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第一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6月)历史试题(PDF版,含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第一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6月)历史试题(PDF版,含解析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17 12:47:18

文档简介

彝良一中2022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期中统测·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材料信息显示原始社会早期,人类多依赖于自然界现成食物,因而具备丛林法则特征,农耕和畜牧产生
后,人类不再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食物,D项正确;采集业、狩猎仍是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排除A、B两项:C
项是进人农耕文明后的现象,排除。
2.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流域出现的古老文字是象形文字,图片中的A项是象形文字,正
确:B项是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的文字,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是腓尼基字母,是世界字母文字的起源,
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是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字,不符合题意,排除。
3.C结合所学知识,古代的波斯、马其顿和罗马都依靠军事征服建立,依靠军队和官僚体系来维持,C项正确:
游牧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的潜能说法错误,排除A项;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建立的不是城邦国家,排除B
项:只有罗马依靠类似法律体系维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
4.B亚历山大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同时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
腊文化;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经济与文明的重要桥梁;西亚的神话曾传人希腊也体现了不同文明的交往与融
合,因此B符合题意;A仅适用于亚历山大东征,排除;C仅适用于中国的丝绸之路,排除;材料与中华文明的
吸引力无关,D排除。
5.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古西欧的封建等级制是建立在封土制基础上的,土地是维系各阶层之间关系的纽
带,C项正确:权力、忠诚、军队不是维系各阶层之间关系的纽带,排除A、BD三项。
6.B依据题干材料中“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包括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已
的磨坊和面包师”的信息可知,当时的庄园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说明了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B项
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庄园里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好,排除A项:根据材料“庄园里的村民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
之外”可知,庄园有个体劳作,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庄园里的劳动者主要是奴隶,排除D项。
7.A据材料“拜占庭文明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它又是典型的
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可知,拜占庭文明兼收并蓄东西方文明,A项正
确:材料没有涉及非洲文明,排除B项;政教合一在材料中无法看出,排除C项;通过材料看不到拜占庭本身
的意图,排除D项。
8.D据材料“阿拉伯帝国设立专门机关一一·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该机关搜集和翻译
了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的大量优秀文献”,可知阿拉伯帝国的智慧宫对世界各地文化的借鉴融合,体现了阿
拉伯人对知识的渴望,故选D项;阿拉伯帝国没有征服中国和古希腊地区,排除A项:阿拉伯人在融合借鉴
世界各地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自我创新,在医学、数学、文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排除B项:材料
主要强调的是阿拉伯帝国对知识的重视,排除C项。
9.D
10.B根据“记载着过往国王的丰功伟绩,最高的一座石碑高33米”可知,从石碑上记载国王的功绩可以反映
当时国势的强盛,从石碑的高度可以推测出当时王权的强大,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古代东非文明具有封
闭性特点,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古代东非地区建筑业较为发达,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阿克苏姆王国
王权统治有神秘色彩,排除D项。
11.D古代玛雅人采用20进制,也知道“零”的概念,故答案为D项;印加人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排除A
项;将印度数字传人欧洲的是阿拉伯人,排除B项:阿兹特克人筑成太阳金字塔,发明“浮动园地”,排除
C项
12.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时期,哥伦布航行至美洲,“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密切了世界各
地的联系;同时,欧洲殖民者对美洲进行抢掠烧杀,大量印第安人惨遭杀戮和奴役。由此可知,材料中的
【高一年级期中统测·历史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2379A彝良一中2022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期中统测
历史
2022.4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
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至五单元。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当人类社会彻底脱离了丛林法则和弱肉强食的兽性,真正意义上的文明才产生。由此可知,
为真正意义上人类文明产生提供前提的是
A.高度发展的采集业
B.狩猎工具的改进
C.生产领域的社会分工
D.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2.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下列古
老文字,产生于尼罗河流域的是
⑧年⑧井

¥914月
p中
Y工H⑧1
oh 9
C
0
3.古代的波斯、马其顿和罗马都曾征服很多地区,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A.游牧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的潜能
B.通过向周边地区殖民的方式建立城邦国家
C.都依靠军事征服建立,依靠军队和官僚体系来维持
D.都依靠类似罗马法等法律体系维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4.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当今的热点话题。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
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西亚的神话曾传入希腊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B.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C.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高一年级期中统测历史卷第1页(共6页)】
2379A
5.下图显示的是中古西欧形成的封建等级制。其中维系各阶层之间关系的纽带是
a2&
国上
胸皮扇家大贵族
贵族
恩胸应商肠廊窗圈中等贵族
示承好成会骑十
/1/1/飞2在奴自由农民
和城镇平民
A.权力
B.忠诚
C.土地
D.军队
6.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个最基本单元。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包括手工
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庄园里的村民除了耕种自己
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3天为庄园主干活。这段材料说明
A.庄园里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好
B.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C.庄园里的村民实行集体劳动
D.庄园里的劳动者主要是奴隶
7.拜占庭文明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
的东方色彩: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这说
明拜占庭文明
A,兼收并蓄东西方文明
B.融合亚非文明为一体
C.具有政教合一的特征
D.意图恢复古希腊文化
8.8世纪中期开始,阿拉伯帝国设立专门机关一一“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该机关搜集和翻译了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的大量优秀文献,介绍了托勒密、亚里士多德、欧
几里得等人的科学成就。由此可见,此时期的阿拉伯人
A.继承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B.在文化上缺乏创造性
C.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D.充满强烈的求知欲望
9.在日本镰仓时代,将军与家人(武士)之间的主从关系称为御家人制度。在这一制度中,“将
军”位于主从关系链条的顶端,处于中间环节的各级武土拥有家臣与主君的双重身份,对上是
家臣,对下是主君。这一制度
A.标志着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
B.加强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政府的实权
C.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D.构成了镰仓幕府政权支配体系的主干
10.著名的东非阿克苏姆巨石碑,据称已有1700年历史。不少石碑上刻有文字,记载着过往国
王的丰功伟绩,最高的一座石碑高33米。这反映了
A.古代东非文明具有封闭性特点
B.阿克苏姆王国国势强盛和王权强大
C.古代东非地区建筑业较为发达
D.阿克苏姆王国王权统治有神秘色彩
11.玛雅文明以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约形成于公元前1500年,玛雅人创造了辉煌的玛雅文明
下面文明属于玛雅人创造的是
A.编制人口调查表
B.将印度数字传入欧洲
C.发明“浮动园地”
D.采用20进制
【高一年级期中统测历史卷第2页(共6页)】
2379A
同课章节目录