乙二醇溶液
21.胚胎工程技术包含的内容有( )
①胚胎移植 ②核移植 ③胚胎分割 ④体外受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均属于生物工程的成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属于细胞工程的技术范畴
B.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C.试管婴儿属于无性生殖范畴
D.克隆动物来自受精卵的发育
23.基因工程中可用作载体的是( )
①质粒 ②噬菌体 ③病毒 ④动物细胞核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4.基因工程中目前最常用的运载体是( )
A.大肠杆菌的质粒 B.细菌的染色体DNA C.植物DNA D.动物DNA
25.基因工程中基因的“针线”指的是( )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DNA聚合酶
C.RNA聚合酶 D.DNA连接酶
26.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转移到烟草DNA分子上,从而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的能力。这项技术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基因分离 D.染色体畸变
27.将人的胰岛素基因,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转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结果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表达而产生胰岛素,说明:不同种生物共用一套( )
A.遗传信息 B.遗传密码 C.DNA D.RNA
28.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①使目的基因与载体相结合 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验证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否符合特定性状要求④提取目的基因
A.③②④①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29.蛋白质工程的主要流程顺序正确的是( )
①蛋白质分子结构设计 ②DNA改造或合成 ③预期蛋白质功能 ④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30.生物武器包括哪些种类( )
①病毒 ②病菌 ③生化毒剂 ④基因重组的致病菌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31.蓝莓果实中富含花青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保护视力、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蓝莓酒和蓝莓醋被称为“液体黄金”“口服化妆品”等。如图是以鲜蓝莓为原料发酵制作蓝莓酒和蓝莓醋的过程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中,去除蓝莓枝梗应在冲洗之后,目的是_____。
(2)蓝莓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_____(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原因是_____。
(3)过程③在_____条件下可直接发酵为蓝莓醋。过程⑤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写出反应式)。
(4)鉴定蓝莓酒的方法是在酸性条件下用_____检测样液,如果颜色由橙色变为_____色,则说明产生了酒精;鉴定蓝莓醋除了观察菌膜、尝、嗅之外,还可以通过检测_____变化。
32.下图为A、B不同物种间体细胞杂交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去除细胞壁而不损伤细胞可用_____处理。
(2)促进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促融剂是_____,促进A、B原生质体融合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
(3)仅考虑两两融合,融合细胞中可能包含_____种类型。
(4)由杂种细胞经人工诱导培养,经_____分裂增加细胞数目并不断分化,逐渐发育成C植株。此过程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包括_____两个阶段,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
(5)相比杂交育种,此种方法培育杂种植株的优点是:_____。
33.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
(1)______________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
(2)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分类,图中HAT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3)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__________。
(4)动物细胞融合除了采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诱导剂外,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
(5)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的___________的特点,又具备B淋巴细胞的__________的特点。
(6)淋巴细胞是由动物体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7)杂交瘤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4.回答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相关问题:
(1)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有三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扩增目的基因最常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
(3)基因表达载体应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制原点和标记基因。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5)若要检测抗虫基因是否表达,采用的个体水平的鉴定方法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2.A3.A4.D5.D
6.C7.C8.C9.B10.C
11.D12.C13.A14.B15.A
16.B17.D18.D19.A20.C
21.C22.A23.C24.A25.D
26.A27.B28.C29.C30.D
31.(1)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皮破损,造成污染(防止杂菌污染)
(2) 不能 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
(3) 氧气、糖源充足 C2H5OH+O2→CH3COOH+H2O
(4) 重铬酸钾 灰绿 发酵液前后的pH
32.(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 聚乙二醇 细胞膜的流动性
(3)3
(4) 有丝 脱分化和再分化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5)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33.(1)动物细胞培养
(2)选择
(3)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4)灭活的病毒
(5) 在体外大量增殖 分泌特异性抗体
(6) 骨髓 造血干
(7)主动运输(主动吸收)
34.(1) 限制酶 DNA连接酶 载体
(2)PCR技术
(3) 启动子 终止子 目的基因 便于重组DNA分子的筛选
(4)显微注射法
(5)饲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