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年级语文(上)单元检测题(六)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1、 b c j c n q i o s s n b (每题0.5分)
2、天涯 黄莺 晶莹 包裹 摇篮 和蔼 资源 慷慨 滥用 贡献(每字0.5 分)
二、 风雨 三 五 紧 慢 日月 (2分)
(1)比喻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战胜困难。(1分)
(2)示例:不慌不忙 无边无际 有声有色(1.5分)、
(3)三番五次 (0.5 分) 造句略(1分)
三、1.(1)喜悦 示例:我一见到这个音乐盒,就想起了我的朋友。(1分)
(2)比喻 热爱 示例:黄叶飘落,就像翩翩飞舞的蝴蝶。(1分)
2.(1)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2)听觉 视觉(1 分)
(3)示例: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
无,呈现出一片朦胧迷离的美景。(2 分)
3. 示例:观察 远眺 目不转睛 全神贯注 水珠 宝石(3分)
4.(1)比喻 绿色 波浪 植树造林 (2分)
(2)示例:在平静的镜面上滑过,欣赏着两岸的美丽风光,令人心旷神怡。(2 分)
四、 1、唐 杜牧 黄莺 绿树红花 水村 山郭 酒旗 赞美江南美景
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
展的酒旗一一在望。(1分)
2. 宋 王安石 这两句是对仗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3. 说明文 准确、严谨 宇航员从太空遥望地球 地球的渺小 自然资源有限
目前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应该保护地球
(除第 9 个空 1 分外,其余各空每空 0.5 分,共 11 分)
五、 1、当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没有适合的第二个星球
建造移民基地无法实现(每空1分,共3分)
2、不能 它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 40 万亿千米范围之内,这个范围外的
情况还不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2 分)
3、可爱 易碎 (每空 0.5分) 可爱是说她养育了万物,如果人类一味地去破
坏地球资源,地球上的一切美好将会毁灭。(1 分)
4、示例:一滴清水,一片绿地,一个地球。(2分)
六、1. 只有那些最渴的人才最了解水的甜美。(1分)
2. 设问 ③ ④(3 分)
3. 示例:人,不经历奋斗的辛苦,就不知道收获的可贵;不经历失败的考验,就不
懂得珍惜当下的成功。所以我们要在奋斗与成功的过程中,感受人生的苦辣酸
甜,品尝最好的人生滋味。(2 分)
七、习作。(40 分)
能很好体现要求的给 34 —— 40 分;能较好体现要求的给28 —— 33 分;
能基本体现要求的给 22 —— 27分;不能体现要求的在 22 分以下酌情给分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单元检测题(六)
姓名 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 等级 __________
一 .汉字平台。(14 分)
1.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4分)
颠簸(b b ) 恩赐(c c h ) 盘踞(j j ) 参天(c n c n)
铁锹( q i o q i ) 归宿(s s h ) 松散(s n s n) 耙地(p b )
2.看拼音写汉字组词语,力求规范、整洁。(10分)
t i n y h u n g y n g j n g y n g b o g u y o l n
h i z y u n k n g k i l n y n g g n g x i n
二 .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6 分)
( )( )同舟 ( )番( )次 不( )不( ) ( )( )同辉
(1)画“_______”词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 像画“ ”这样 ABAC 式词语,请再写出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分)
(3)形容“很多次”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请用这个词语写一个句子: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分)
三 .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14 分)
1.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
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1)“一 ……就 ……”是一组关联词语,这样表达让我们感受到农民拥有土地之后的
______________。用这组关联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活像旱天的鹅”运用了 _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农民对土地的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补写诗句。(2 分)
(2) 前两句从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角度写出了江南的春色 .(1分)
(3)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通过读诗的后两句,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
“遥望”是表示“看”的词语,能表示“看”的二字词语还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四字词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莹”还可以
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词语搭配。(3 分)
4.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
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1)作者用 的修辞方法,把漫山遍野的 ______________ 比作 ____________,
喻示老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作出的巨大贡献。(2分)
(2)用上面的修辞方法写一个句子 : 我们荡舟漓江,就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有关问题。(11 分)
1.《江南春》是 ________ 代诗人 __________ 写的。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具有江南特
色的风光景物,表达 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 的情感。展开合理想象,把诗的前两行所
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书湖阴先生壁》是 ______ 代诗人 ____________ 写的。关注“一水护田将绿绕,两
山排挞送青 来。”带点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积累的
这样的诗句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课文是一篇 _____________(说明文 记叙文 议论文),具有 ______________
的语言特点。课文先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入,接着从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
实,最后告诫人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课文片断,并完成有关问题。(9 分)
①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
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②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 40 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
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③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
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④“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
球时发出的感叹。
1.选文主要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表达出这个观点的。(3分)
2. 第②段中加点的“至少”能删去吗?为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画“ ”的句子概括地写出了地球的两大特征:__________ 和 _______
_____________。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 我们要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请你针对破坏环境的现象设计一条不超过15 个字的宣
传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 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完成有关问题。(6 分)
生 活
①同是一条溪中的水,有的人用金杯盛它,有的人用泥制的土杯盛它。那些既无金
杯也无土杯的人就只好用手捧水喝了。
②水 , 本来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差别就在于盛水的器皿。君王与乞丐的差别就在
“器皿”上面。
③只有那些最渴的人才最了解水的甜美。从沙漠中走来的疲渴交加的旅行者是最知
道水的滋味的人;在烈日炎炎的正午,当农民们忙于耕种而大汗淋满的时候,水对他们
来说是最宝责的东西 ; 当一个牧羊人从山上下来,口干舌燥的时候,要是能够趴在河边
痛饮一顿,那他就是最了解水的甜美的人。
④可是。另外一个人,尽管他坐在绿荫下的靠椅上,身边还放着漂亮的水壶,拿着
精致的茶杯喝上几口,也仍然品不出这水的甜美来。
⑤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旅行者和牧羊人那样的干渴,没有在烈日当头的中午耕过
地,所以他不会觉得那么需要水。
⑥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没有尝过饥与渴是什么味道,他就永远也享受不到饭与水的
甜美,不懂得生活到底是什么滋味。
1. 第③段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请把关键句写下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旅行者和牧羊人那样的干渴,没有在烈日当头的中午耕过
地,所以他不会觉得那么需要水。”从修辞的角度讲,这是个 ___________ 句;从文章
的结构上讲,这是对第 __________ 段和第___________ 段的小结。(3分)
3.细细品读第⑥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习作。(40 分)
倡议书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文体,它具有号召性、感染力。你发现了生活中的
哪些不良现象或问题?想对谁发出倡议?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写一份倡议书。注意格式要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